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及其自律精神

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及其自律精神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共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网络的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隐蔽特点,不利于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的效果明显降低。

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及其自律精神

6.1.4 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规范

有人说,网络是个虚拟的空间,没有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其实,网上虽有游戏,但也应遵从游戏的规则——网络道德。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共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活中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1.正确地使用网络工具

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调查资料、下载数据。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目前网络上存在不少虚假、低级、庸俗甚至反动、淫秽和色情的内容,大学生要提高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的内容。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上收发邮件、实时聊天、视频会议、网上交友等。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等活动。同学们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上当受骗。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www.xing528.com)

适度的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是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损害。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同学上网成瘾,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进而导致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的现象。值得同学们警惕的是,沉迷于网络尤其是游戏已成为近年来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网络的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隐蔽特点,不利于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的效果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维护网络道德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5.遵守网络道德公约

遵守国家网络安全法规,不利用网络做有损国家尊严、破坏社会稳定、危害社会秩序的事;维护网络安全,不损坏网络设备,不破坏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不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不进行恶意访问;倡导网络文明,不利用网络侮辱、欺诈他人,不使用不健康网语;抵制不良信息,不登录不健康网站,不传播不健康内容,不建立不健康网页;注重网络道德,不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其他数据信息,不利用网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和研究成果;掌握先进技术,充分利用网络掌握现代高新技术,增强自身技能;传播优良文化,在网上了解、学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类先进文化成果,在网上传播、宣扬优良的文化信息和文化传统,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增强保护意识,不轻易在网上给出确定自己身份的信息,不随意在网上交友并单独与其约会,不与网友谈不健康的话题;注意身体健康,不无节制上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