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毓华 发布于2018-08-16
最近很多财务人员特别焦虑。空前强大的金税三期全面推行之后,出台了很多新规,从“发票使用”“财务报表”到“报税流程”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几乎是月月都有新变化,让人应接不暇。“国地税”合并之后,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追征社保费!下一个阶段会是个人所得税稽查,怎么查?旧账要往前翻几年才算安全?这些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人员和老板们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另外,在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中,有老板认为财务就是开票、记账、报税,自己不需要懂会计,只要把单据交给财务部门,让他们做一些必要的财务报表就行了。大部分人认为对经营者而言,重要的是结果:有多少利润、要缴多少税,对财务部的要求仅是做到税务部门不找麻烦就行了。实际上经营者往往更想通过财务数据去了解:每个项目赚了多少钱、项目组工作量饱和度、库存项目可以维持多久、哪些项目成员产出比最高等,用这些信息来支撑公司的一些决策。
我有个好友在创业初期问他的财务,为什么我这个月销售的货物还没有收到钱就要缴一大笔增值税?难道我还要借钱缴税?他的财务写了长篇大论的邮件,引用条文来解释,但我朋友看得一头雾水,想弄明白再追问,财务最后回复,准则就是这样规定的,税法就是这样规定的。
我在培训中接触的一个学员,课后大家交流时说:老板问他,“为什么今年企业亏损这么多,财务部还算了一大堆企业所得税出来缴呢?我把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和企业所得税法的应纳税所得额给老板讲了一大通。他听完最后嗯的一声就出去了”。描述的时候还很得意,我告诉他,你老板应该是没听明白,你可以不知道怎么把财务知识说得让非财务人士一下就明白,但是你一定不可以用“规定”两个字来吓他们,更不能用“以前就是这样的”话来回答,因为这代表一种态度。虽然说用各种术语能解释的人不能得满分,但是直接用“规定”来搪塞以及用“以前的会计就是这么干”的之类的话来敷衍的人一定是0分。
大多数财务能把经济事项翻译成专业的三张报表,但是缺乏把三张报表通俗地讲给非专业人士听的能力。
上述那个好友,对折旧不理解,他认为创业初期我购买的设备,钱已经支出了,怎么不能一次性的进成本,还要每年折旧?我跟他讲现金流出不等于财务会计处理的支出,固定资产的支出是要分期慢慢从利润中列支的,这是两个标准,两个思路。一般列为固定资产的内容,在购买当期支出金额很大,受益期很长。如果将支出一次性计入某个月,会导致当月亏损,但实际上当月从该固定资产得到的受益也不会这么多。而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没有体现应有的支出,所以,将固定资产入账后,在资产使用的受益期内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比如:我们购买的办公室,要根据税法规定的20年来计提折旧列支到每个月,每月折旧=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20÷12 。同理,一次性支付的季度、半年或一年的办公室房屋租金,也需要按月摊销列支在每个月里。这样才能真实的反映各月的成本费用。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标题危言耸听的文章满天飞,很多财务人员在获得外部信息时,往往第一时间转发给老板们,老板们从头看到尾都不知所云,更不知其意。我一个客户单位的财务人员,最初几个月也是这样,各种消息都转发给我,有时候夜里12点还在转发相关文章。我看完回复,这和我们行业或企业没关系!隔着屏幕,我都能想象老板满脸黑线的样子。
比如,最近传得很广的工业企业增值税税率变化,如果本企业近期的相关供应商不涉及工业企业,没有增值税的进项税需要认证抵扣,完全不必理会。再比如,重庆地区取消某些发票的规定。如果本企业在重庆地区没有相关业务,也不会发生相关费用,同样不必理会。反之,如果本企业在重庆地区有业务发生,那么财务人员一定要研读清楚具体要求,并针对这些变化内容对公司的相关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一线的业务人员能及时了解这些信息,避免出现事后发现票据不合规再补救的现象。
财务人员看到任何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性的变化,首先要进行筛选和分辨,找出与本企业相关的内容,根据其变化,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应对措施或解决方案,再去向老板汇报,建议同时提几个方案,让老板做选择。把报表上的会计语言、数字语言,翻译成管理语言、经营语言,你的工作老板看懂了,你的财务工作对于公司才是有价值的。(www.xing528.com)
有位财务管理咨询培训业比较知名的老师描述财务人员都要经历两个层次:
一、学着学着,就不会说人话了;
二、学着学着,又会说人话了。
用通俗的话和老板沟通,向老板汇报财务报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存在很多沟通上的障碍,老板不是学会计和财务的,可是财务们总是习惯于用会计科目和语言还有一些财务比率去说明一个问题,越是想说明白,越是说不明白,老板对财务就越不理解,对财务管理的概念就回到开票、记账、报税等基础事项,财务工作就很难得到应有的重视。
稻盛和夫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创立京瓷,从零开始学习经营,在这个过程中他明白了“财务是现代经营的中枢”这个道理。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必须正确地把握企业活动的真实情况,由于创业之初完全不懂财务,他自学财务,确立“为人追求正确”这种自己的经营哲学,而在此基础上确立“会计原则”,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我们不能一直埋怨管理者不懂财务,因为不是每个管理者都像稻盛和夫一样。我们财务人员更不能遇到事情不假思索,就只知道用“规定”“以前一直是这样操作”“不这样税务局会……”这样的话来搪塞,不要把一个经验用一辈子,作为财务,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怎么把财务管理工具用好,解读好才是我们一直需要追寻的。
我们不能奢求老板们都是学财务的,要改变现状,首先改变我们自己。如何让老板能听懂财务,首先需要我们站在业务的角度去思考,我们要熟悉了解本企业的业务流程、生产环节、各部门衔接的关键点,说问题要讲123,把事情描述清楚。要有针对性的和老板沟通,要知道他存在哪些盲点,给老板讲明白,才能和老板产生共鸣,老板才会更支持你的工作。
要创造进步的条件,而不是进步的计划。
——ADU咨询首席顾问
陈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