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三鹿奶粉事件曾一度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令世人关注。三鹿奶粉事件的直接责任企业是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鹿”,该企业成立于1956年,可谓“老字号企业”。三鹿公司早期发展良好,并在市场上积累了较高的知名度,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然而,三鹿公司在后期由于管理不善,尤其是在采购环节出现问题,使得所采购的原料中掺加了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几乎无味,微溶于水,对人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从而导致三鹿奶粉在全国市场内爆发婴幼儿肾结石,并在2008年愈演愈烈,直接导致三鹿集团由于质量管理出现问题而在2009年2月“寿终正寝”,宣布破产倒闭。
通过三鹿奶粉事件,我们一方面祝愿在事件中受到伤害的无辜婴幼儿早日康复,另一方面,三鹿集团在采购与管理方面的不善,也给很多企业敲响了警钟。实际上,在三鹿奶粉事件前不久,经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定,“三鹿”品牌价值高达149.07亿元人民币,可在三鹿奶粉事件后,“三鹿”品牌价值顿时灰飞烟灭,顷刻间从知名品牌沦到“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造成三鹿悲剧的三聚氰胺是事件的导火索,而事件背后的管理与风险失控才是酿成事件的真正罪魁祸首。
一般来说,乳业要实现产能的扩张,就要实现对奶源的控制。在三鹿集团的发展中,集团管理层一度醉心于规模扩张,为此不得不打价格战,通过降价来增加市场销量。为了支撑“价格战”策略,三鹿集团一再挤压乳业产业链上游奶源环节的利润。奶源企业为了不至于亏本经营,自然会相应调低奶源规格,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对此,三鹿集团为了维持自己不断扩展的产能,也急需有一个稳定的奶源输送渠道,于是,三鹿集团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质量低下的原奶。据官方披露,三鹿集团在收奶时对原奶要求比其他企业要低。
可以说,奶粉质量好坏与奶源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三鹿集团为了降低成本,选用质量较低的奶源,导致其祸起奶粉,也就不足为奇了。据统计,三鹿集团的销售额从2005年的74.53亿元人民币激增到2007年的103亿元人民币,在这期间,三鹿集团并未将上游环节纳入自己的产业链生态环境中,只是纯粹地希望上游奶源企业降价。在这种情况下,上游企业要想保住利润,就必然会牺牲奶源质量。
一般而言,由于乳制品企业与人们的生活饮食息息相关,因此乳制品企业应加强奶源建设,充分保证原奶质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三鹿集团却明显对原奶质量重视不足,不仅最后葬送了其前程,还伤害了众多无辜的消费者。
通常情况下,乳制品企业在原奶及原料的采购上主要有四种模式,分别是牧场模式(集中饲养百头以上奶牛统一采奶运送)、奶牛养殖小区模式(由小区业主提供场地,奶农在小区内各自喂养自己的奶牛,由小区统一采奶配送)、挤奶厅模式(由奶农各自散养奶牛,到挤奶厅统一采奶运送)和交叉模式(是前面三种模式的交叉)。(www.xing528.com)
其中,三鹿集团有半数奶源采取“奶牛+农户”的挤奶厅散户模式。由于三鹿集团的反舞弊监管不力,而且不能有效地对数百个奶站在原奶生产、收购、运输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因此三鹿集团只能依靠交付验货这最后一关来进行“严格”检查,而且加强对蛋白质等指标的检测,又滋生了层出不穷的作弊手段。其中,三鹿集团内一些负责奶源收购的工作人员往往被奶站花钱搞定,于是形成了行业潜规则,从而使得不合格的奶制品在商业腐败中流向市场并蔓延。
此外,三鹿集团为了扩大市场影响力,还允许一些合作企业利用自己的“三鹿”品牌进行贴牌生产。三鹿集团本身已在奶源质量管理上出现问题,再加上对合作企业监控不严,进一步增加了产品质量风险。
另外,三鹿集团在早期接到“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婴儿尿液中出现颗粒现象”的信息后,为了不影响“销售”,并未及时将奶粉问题进行公开,反而试图掩盖事实真相,甚至到了2008年7月,三鹿集团还向各地代理商发送《婴幼儿尿结晶和肾结石问题的解释》,要求各销售终端以“天气过热、饮水过多、脂肪摄取过多、蛋白质过量”等理由“安抚”消费者,使得毒奶粉继续流通。直到2008年8月,三鹿集团的外资股东新西兰某公司在得知情况后,要求三鹿集团在最短时间内召回市场上销售的受污染奶粉,并立即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报告,这才引起社会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广泛关注。由此可见,三鹿集团在质量危机事件中明显处理不当,从某种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对质量的知情权以及生命与财产安全权。
最后,我们希望所有企业能从三鹿奶粉事件中吸取教训,因为采购质量问题,既关系消费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又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兴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