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的复出
邓小平,1904年8月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原名先圣,学名希贤,后改用今名。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往苏联学习。1927年底到1929年夏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底、1930年初,他与张云逸等在广西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嗣任一二九师政治委员,和师长刘伯承共同领导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1956年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作为新中国最卓越最有经验的领导人之一,邓小平工作作风果断,有魄力,尊重客观实际,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毛泽东曾说他“政治性强,思圆行方,既有原则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柔中有刚,绵里藏针”(7)。周恩来也曾肯定他是“举重若轻”的帅才(8)。他对毛泽东在“大跃进”以来提出的一些不切合实际和“左”的方针政策有过不同意见。针对60年代初困难时期农村出现的“包产到户”,他鼓励说:“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而毛泽东却认为这是刮“单干风”,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表现。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失去了一切领导职务,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并被押送到江西,接受劳动改造。(www.xing528.com)
林彪事件后,毛泽东在1972年1月参加陈毅追悼会时,对陈毅夫人张茜说,陈毅是个好人,是个好同志,并说邓小平与刘少奇不一样,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在场的周恩来立即暗示陈毅的子女,想办法把毛泽东对邓小平的看法传出去。正在江西劳改的邓小平,得知林彪垮台和毛泽东关于他的谈话后,于1971年11月和1972年8月,两次写信给毛泽东,表示愿意为党、为人民、为国家再做些工作。加之周恩来已身患癌症,也急需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来接替他的工作。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促使毛泽东同意了邓小平的要求,并努力恢复邓小平在全国的威望。1973年2月,在江西度过了3年多的时光后,邓小平携全家离赣返京。3月10日,根据毛泽东、周恩来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邓小平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在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大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央委员。随后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邓小平先后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重新成为中央领导核心成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