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采购的货物源于供应商,基于此,采购方除了自身要做好品质管理,还要能够从源头对采购品质进行控制,也就是说,采购方要与供应商联合行动起来,从供应商开始就要严抓品质管理,只有“上游水清”,下游的水才有可能“清澈”,若上游“泥沙俱下”,下游再费力,也多是枉然。所以,我们接下来了解一些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以备大家在工作过程中参考。
1.制订联合质量计划
企业在采购商品时,不仅是购买商品本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购买”了供应商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因为,正是这些能力,构成了采购方获得的商品质量状态。所以,为了保障采购品质,供需双方就有必要协调起来,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制订联合质量计划。
一般来说,联合质量计划中主要包括经济、技术、管理三个方面。第一,经济方面联合的内容,主要是对成本、质量、交货期、使用费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平衡,以便实现最佳成本。第二,技术方面联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在产品设计上,供需双方要搞清技术条件要求的含义,识别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功能起重要作用的质量特性,拟定关于可靠性及其他有关的要求,必要时还要提供感官检验标准;二是在工艺设计上,供需双方要明确关键工序的参数及其含义,确定相应的工艺设计和操作方法,制定加工控制程序表、设备维护保养表等。第三,在管理上,供需双方要建立迅速、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综合提升采购管理水平。
2.及时掌握供应商生产状况的变化
由于企业在经营中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供应商的生产状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采购方要及时掌握供应商变化的情况,对于供应商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应要求供应商向采购方予以报告。比如,供应商在产品设计和结构、制造工艺、检验设备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供应商就应及时向采购方报告。采购方在接到供应商的报告后,要分析情况,必要时应到供应商处直接了解情况,以弄清楚这些变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供应商变更产品设计,采取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是为了提高商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对保证商品质量是有益的,即便如此,由于任何改变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变更的初始阶段还是容易造成商品质量的不稳定,这就需要采购方通过加强最终检验和质量达标试验来更好地把关。
3.向供应商派常驻代表(www.xing528.com)
有的时候,为了直接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采购方还会选择派常驻代表到供应商处直接掌握商品质量状况,也便于采购方向供应商提出具体的商品质量要求,并了解该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有关情况,如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产品设计、生产、包装、检验等情况,特别是对出厂前的最终检验和达标试验要进行监督,对供应商出具的质量证明材料要核实并确认,从而起到在供应商内部进行质量把关的作用。这种向供应商直接派常驻代表的方法,有助于对供应商的商品质量进行全程、全面地检查和监督,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便于供应商及时返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应商的质量成本,另外,也便于从源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对供应商定期进行排序
对供应商进行排序的目的,是为了评估供应商的质量及综合能力,以及为是否保留、更换供应商提供决策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都会选择对供应商的综合服务质量水平进行排序,以此作为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措施。在对供应商进行排序中,有些指标通常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质量保证合格率”“商品投入后的质量缺陷反馈率”“质量纠正的响应率”“交货期履行情况”“供应商协作配合度”等,一般来说,采购方通过在这些指标上给供应商评出相应的分值,作为对供应商排序的依据。排序周期一般为每季度一次或半年或一年一次。
5.帮助供应商导入有保障的质量体系和方法
为了有效地控制供应商的商品质量,采购方还可以将自己总结出的或权威机构出具的、经实践验证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地传达给供应商,从而主动帮助供应商导入优质的质量体系和方法,提升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质量保证能力。一般来说,这对供应商的帮助是多方面的,既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还有利于帮助供应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以及设备改造,实现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举例来说,采购方鼓励供应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贯彻ISO9000质量标准,采用六西格玛管理系统等,都有利于供应商从源头加强商品质量管理,解决影响商品质量的关键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