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革历史:中共历史上的惨痛悲剧

文革历史:中共历史上的惨痛悲剧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月初,毛泽东南巡回到北京后,揪刘火线撤离,但刘少奇被单独关押,他的妻子被捕入狱,他的孩子被赶出中南海。中共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33人,除了3人去世外,遭诬陷受迫害的20人。1967年11月30日,62岁的陶铸被折磨至死。1967年2月,贺龙元帅遭到诬陷、迫害,生病也得不到治疗,两年后惨然离世。此外,不少领导人被投进监狱,饱受摧残。

文革历史:中共历史上的惨痛悲剧

二、不堪回首的悲剧

“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不堪回首的记忆。“在这十年中,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互相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无论压在这狂浪下边的还是掀动这狂浪的,都是它的牺牲品。……人性、人道、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酷——灵魂的虐杀。如果说法西斯暴行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血淋淋的尸体,文革浩劫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看不见的创伤累累的灵魂。”(28)

1.国家主席的悲惨结局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文革”中采取的不是迅速的摧毁(如对彭真),而是缓慢打倒的办法。事实上,对刘少奇的批判不断升级加温,经历了一个从隐蔽到公开、从党内到党外、从批斗关押到定性开除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批判《海瑞罢官》到八届十一中全会,属于暗含着的批判。

第二个阶段,从八届十一中全会到1967年3月,基本上属于内部批判,作为党内问题来处理。从1966年8月18日到11月26日,毛泽东8次接见红卫兵,刘少奇虽然遭到严厉批评,在中央的地位已大大降低,但仍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1967年1月的一个深夜,毛泽东约见刘少奇,这是他俩的最后一次会面。刘少奇郑重地提出辞去国家主席、中央常委和《毛泽东选集》编委会主任职务,愿意携妻子儿女去延安或回家种地,作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毛泽东没有正面回答刘少奇的辞呈,只是建议刘少奇读读德国动物学家海格尔写的《机械唯物论》和狄德罗的《机械人》。

第三个阶段,从1967年4月起,在报刊上对刘少奇开始大规模地不点名公开批判,并作为敌我矛盾对待了。其标志是4月1日《人民日报》转载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戚文发表后,全国开展了矛头对准“中国的赫鲁晓夫”的“革命大批判”,人们都清楚指的就是刘少奇。同时,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也成为众矢之的。4月10日,清华大学举行30万人的批斗会,批斗“文革”初在清华工作组工作的王光美,“陪斗”的有彭真、薄一波、陆定一、蒋南翔等300人。7月13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八一战斗团”在中南海西门外扎下营寨,要求把刘少奇揪出中南海,以清算他在1966年8月初在这个学校所作的几次讲话。18日,他们又宣布进行揪刘绝食斗争,700多个造反派组织迅速予以支援,在中南海墙外汇成了声势浩大的“揪刘火线”——上百只高音喇叭昼夜对着中南海高喊,帐篷、草棚一个连着一个,里面坐着、躺着揪刘的红卫兵。8月5日,为纪念毛泽东《炮打司令部》发表一周年,造反派不仅在天安门广场召开了300万人的誓师大会,而且在中南海刘少奇、邓小平陶铸3家院内开设了3个分会场,由中南海内部的造反派对刘、邓、陶夫妇6人进行面对面的批斗。批斗会上,年近七旬的刘少奇受到残酷虐待,他叫机要秘书拿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抗议。9月初,毛泽东南巡回到北京后,揪刘火线撤离,但刘少奇被单独关押,他的妻子被捕入狱,他的孩子被赶出中南海。当他的裤带被强行没收时,他悲愤交加,两次失声痛哭。精神的压抑、摧残使他的身体很快垮了下来,但他患病后却得不到治疗。不久,他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肉体的双重痛苦交相袭来。

最后一个阶段,从1968年10月八届十二中全会起,开始对刘少奇在报刊上公开点名批判。当刘少奇在70岁生日那天得知自己被“永远开除出党”时,他浑身颤抖,血压升高。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停止了呼吸。他生命的最后27天是在开封度过的,死时蓬乱的头发有一尺多长,其骨灰盒上写着“刘卫黄”3个字。在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共和国主席的结局竟如此悲惨。

2.老干部的劫难

“文化大革命”中,许许多多的老干部及其子女、亲属遭到了疯狂的摧残,不少人含冤而去。中共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33人,除了3人去世外,遭诬陷受迫害的20人。中央书记处17人,遭诬陷受迫害的14人。军委副主席7人,遭诬陷受迫害的5人。国务院副总理15人,遭诬陷受迫害的12人。

1966年底,红卫兵把彭德怀从四川揪回北京,进行游街批斗。次年夏天,北京航空学院的造反派开会批斗彭德怀,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被“打翻在地”7次,胸部受伤,两根肋骨折断。关押期间,他又受到看管士兵(当然由上司指使)的残酷折磨——睡觉时必须面朝灯泡窗户玻璃糊满报纸……1974年11月29日,76岁的彭老总告别人世,骨灰盒一侧的卡片上写着:“姓名,王川;年龄,37岁;死亡原因,病故”(29)。他没有子女,妻子在政治压力下,早已于60年代初与他分手。仅仅是因为敢讲真话,他生命中的最后15年凄凉而沉重。

与毛泽东私交甚好、“文革”开始时被破格重用、在中央排名第4位的陶铸,由于不同意打倒刘、邓,由于看不惯中央文革小组那些“暴发户”,1967年初作为“中国最大的保皇派”被打倒。陶铸个性极强,工作魄力大,是典型的开拓型干部,但他又喜欢“放炮”。1967年11月30日,62岁的陶铸被折磨至死。

1967年2月,贺龙元帅遭到诬陷、迫害,生病也得不到治疗,两年后惨然离世。

此外,不少领导人被投进监狱,饱受摧残。仅在秦城监狱中关押的就有陆定一、黄克诚、谭政、彭真、王尚荣、班禅大师、荣高棠、万里、罗瑞卿、李井泉、刘仁、陈再道、郑天翔、林枫等人。大量的高级干部作为刘少奇的代理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受到报刊点名批判与大会批斗。被点名批判的省级干部就有乌兰夫、汪锋、陈丕显、叶飞、李葆华、王任重、陶鲁笳、江渭清等人。从1967年开始在全国刮起的揪“叛徒”歪风,更使不少老干部遭受打击、迫害。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件”。

早在1966年8月,康生就指示某红卫兵组织去查抗日战争前北平的旧报纸,并说从那里可以查出一大批叛徒。天津南开大学“揪叛徒战斗队”从报纸上“发现”有一个由61人组成的叛徒集团。康生得到这些材料后,便大肆鼓噪与陷害。1967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61人的自首叛变材料》,把薄一波等当时执行组织决定出狱定为“自首叛变”。此后,在江青、康生、谢富治等人的煽动下,全国到处“揪叛徒”成风。由群众组织和各种各样的专案组以不同名义,强行查阅以至抢夺干部档案,把干部中已有正确审查结论的历史问题,统统翻腾出来,甚至无中生有地罗织罪名,制造了一大批冤假错案。他们诬称有一条所谓“刘少奇叛徒集团组织路线”,由此制造了“新疆叛徒集团”、“东北叛徒集团”、“南方叛徒集团”等等重大冤案。(www.xing528.com)

3.以死抗争和精神崩溃的自杀者

在“文革”这个大动乱年代,一些人面对人格侮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些人则不堪生命的艰难和重压,因精神崩溃而过早地扼住了生命的咽喉。

1966年5月17日,最早的《毛泽东选集》的编辑者、新中国的第一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才华横溢的邓拓愤而自杀,时年54岁。他在遗书中写道:“我的这一颗心,永远是向着敬爱的党,向着敬爱的毛主席,我要离开你们的时候,让我再一次高呼: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万岁!伟大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在全世界的胜利万岁!”“文革”中不少自尽者,在生命的终点都留下了类似邓拓的遗言。

邓拓死后6天,即5月23日,给毛泽东当了18年秘书的田家英自杀于中南海,年仅44岁。1966年12月26日,在庐山会议上被打倒的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自杀,死时54岁。

在“文革”期间庞大的自杀者群中,知识分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著名的就有:老舍作家)、傅雷(翻译家)、吴晗历史学家)、杨朔(散文家)、孙维世(剧作家)、李平心(历史学家)、叶以群(文艺评论家)、翦伯赞(历史学家)、顾圣婴(钢琴家)、闻捷(诗人)、周瘦鹃艺术家)、言慧珠(京剧演员)、上官云珠(电影演员)、王科一(翻译家)、海默(剧作家)、李广田(作家)、罗广斌(作家)、严凤英黄梅戏演员)……他们中也有一家几口同时自杀的,如傅雷和他的妻子周梅馥一起上吊,翦伯赞与他的妻子戴淑婉一起服药,顾圣婴与她的母亲、弟弟3人同归于尽。

此外,自杀的著名人士还有体育界的容国团(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上吊时30岁)和他的同事姜永宁、傅其芳;政界的李立三、陈琏。刘少奇的儿子刘允斌(42岁)与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26岁),也是“文革”期间自杀身亡的。还有一些自杀未死、导致终身伤残者,如罗瑞卿以及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等。

4.可怕的以言定罪

“文革”期间,一方面是公、检、法的全面被破坏和乱捕、乱斗、乱杀,另一方面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强大威力。1967年初颁布的《公安六条》第二条明文规定:“攻击污蔑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同志的,都是现行反革命行为,应当依法惩办。”“攻击污蔑”之意,极为笼统含糊。“文革”之中,仅仅由于对林彪、江青一伙有一字一句不敬,或因念错写错一段毛主席语录,喊错一句口号,无意中弄脏弄坏了毛主席画像,摔碎了石膏像而被逮捕判刑的人,亦为数不少。

“文革”期间流行的以言定罪,不仅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更把一批思想敏锐、敢于直言者推向了深渊。其中有在狱中被折磨至死的反林彪的女将舒赛,有倒在刑场上的遇罗克、张志新。张志新是辽宁省委宣传部一名普通干部,她对“文革”中打倒老干部的做法忧心如焚,言谈中时常流露出对林彪、江青一伙的不满,1969年6月遭到逮捕。审讯时,由于她拒绝认罪,遭到了各种残酷虐待,并一再加刑。1975年春,辽宁省负责人下令法院,改判张志新死刑。4月4日,45岁的张志新被禁声枪决。1979年3月31日,辽宁省委为张志新平反,她的事迹和遭遇引起了社会的巨大震动。

5.大面积的心灵摧残

在“文革”中,由于实行封建株连政策,孩子们因父母所谓政治罪行(或社会出身)而遭到迫害,而父母又受到孩子的批判甚至殴打。当时,传单满天飞,宣传车满街跑,学生斗老师,下级批上司,“牛鬼蛇神”被引诱互相揭发、告密,人人都在扮演斗人者与被斗者的角色。由是,千千万万颗心灵被扭曲,被撕裂,被揉碎。

尽管打人、批斗、抄家的暴行在当时时有所闻,但“历史记录下来的受难者往往只是少数领袖与名流,而更多的受难者却是那些善良无辜、默默无闻的普通人,然而他们却被历史迅速而彻底地遗忘……”(30)

“文革”期间,悲剧大面积地发生,这不是少数人的作为,所有卷入“文化大革命”的组织和机构对于这一切野蛮行径都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当然,“文革”中最大的罪魁祸首是林彪、江青等一批野心家。应当说,经历了这个迷醉的“文革”时期,人们会恢复清醒并产生防止悲剧重演的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