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 发布于2015-10-29
设计公司很像小本生意的状态,初始投资不多,规模也不大,家庭式的文化氛围,员工凭本事吃饭,老板也没有官僚式组织里那种高高在上的威武。管理在这类小本生意中的作用不大,多数设计公司老总在达到一定规模后不得不抓管理,这些管理行为往往被大家理解为要把公司搞大。大多数情况下,折腾了半天,规模还是上不去;即便累得半死,真把公司搞大了,管理问题更多,而且很可能经营效益还不如从前。这是怎么回事呢?
商业上有很多种盈利模式,这些模式也可以大致归为两类:靠复杂度挣钱——复杂系统,靠数量挣钱——规模运营。这两种模式在文化、核心能力、组织架构、人才多元化、盈利方式等方面有极大差异。
复杂系统与规模运营
图中的纵轴表示盈利水平,横轴表示产品的复杂度或数量。这里,复杂度指的不仅是产品的技术复杂性、综合性,更包含客户需求的复杂性、独特性。因此,在商业实践中,追求产品的复杂度和以数量取胜发展成了两种差异很大的商业模式,效益曲线有很大区别。
规模运营的商业模式一般意味着产品初始投资比较高(租场地、买设备、投广告、建渠道等等),而产品的销售单价相对不高,所以必须达到一定的销售量(即盈亏平衡点)才能赚钱。比如苹果手机,卖一部、卖一万部肯定亏大了,可一旦销量超过盈亏平衡点,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如边际成本递减),利润大幅度上升,就是那种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吧。当然,规模效应不会永远发挥作用,达到某个最佳盈利点后,销量增加带来的反而是利润迅速下滑。
复杂系统的商业模式一般初始投资不大,帮助客户解决个性化的、高技术含量、高复杂性的问题,这样的活往往被称为“项目”,而不是“产品”。项目不可能像标准化产品那样大规模生产(请注意,这里的大规模指的是海量规模,一般以百万、千万为计算单位),因此,客户数量有限。但是,高复杂度带来的好处是,客户愿意为此付出高额的费用,比如,一个建筑设计往往有几百万元的合同额,而我们家里任何一件标准化产品的单价都远远低于这个数(除了房子本身)。换句话说,复杂系统不靠薄利多销,应该每单都能挣钱,最佳盈利点对应的既不是海量,也不是唯一,而应该是一个有限的量,这个量能保证供应方在同类项目中的经验、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有效积累。
大公司基本上都是规模运营模式,世界500强的榜单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不过,如三浦展的《第4消费时代》所揭示的,在第1、第2、第3消费时代一路高歌猛进的巨型企业们会在第4消费时代撞墙。
类建筑设计行业基本是复杂系统的商业模式,表现为B2B或B2G(G是政府)业务。因为中国的土地国有制,设计行业难有B2C的市场空间,也就是难得有规模运营的模式,即便是设计类的上市公司,除了个别家装企业,大多数企业还是靠项目的复杂度挣钱。融来的资本主要用于PPP、EPC等类型的项目,而不是规模运营的初始投资。(www.xing528.com)
有意思的是,在设计行业难得的B2C市场,有路数正确的家装市场,也有很不对路的、用B2B模式做B2C业务的别墅庭院市场。
认清了这个两条效益曲线,我们就可以避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纠结。不能说完全没有既有海量又有高毛利的产品,但这等好事恐怕要靠非市场手段的保驾护航吧。那么,量小、低毛利的产品是什么呢?应该是小本生意,如小区门口的早点店、菜市场的小摊贩。笔者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猪八戒网试图用低技术含量颠覆设计行业,路子错了。如果用本文的理论再次论证的话,就是说,猪八戒网原本构想把复杂系统模式的设计行业变为规模运营模式,结果却走向了小本生意模式。
笔者的另一篇文章《设计师为何拒绝产品概念》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前两天,有一位读者提出疑问:强调产品概念是不是走向标准化,而抹煞项目的个性?当然不是!为什么总是用非此即彼的极端化思维考虑问题呢?复杂系统模式的基本业务单元是项目,设计类产品是同类型项目的一种集合,是在项目层之上建立的一个层级,不是替代项目层级。产品层有利于品牌、业绩、经验、人才、管理等多方面的有效积累和发展,同时也是项目层与企业层之间的有效衔接。
规模运营的行业同样也在模仿复杂系统的一些概念,从大批量走向小批量、多批次,从传统的先生产后销售走向订制。两种模式的相互借鉴也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
不同产品的效益曲线
实践中,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独有的效益曲线。同一品类的产品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公司,效益曲线也是动态变化的。
搞清楚自己赚的是什么钱,遵循其商业规律,并适度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