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发展导弹事业的决定,成立以钱学森为院长的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集中了一批当时最优秀的科学家,开始了中国导弹、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57年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军委)决定筹建导弹、原子弹试验靶场。1958年1月,组成由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各兵种领导及苏联专家组等52人参加的导弹、原子弹靶场勘察队,分别对陆地和海上靶场场址进行勘察。在陆地靶场勘察中,勘察队员认为酒泉以北的金塔、额济纳旗一带地势开阔平坦,地质坚硬,远离居民区,气候和水源条件适宜,移民容易,不占耕地,能满足一般导弹试验的条件,同时认为酒泉农业基础较好,交通相对便捷,建设初期可以作为施工器材和军需物资的中转站。
1958年2月,司令员陈士榘派工程兵军事建筑部副科长刘万通和国家地质部水文地质局局长率领1名工程师、7名技术员、2名化验员、2名苏联专家、1名翻译和从北京饭店抽调的1名厨师组成的水文地质考察队,配备8辆解放牌汽车、1辆吉普车来到酒泉。同年10月,考察队打百米深井100多眼,顺利完成水文地质勘察任务,为导弹基地建设立了第一功,勘察队向中央军委写出勘察报告。1958年3月27日,中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基地在酒泉建立。
1958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建设导弹试验靶场的特种部队。将驻扎在朝鲜的二○兵团、志愿军工程兵指挥部、志愿军后勤部二分部等单位撤回国内,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后,在北京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工程指挥部”,部队番号为“7169”。这支部队悄然进入金塔县北部戈壁,拉开大规模基地工程建设帷幕。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汽车运输部队和地方科研院校、建筑公司也抽调精英,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戈壁滩,投入建设“航天城”的战斗。基地第一任司令员由红军长征途中率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红一军团先遣团一营营长、二十兵团副司令员孙继先中将担任,原空军第三军政委栗在山任政委。基地建设初期,中央军委要求在三年内修建300公里铁路,500公里公路;架设2000多公里通讯线路,埋设几十公里电缆;建设1座大型机场,1座中型水库和1座发电厂;完成50多万平方米的营房、医院、科研机构等设施建设;建成导弹发射场、附属工厂、通讯设施、观察场所等。中央军委从全国各地调集部队,集中兵力进行建设。从1958年3月30日起,先后有数万大军从全国向酒泉聚集,担负起试验基地建设的重任。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715个厂矿和各兵种通力协作下,仅用2年6个月,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竣工。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不仅倾注了航天创业者的聪明才智,也饱含着酒泉人民的心血和汗水,他们共同谱写了一曲军民团结共建国防的乐章。(www.xing528.com)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完成科研试验任务的同时,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国务院批准将发射场区补充纳入黑河流域治理规划的契机下,基地组织实施人工灌溉、围栏封育、森林防火、禁止乱砍滥伐、防治胡杨林病虫害等管护工作,场区内的天然林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基地从长远发展出发,把环境建设作为科研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环境的发展扩展航天人的生存空间,用环境的改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地官兵克服地层坚硬、沙石多、土层薄等困难,从百里之外运来粉尘沙和牛羊粪填树坑,与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联手,成功引进种植68种植物,树木存活率由20%提高到85%。同时培育出胡杨、沙枣等耐旱树种。在黑河岸边建起占地百亩的东风自然公园;在14区修建铁路公园;世界公园项目正在启动。营区内建有60多块人工绿洲,人均占有绿地600多平方米,营区绿化率达31.2%,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达到“园林式营院”标准。这些人文景观是驻地官兵汗水和心血的结晶,是驻地官兵征服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象征。某部勤务站等营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评为“绿色营区”。
东风航天城一角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坐落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干旱缺水,自然条件差。1958年始建至今,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地官兵在这茫茫戈壁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一届接着一届干,上届干给下届看,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作,这里已建成发射技术区、科技试验点、红柳胡杨林、自然人文景观带,使航天城成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富有特色的戈壁新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