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在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对个体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由于我国发展现代工业起步较晚,所以建国后手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又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大国,资金短缺,经济技术发展很不平衡,在相当时期内都将是最先进技术、一般技术、中间适用技术和落后技术同时并存,这就决定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手工业都将是消灭不了的;又由于手工业是一个劳动力高度密集而资本有机构成特别低的经济群体,在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的同时,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内适当发展手工业,对于解决就业这个难题也是有用的。总之,由于手工业在我国有其独特的重要的社会地位,所以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不容忽视的。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通过合作化道路完成的。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方面,国家在一些同国民经济关系最密切并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中,选择觉悟较高又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者,重点试办合作社;另一方面,对一般个体手工业者,采取从供销入手、组织加工定货、给予银行贷款等措施,支持、帮助他们进行生产自救。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手工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2700多个,社(组)员人数达25万多人。
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以后,1953年11月20日至12月17日,全国合作总社召开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会议提出对手工业合作化必须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并总结了建国以来试办手工业合作组织的经验,明确提出手工业合作化的三种组织形式: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www.xing528.com)
1955年上半年,手工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近5万个,人数近150万。这个发展速度已经不慢了。
1955年下半年,在农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影响下,手工业改造的步伐也急剧加快。
1955年12月21日至28日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着重批判怕背供销包袱而不敢加快手工业合作化步伐的“右倾保守”思想。后来,中共中央在批转这次会议报告的批语中指出:“加快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速度,是当前一项迫切的任务。”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序言中也提及加快手工业改造的速度问题。1956年3月4日,在听取手工业管理局负责人汇报时,毛泽东说:“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我觉得慢了一点。今年一月省市书记会议的时候,我就说过有点慢,1955年以前只组织了200万人,今年头两个月就发展300万人,今年基本上可以搞完。这很好。”(26)
就这样,在紧接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高潮之后,手工业的改造也出现了高潮。到1956年底,全国共组织了10万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入社的手工业者达509万人(还有43万人保留个体经营),占全国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2%,产值达117亿元,占全部手工业产值的93%。至此,手工业由个体经济到集体经济的转变基本完成。新成立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中,有一小部分是经过生产小组的过渡形式发展起来的,大部分则是改造高潮中直接组织的。
由于运动发展过快,在高潮中又因生产上盲目集中、组织上一律合作、管理上统一核算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商业服务网点大幅度减少,群众不方便;吃“大锅饭”,出“大路货”,花色品种减少,质量降低,某些传统的名牌产品失去了原有传统风格,师徒关系淡薄甚至割断了,对技术传授不利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