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拓展国际贸易中经典的“2-2-2”结构假设,来分析汇率下降对一国出口流向的影响。以国家间进出口贸易为例,假设世界上有N个国家,每个国家消费者都是同质化的,且效用函数都是经典的CES函数,即Ui=,其中Ui代表i国消费者效用,xij代表i国从j国进口的产品。同时,假设每国典型消费者的收入来源仅为生产时的劳动力报酬(记为ωi),j国进口产品在i国的价格为pij。那么,对i国消费者而言,效用最大化问题如下:
求解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得j国进口品在i国的需求函数为:
为简化模型,假设每个国家拥有一家典型厂商来进行生产和出口,其所用生产要素包括劳动(L)和资本(K),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的C-D函数。对j国生产者而言,其生产函数可以表达为。那么,对j国生产者而言,其利润最大化问题如下:
其中,pj表示j国厂商产品的国内价格,ωj表示j国劳动者报酬,γj表示j国资本报酬。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有:
根据式(5.5)和式(5.6),可得:
一价定律指出,若不存在贸易成本、关税成本等,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Marshall,1961)。由此可知,对于同一种产品,其在进口国的价格和出口国的价格有如下关系:
pij=pj·eij
其中eij为间接标价法下的名义汇率。
将式(5.3)和式(5.7)代入,可得如下关系式:(www.xing528.com)
由于,所以可得以下结论:,因为eij为间接标价法下的名义汇率,eij上升代表j国货币对i国货币的汇率下降,所以汇率下降将使得j国对i国的出口贸易量减少;,说明i国的劳动力报酬提升,能够促进对j国的进口,随着一国劳动报酬或者工资性收入的提高,该国国民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来进行消费,从而促使提高自己的效用水平,所以进口国劳动力报酬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进口额;,说明j国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的提升,将会减少j国对i国的出口量,因为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都属于出口厂商的生产成本,这两者的增加最后都反映在出口产品价格的提升上,而出口价格提高将会导致进口需求的下降,所以j国劳动报酬、资本报酬的提高,使得i国对j国产品的进口下降。
在此基础上,本部分将继续探讨当出口国货币对进口国货币升值后,其出口所占总出口额的比重是否下降,以此来解释汇率下降导致的一国出口贸易流向的改变。从式(5.8)中可以推导得出j国对i国的出口量为:
由此可以得出j国对i国的出口额占j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将其进行化简变换可得以下形式:
当j国货币对i国货币升值而对其他国家货币汇率保持不变时,eij上 升,从而使得j国对i国出口额下降,导致式(5.10)中的分母减小,使得减小。由此可知,当j国对i国汇率下降,但保持对其他国家汇率稳定时,不仅使得j国对i国出口额下降,也导致了j国对i国的出口在j国总出口中所占比重的下降,侧面说明了其他国家占j国出口份额的提升,从而改变了j国的出口贸易流向。当j国货币对所有国家货币都升值时,那么贸易流向的改变取决于汇率下降的程度及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汇率下降的幅度越大,j国对该国出口所占的份额就会呈现下降越明显,导致出口贸易转移到其他国家;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即不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那么汇率下降时,进口国对出口产品的需求就下降得越快,从而导致出口贸易流向改变显著。
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下降后我国出口贸易流向的改变。汇改以来,我国前5位出口贸易伙仍然是中国香港地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但它们在我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最为明显的是日本,从1998年的16%降至2015年的6%,其次是中国香港地区,从21%下降到15%,德国和美国分别下降1%、3%。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对日元和港币的升值幅度都超过了20%,升值趋势明显,对欧元和美元也都有不同幅度的升值,所以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出口贸易流向不断改变。上述分析也间接说明了我国对这些发达国家/地区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汇率弹性较高,国际竞争力不强,可替代产品较多,从而汇率下降使得对这些市场的出口份额下降,出口流向转移到其他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