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厚利才能赚大钱
绝大多数的商人,也包含不少非商业界的人,都认为“薄利多销”是经商赚钱的最高原则。而犹太人对“薄利多销”的经商法却大不以为然,且总喜欢用嘲笑的语气反问道:
“为什么要为了获得‘薄利’而‘多销’?为什么不为了‘厚利’而多赚,而‘多销’呢?唉,这些商人的经商法真是太愚蠢了!”
犹太人的口号是“厚利才能赚钱”,结果,他们比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赚取了更多的财富。
犹太人认为,压低价格,说明你对自己的商品没有信心。即使是一张1美元的钞票,犹太人也可以卖到2美元,甚至是10美元。“绝不要廉价出售我们的商品”,这是犹太人的信条。
犹太人认为,薄利竞争的结果是,厂家可能大批地倒闭,并且大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因此,犹太人坚决不做薄利多销的买卖,他们做的是厚利适销的生意。在行业的选择上,他们也颇为精明——选择昂贵的消费品来经营。
犹太商人在高价推销某种商品时,首先利用各种资料,说明该商品应该高价出售的道理。例如统计资料、宣传小册子等,都尽量加以运用。犹太人赠送资料后会说:“用赠送的资料来教育消费者。”他们绝对不说:“减价卖给你吧!”(www.xing528.com)
犹太商人“便宜不卖”的观念,充分证明他们对自己所推销的商品颇具自信。因为是好商品所以不减价,因为不减价所以才利润大,犹太人经商赚钱的奥秘就在于此。
日本有一则描写“物以稀为贵”的真实故事。
远在中国明朝的时候,日本出现了一位武士兼政治家丰臣秀吉。当时有一个大阪商人从菲律宾带来一只非常好看的英国制造的壶,进贡给丰臣秀吉。丰臣秀吉非常喜欢,朝夕把玩,爱不释手,后来把这只壶赐给一位有显赫战功的侯爵,这位侯爵颇有受宠若惊之感,他非常珍视这把壶,竟把它当做传家宝,世代相传,直到德川时代,锁国之令解除后,才知道丰臣秀吉朝夕把玩,又被侯爵当做传家之宝的壶,竟是洋人的夜壶!
这则故事颇有讽喻现实社会的意味,在数百年后的今日读来,仍富有教育意义。这说明了物以稀为贵,因为这只壶当时在日本全国只有一只。现在有些精明的商人便抓住人们喜爱稀少物品的弱点,以极便宜的价格在海外购买洋货,待运至本国后便以高价出售。不过,同样的东西不可在同时同地陈列得太多。
由此可见,当今之世,有丰臣秀吉把玩夜壶之癖的人还是相当多的,因此“厚利多销”才能大行其道。
精于经商的犹太人绝不赞同“薄利多销”的做法,他们坚持认为这样做无异把绳子往自己的脖子上套,渐套渐紧,最后便动弹不得了,多少家公司、工厂商店,都因“薄利多销”而两败俱伤,可以说“薄利多销”是通向“死亡”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