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在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引人注目的发展。
1953年2月24日到5月26日,国家派出以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为团长的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赴苏考察访问。此后,中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借鉴苏联的经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科研体系。中国的科研体系包括中国科学院、高等学校、产业部门和地方研究机构四个部分。经过几年努力,全国规模的条块结合的科研网基本形成,科技队伍迅速发展壮大。1956年,全国的科研机构已达1714个,专门从事科研的人员多达12万人,其中中国科学院是全国科研的中坚力量。四年内,科研工作在全国初步展开,科技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冶炼技术方面,高炉、平炉利用系数及钼精矿去铅等,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在生物研究和利用、在大型企业设计和大型精密机械制造等许多方面,也达到或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文化事业上,这一时期的重大建设是语言文字的改革。1956年1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个《汉字简化方案》,简化了54个偏旁和355个汉字。同时,以拉丁字母代替1918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所公布的注音字母,并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确定北京语音为汉语标准语音,作为普通话在全国推广。除此而外,文学艺术、出版、广播、电影事业也得到了发展。 (www.xing528.com)
1953年,国家提出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文教工作新方针。在学校教育方面,重点发展了高等教育。高教领域学习苏联经验,实行全国统一招生制度;取消三年制专修科,一般改为四年制本科。1955年,国家提出合理部署、统筹安排的方针,改变过去高等学校仅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不合理布局,在内地及边疆地区建立了许多新的高等学校。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1956年的高校学生人数为40.8万人,是1952年的两倍多。中等、初等教育也有相应的发展。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学生和少数民族的学生人数有较大的增加,是这个时期学校教育的又一重大变化。在社会教育方面,各地大办干部文化补习班,同时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将一批劳动模范、优秀工人送进学校学习。1956年3月,以陈毅为会长的扫盲协会成立。至11月,全国接受扫盲教育的人数达7000万人,累计扫除文盲800多万。
1956年,全国公立医院、疗养院的床位达32.8万张,比1952年增加1.6倍。城乡合作性质的联合诊所达5万多个。公费医疗制度普遍建立。卫生部门对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和防治。到1956年,仅经治疗的血吸虫病患者即达40余万人。在大力发展西医的同时,中医遗产也得到了发掘和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