首页 理论教育 不可抗力事件的法律影响

不可抗力事件的法律影响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是指当不可抗力事件出现时,合同是否可以被解除,或者视不同情况,可能解除合同,也可能只是推迟合同的履行。各国对不可抗力事件法律后果的规定也有分歧,英美法国家认为,一旦出现合同落空,合同即告终结,当事人的履约义务也就自动解除。

所谓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是指当不可抗力事件出现时,合同是否可以被解除,或者视不同情况,可能解除合同,也可能只是推迟合同的履行。各国对不可抗力事件法律后果的规定也有分歧,英美法国家认为,一旦出现合同落空,合同即告终结,当事人的履约义务也就自动解除。而有些国家法律则认为,不可抗力事件不一定使合同全部解除,应根据不可抗力事件的原因、性质、规模、对履约的实际影响区别对待。

我国的相关法律对不可抗力事件规定了三种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第一,如果发生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合同全部义务不能履行,当事人可解除合同,并免除全部责任;第二,如果发生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合同的部分义务不能履行,则当事人可免除部分义务;第三,如果发生不可抗力事件不是导致合同不能履行,而只是不能按约定的时间履行,则当事人可以延迟履行合同,并在该事件的后果影响持续的时间内,免除其延迟履行的责任。将于2021年施行的《民法典》也做了如上规定。(www.xing528.com)

在规定了不可抗力事件可能产生的几种法律后果的同时,我国还规定在不可抗力事件中要求免责的一方应承担的两项义务:第一,应当及时将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通知另一方,以尽量减轻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如果由于没有及时通知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怠于通知的一方应对此承担责任。第二,应在合理的时间内向另一方提供有关机构出具的证明,以证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在我国,出具不可抗力证明的机构包括公证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