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税同盟理论: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经济效应、行政支出和谈判力量的影响

关税同盟理论: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经济效应、行政支出和谈判力量的影响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税同盟理论的核心在于揭示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所带来的不同的经济效应。此外,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减少行政支出,减少走私,加强集体谈判力量。若A、B两国结为关税同盟,A国取消对B国的关税壁垒,但对C国的壁垒仍保持不变。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也使成员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化。参加关税同盟后,由于各国的市场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

关税同盟理论: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经济效应、行政支出和谈判力量的影响

关税同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基本形式,也是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内容,主要研究对内取消关税和对外统一关税所引起的贸易变化,该理论一直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也是最为完善的部分。关税同盟理论的核心在于揭示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所带来的不同的经济效应。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1950年,维纳出版了《关税同盟问题》,首次提出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这两个在一体化经济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并以此着重分析了成员国参与关税同盟后的贸易流和贸易条件的变化。

1.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效应。贸易创造是指关税同盟内部取消关税壁垒后,使国内生产成本高的产品被其他成员国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所取代。来自其他成员国较低廉的进口取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新的贸易得以创造。原来用于生产成本高的国内资源转向成本低的商品生产。由于贸易创造过程使得经济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因此可以提高成员国国内的福利水平。这就是比较利益原则所揭示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效应。贸易转移又称贸易转向,是指关税同盟对外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使得原来从外部世界进口的较低廉的商品变为来自伙伴国的较昂贵的进口,贸易从外部世界转向关税同盟成员国,这类似于自由贸易理论指出的增加税收给一国带来的经济损失。

假设商品X在A、B、C三国的价格分别为35美元、26美元、20美元,在A国征收100%的关税的情况下,商品X最便宜的供给者是国内生产,因此A国不会与B、C两国发生贸易。假设A、B两国结成关税同盟,A从B免税进口X,对C仍征收100%的关税,则B国商品X的价格就是最低廉的,A国将从B国进口以替代国内生产,这就是贸易创造。如果A国最初征收50%的关税,对A国来讲,商品X的最便宜的供给者是C国的30美元,A国从C国进口。现在A、B两国结成关税同盟,对C国仍保持50%的关税,A国将改为从B国进口X商品,这就是贸易转移。

2.其他效应

除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主要的效应外,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还包括其他几个方面,如贸易扩大效应。贸易扩大效应是从需求方面形成的概念,而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则是从生产方面形成的概念。此外,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减少行政支出,减少走私,加强集体谈判力量。

3.关税同盟经济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如图5-1所示,假设有A、B、C三个国家,三国均为小国,都生产同一种产品,且三国间的贸易壁垒仅有关税壁垒,其他壁垒都已关税化。纵轴P表示价格,横轴Q表示数量。DA和SA分别表示A国在该产品上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B和PC分别表示B、C两国国内的市场价格。未结成关税同盟前,A国对B、C两国的关税政策没有差异,假定对每单位产品征收从量税T,则B、C两国的产品在A国的价格分别是PC+T和PB+T。由于C国在该产品上更具有价格优势,因此A国会选择从C国进口。A国市场上,该商品价格为PC+T,需求量为D0,本国供给量为S0,供求之间的缺口即从C国的进口量S0 D0

若A、B两国结为关税同盟,A国取消对B国的关税壁垒,但对C国的壁垒仍保持不变。此时B国在A国市场上的售价为PB,由于PB<(PC+T),因此A国将从B国进口,A国市场价格下降为PB,在这一价格水平上,A国的需求量为D1,本国供给量为S1,A国从B国的进口量为S1 D1

与结盟之前相比,A国的进口量增加了S1 S0+D0 D1,这也是关税同盟所创造出的新的贸易。此外,由于相比结盟前,A国的市场价格由PC+T下降到PB,因此,关税同盟产生了(a+b+c+d)的消费者剩余以及(-a)的生产者剩余。总体来看,贸易创造使得A国福利水平增加b+c+d。(www.xing528.com)

关税同盟的组建使得A国从C国进口的S0D0数量的商品转为从B国进口,贸易转移由此产生。组建同盟前,A国政府可获得(c+e)的关税收入,但在结盟后,这部分收入将会失去,因此贸易转移给A国带来(c+e)的福利损失。

图5-1 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贸易创造效应可以通过提升全球资源的配置效率带来福利水平的提升,而贸易转移则会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导致福利损失。对A国来说,结成关税同盟的净福利效应为(b+d-e),究竟是福利提升还是福利损失取决于b+d和e的对比。

一国加入关税同盟后,福利是增加还是减少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1)加入同盟后国内价格下降的幅度。如果价格下降幅度足够大,加入同盟后就能获得净增加。(2)国内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一国国内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越大,该国加入关税同盟后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就越多,失去的生产者剩余就越少,从而就越有可能获得社会福利的净增加。(3)加入关税同盟前的关税水平。一国加入关税同盟前的关税水平越高,加入关税同盟后国内价格下降的幅度就越大,因而就越有可能获得福利的净增加。(4)关税同盟内成员国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贸易创造效应小于贸易转移效应;反之,则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

(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就业、产出、国民收入国际收支物价水平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动态效应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和投资效应。

(1)规模经济效应。关税同盟建立以后,突破了单个国内市场的限制,原来分散的国内小市场结成了统一的大市场,使得市场容量迅速扩大。各成员国的生产者可以通过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组织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递增效益。尽管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也可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但是世界市场存在激烈竞争和许多不确定性,而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建立则可以使企业获得据以实现规模经济的稳定市场。当然,若成员方的企业规模已经达到最优,则建立区域性经济集团后再扩大规模反而会使平均成本上升。

(2)竞争效应。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也使成员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化。参加关税同盟后,由于各国的市场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在这种竞争中,必然有一些企业被淘汰,从而形成在关税同盟内部的垄断企业,这有助于抵御外部企业的竞争,甚至有助于关税同盟的企业在第三国市场上与别国企业竞争。但是有些学者对此持相反看法,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贸易壁垒消除,内部市场扩大,易于获取生产的规模经济,从而产生独占,导致效率和福利下降。

(3)投资效应。关税同盟的建立会促使投资的增加。一方面,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将促使同盟内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不断的增加投资;另一方面,同盟外的企业为了绕开关税同盟贸易壁垒的限制,纷纷到同盟内进行投资,在同盟内部设立“关税工厂”(Tariff Factory),来自关税同盟以外的投资会因此增加。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关税同盟建立后,由于受贸易创造效应影响的产业会减少投资,且外部资金投入会使成员国的投资机会减少等原因,关税同盟内部的投资不一定会增加。

(4)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不但推动了区内商品的自由流通,生产要素也趋向于自由流动。资本和劳动力从边际生产力低的地区流向边际生产力高的地区,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要素利用率提高,降低了要素闲置的可能性,从而使产量增加,提高了经济效益。

(5)加速经济增长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刺激了投资增加,厂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并能实现规模经济。规模扩大的厂商能提供充裕的资金用于研究与开发,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厂商致力于更多的创新活动,从而促进区域内各成员国的经济加速成长。

关税同盟理论已成为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但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关税同盟理论代替经济一体化理论,因为一体化还包括共同市场、货币联盟等高级一体化形式,涉及要素流动、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是关税同盟理论所未能涵盖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