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土壤
1.概略
1954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林业土壤研究所,刘慎谔(1897—1975)任所长,对东北森林资源和森林土壤的调查进行了不少开创性工作。在南方,叶仲节和柴锡周(1986)编写了《浙江林业土壤》,这是目前我国唯一的林业土壤专著。林业土壤或叫森林土壤是泛指生物尤其是有林木参与地球化学变化的地壳表层,即在某种程度上能供给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阳光、温度和扎根条件的地壳表层的母岩与土壤及其形成森林生态系统与保持平衡的要素。叶仲节认为森林是个高产低消耗的生态系统。森林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只有30%~40%用来生长木材,而60%~70%以枯枝落叶的形式归还给土壤。经测定,最多的是常绿阔叶林每年归还量有9.51t/hm2,最少的是杉木林每年约为2.46t/hm2。
理查斯(P.W.Richards,1952)对热带雨林的土壤养分有过观察:林下表层有枯枝落叶层,碳/氮比值高,但呈酸性,下层腐植质含量低,且缺乏盐基,土壤十分浅薄。因为热带雨林气候使土壤发育倾向于贫乏,营养物质易淋溶、吸收与交换。所以,干热的肥沃土壤则发育出热带草原和极不茂盛的森林。这是雨林植被本身创造了一种抵消土壤趋向贫乏的、不受干预的快速的植物养料的封闭循环机制。
2.杉木林肥力衰退(www.xing528.com)
近30年来,我国南方大规模建立杉木用材林基地,因连载多次,地力衰退,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俞新妥等人(1989)的工作表明,随着杉木连载代数增加,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二代比一代下降了10%~20%,三代比二代下降40%~50%,尤其有机质最为显著;土壤生化活性除多酚氧化酶活性外,大多数土壤酶活性都有显著的下降。有的资料还指出杉木连载还显著地降低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酚类有毒物质的积累。这项“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及防治技术”的研究和讨论,从生产资源利用和养分循环综合评价来看,松杉、擦杉混交组合较之杉木纯林为优,可以防止林地肥力衰退,最后大多林业专家认为混交林是一种防止病虫害发生和土壤肥力衰退的有效途径。
3.林木菌根
菌根(mycorrhiza)是指土壤真菌与植物营养根的共生体。这种体系是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础,是大多数树木的普遍营养方式,为一种生物进化适应产物。所以从事森林土壤的人都很关心这类问题。我国菌根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在于对树种幼苗的简单菌种接种,以促进幼苗造林成活率与生长。到70~80年代着重于菌根资源调查、菌根生态、分类鉴定、分离等工作到菌剂制备,大面积生产应用都取得显著成绩。已被研究的造林树种有桉树(Eucatyputs)、松树(Pinus)、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杨树(Populus)、栗树(Castoneamollissima)、桦树(Betula)、杉树(Cunningham ia Lanceolata)等。
菌根有内生菌根、外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而内生菌根又分为VA菌根、杜鹃菌根和兰科菌根。菌根的生理作用主要在于根端发育成良好的菌套,扩大吸收面积,增加矿质元素,特别是对磷的吸收,提高树木的抗逆性。当前,对于菌根领域的研究国内外仍然比较重视,它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郭秀珍(1989)和弓明钦(1997)等人编写过《林木菌根及应用技术》和《菌根研究及应用》之书。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的运用,使得菌根的生理生化和遗传变异机制研究得到深入开展。菌剂形式从固体发酵走向工业化的液体发酵、以多剂型、多菌种的方式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