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 发布于2017-04-20
十天前,ADU的几位老校友在杭州聚会。他们来自2016年10月“产品创新Workshop”第11期的四个团队,更是2013年8月“设计公司战略管理实战训练营”第一期第一组的学员。四年来,眼见这几家公司的持续发展,很高兴。
聚会中,大家谈到办企业的感受时说:在做的事与想做的事有些距离,也许开公司就不得不顺从一些现实压力。
这应该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意思吧。这句话的流行说明类似感慨挺常见。
我倒觉得,对微观的个体而言,尤其是事业角度来看,如果你越是强烈地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越是要提醒自己注意三个问题:
(1)理想的设立有问题;
(2)对现实的理解有问题;
(3)眼下的商业模式有问题。
至于群体层次的理想与现实——比如群体内对理想和现实有没有共识?群体的理想和现实是否背离?不同群体之间对理想和现实的理解是否有冲突?——不在本文的范围内。
首先,何谓理想?“先赚一个亿”是不是理想?不是,这是阶段性目标。管理学上,关于企业文化,有使命、愿景、价值观、目标等不少词。这些词虽然意思不同,但高度相关。不少人被绕晕了。
我在《白话设计公司管理》的第九章“企业文化”中专门谈了这个话题。简单地说:
使命是你在做的事情的意义、价值。比如ADU的“促进设计行业管理进步”。
愿景是一个场景描述,是达成使命时企业所呈现的具体状态。比如行业领跑。
价值观是行为准则。比如谷歌的“不作恶”。
我认为,理想指的是使命。ADU成立了9年,规模很小,开展的活动有培训、顾问咨询、讲座、沙龙、M计划等等,都围绕“促进设计行业管理进步”这个使命。我们没有具体的目标,只要力所能及的、朝着使命方向的事情都可以尝试。这样,理想仍然很丰满,与现实也没多少对立了。
有人问:这么说来,理想太虚啦。对的,理想应该是务虚的。这个虚,不是虚无缥缈的虚,而是探讨事业意义、价值所在的虚。(www.xing528.com)
中国人可能是因为长期穷怕了,比较现实,一事当前,先想能不能赚钱、有没有用、能不能吃。这些诉求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属于低层次需求,在解决温饱的1.0时代正当其时。1.0时代应该警惕的反倒是自我实现之类的忽悠。不过,现在中国正进入2.0时代,我们需要给当下做的事情赋予一定意义,因为人是高级动物,一辈子不能仅仅吃喝二字。这个意义,就是使命,就是理想。2.0时代,不能仅仅以能不能吃、有没有用作为判断标准了。
其次,再看现实,骨感吗?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微信里的每个同学群一涉及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基本就捅了马蜂窝。
本月初的清明节,我回老家上坟。站在父亲的坟头,我想了想,如何评价老人家的性格呢?大概有一条公认的——实诚而木讷。这两个词貌似一个偏褒义,一个偏贬义,实际上是性格的两面。再比如,机灵而圆滑也是性格的两面。别老想着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你身边有既实诚又机灵的朋友吗?别说有啊,要是真有,提醒你当心点哈。
世界是灰色的。当我们不再用非黑即白的视角审视四周的时候,纠结、争吵就少些了。现实很骨感的原因之一是只看到了硬币的一面。
不仅现实是灰色的,未来也将是灰色的。人类历史上,对纯净的追求带来的更多是灾难。企业中,生产管理效率最高的公司往往产品创新能力弱,擅长把普通人组织起来完成任务的公司往往留不住高手,追求技术领先的公司往往对市场不敏感。
ADU试图通过一套源于实战的管理理论促进行业的管理进步,那么,我们希望将来设计公司都认同这套理论,采纳这套方法吗?不是。那样的话,岂不是很无趣?我期望的是有更多的设计公司愿意来了解ADU的思考,探索各自的道路,出现不同的声音。
2016年是宝马汽车公司百年诞辰,奔驰的贺词是:“感谢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三十年好孤单。那将是多无聊的一件事啊,如果没有宝马的伙伴一路同行:最创新的科技、最酷的设计、最好的顾客满意度!当然,还有销售、市场份额、利润……”
宝马的回复也够绝: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最后,看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说起来有一大套内容,简化成一句话就是:现在做的事靠不靠谱,能不能帮助你搭建从现实到理想的桥梁?
比如我父亲,一辈子在大学图书馆工作,这份工作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枯燥乏味的,对他却很有乐趣。
现阶段,设计公司迈入2.0时代,最需要的是围绕产品创新构建商业模式。这就是ADU近两年重点推出“设计公司产品创新Workshop”的原因。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最常见情形就是小马拉大车。这是产品错误的一种:设定一个有意义的崇高理想,然后试图搭建一个复杂系统来实现目标,而需要的资源是力所不能及的。
那么,小公司如何拥有大梦想呢?下篇文章就说这个话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