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 发布于2016-01-07
2015年刚刚过去,圈内没啥好消息,甚至比一年前更糟。
有件事倒是越来越清楚了:产品时代2.0确实到了,而且,很可能与互联网的第三波创新重叠了(详见《设计互联网生活》一文)。
简单地说:过去的1.0时代要解决的是紧缺状态下的有/无问题,现在开始的2.0时代面对的是供过于求状态下的好/坏问题。
1.0时代,产业链常见的关系有两种:
这里说明三点:
(1)B(包括B1、B2)泛指产品或服务的供应方,不仅包括企业,也可以是个体户(C)、政府(G)、NGO等。
(2)B2对B1是供方之间的资源整合关系,B2向C提供终端产品或服务,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商业关系。
(3)现实中的产业链上下游往往有多个环节,但很多环节本质上是一回事。比如施工中的层层分包,大包对二包,二包对三包,三包对四包,区别在范围、金额,关系都是一样的B2对B1。
B对C的关系是最简单直接的,是人类脱离自给自足后的初级供需关系。现在仍有一些手工作坊保留这种方式。
随着产品和社会复杂度的提高,B分化为B1、B2,前者是生产资源提供者,后者是资源整合者。一般情况下,产业链复杂度的提高意味着终端产品越高级。
上述两种关系适应的是供不应求的市场,供方有话语权,提高生产效率是第一位的。这种方式有效地帮助人们尽快摆脱了物质匮乏的处境。管理学上最杰出的B2案例之一就是100年前的福特汽车流水线。
设计公司在过去20年中主要扮演的是上面的B1角色。(www.xing528.com)
到了2.0时代,供求关系逆转,箭头的方向180度转向(即主动权的转变)。同时,供应方的构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B3这个新角色。
B3的价值在于从需方角度出发,解读用户需要,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并为此建构可行的商业模式。B3与C沟通内容更多的是生活。
这时的B2,没有了与C打交道的要求,专注于理解B3的商业模式,考虑的是如何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帮助B3实现商业诉求。B2赢得B3信任的关键是B3商业诉求和B2技术方案的契合度,B2的流程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是基本功。
产业链出现了B3
这时的B1,不是上一种模式中初级的、同质化竞争的B1,而是专业程度更高、力图在某一技术领域保持自身资源稀缺性的B1。B1和B2用专业语言沟通。
十几年前,我在CCDI工作时,曾经听说过两件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第一件事是在“水立方”的设计合同谈判时,结构、机电的外方设计机构ARUP最初坚持要与CCDI签分包合同,而不是与甲方签。当时,我们非常不理解,因为国内的行规是,与甲方直接签合同应该更有保障的。现在看来,ARUP在国外的成熟市场中,把自己定义为B1,他们认为CCDI是B2,甲方是B3。
另一件事与万科有关。十几年前,万科希望能把设计管理外包,于是和几家有实力的设计公司商量签订“设计总包管理合同”,打算把十几家设计单位(如景观、室内、色彩、交通、灯光、标识等等)交给总包单位统一进行技术、质量、进度等方面协调。实际上,万科不仅想把设计管理外包,还打算把多个模块的管理外包,自己聚焦做好B3的事。但是,由于当时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产业链上没有合适的B2,更没有合适的B1,所以万科的意图未成。有趣的是,近两年,似乎有些万科的员工出来创业,想干的就是B2的事。
面对上述产业链的变化,对眼下的设计公司来说,大致有三条路可选:
向左走(B1):就是往专、精方向发展。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业务模式并没有变,还是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但是,能做到足够的专、精很难。1.0时代的很多设计师只能算画图匠,失去了专业研究的能力。想走这条路,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有没有那个金刚钻?
往右走(B3):从需方的需要出发,提出跨界的产品方案。1.0时代的开发商是类似角色,他们做了资源整合,但并不是从需方角度出发,而是供方思维。也难怪,紧缺状态时解读用户需要不重要。建筑师们总觉得自己是有情怀、懂生活、会设计的人,果真有这能耐的话,施展的机会来了。不过,想走这条路,设计公司常规的专业人才结构完全不能满足需求,必须以产品为载体,吸引多专业、多背景、各年龄段人才的加盟。
居中(B2):这个角色不像“往右走”那么难,人才结构的跨度也没有那么大,但也绝对不易。前面已经说了B2赢得B3信任的关键是技术方案与商业诉求的契合度,以及流程管理、资源整合能力。问题是,现在的多数设计公司这两方面并无什么优势。不少设计院内部几个专业之间都协调不好,谈何外部资源整合能力?
三条路各有各的难处,别问我还有没有简单易行的路,我认为没有。万一有的话,也轮不上你我,还是踏踏实实做点自己能干、喜欢干、也有需求的事吧。比如小小的ADU,几个人,一晃也有8年了,角色是B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