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人生价值的含义和特征
人生价值既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和每个人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问题。它既是人生哲学的重要范畴,又是人生实践的根本出发点。因此,科学地定义人生价值,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价值与人生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即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有用性。主体是指人类,包括一定社会中的个人和社会组织;客体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
马克思关于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的论述为我们正确理解人生价值概念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唯物史观认为,任何个人都是社会关系网上的一个纽结,个人必须依赖社会而存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社会,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同社会的关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密不可分,个人需要的满足,越来越离不开社会其他成员的劳动和奉献。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总会产生某种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且这种需要,需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作为客体的人,又是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手段。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满足了包括自身在内的社会的延续和发展的需要,则我们说他具有一定的人生价值;如果个体人生活动不能满足社会的任何需要,我们则说他没有人生价值;如果说,个体人生活动对社会需要的满足起了阻碍或破坏作用,则其人生价值为负数。总之,人生价值是个体人生活动对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具有客观性。首先表现在任何人生价值的创造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这说明,不论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都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离开这个客观标准,仅凭个人主观认定“人生价值”的有无和大小是缺乏客观依据的,也是无实际意义的、荒谬的。
人生价值具有社会性。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研究人生价值必须将人置于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条件或关系中来考察。人生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任何人生价值目标的确定都是以自身条件(包括兴趣,爱好等)和社会需要为前提的;其次,任何人生价值的创造都是在以往提供的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在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相互联系中完成的;再次,任何人生价值评价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并最终完成的。(www.xing528.com)
人生价值具有创造性。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看,全部丰富多彩的人类历史是创造性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具有无限创造力的物质活动是人生的重要前提。人类要生存,首先要解决吃、穿、住、行等问题,而吃、穿、住、行等物质财富都是通过人的创造性劳动获得的,假如没有劳动,人类的生存就很难维持。人们劳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刻地影响了人生的意义。不仅如此,人类的创造性劳动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自身的创造力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创造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而推动创造的原动力则是人类的需要。在我国,我们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视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仅重视人的生存需要,而且也重视人的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这就为人民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2.人生价值在人生观体系中的地位
人生价值作为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人生观范畴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人生观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思考人生目的,即“为什么”的问题,要以人生的价值特性和对于人生的价值评价为根据。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人生目的,一个人之所以能自觉、执著地追求着他自己认定的人生目的,是因为他对自己选择的生活作了肯定的价值判断,认为这样的生活具有或者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思考人生态度,即“怎么样”的问题,也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为根据。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有的人无所畏惧、顽强不屈、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往直前;有的人则悲观消沉、看破红尘、萎靡不振、虚度人生、游戏人生、放纵人生。这些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与他们对人生的价值判断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样或那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有意义的。
第三,人生价值观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在整个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依据。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影响和制约着人们进行不同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当代大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为社会和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