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世界森林资源

二、世界森林资源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世界人均森林面积为0.645hm2,人均森林资源蓄积量为64.62m3。当今世界森林资源仍在减少,主要原因是毁林现象严重和森林灾害加剧所致。不断增长的林产品需求对世界森林资源,尤其对热带森林资源造成了很大压力。这种情况大多是发达国家,作为发展国家的中国却是同期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仅巴西一国就占有世界热带森林的30%,该国每年丧失的森林高达230万hm2。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森林资源消失速度更快。

二、世界森林资源

1.森林概念

森林指的是土地面积大于等于0.0667hm2(1亩),郁闭度大于等于0.2,就地生长高度达到2m以上(含2m)的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天然与人工幼林,符合这一标准的竹林,以及特别规定的灌木林,行数在2行以上(含2行)且行距小于等于4m或冠幅投影宽度在10m以上的林带。森林是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森林的生命力在于森林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基因库、碳贮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持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

通常所说的森林资源主要指树木资源,尤其是木材,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森林资源应该包括林地以及林区内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许多国家规定郁闭度达到0.2以上的有林地为森林,而郁闭度0.1的林地为疏林地,天然林的面积达0.1hm2。1992年由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中指出:“森林资源和森林土地应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以满足这一代和子孙后代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需要。这些需要是森林产品和服务,例如,木材和林木产品,水、粮食、饲料、医药、燃料、住宿、就业、娱乐、野生动物栖息地、风景多样性、碳的汇和库以及其他森林产品。”由此广义的理解,森林资源包括直接的实物资源和间接资源(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

2.全球森林分布

1980年,世界森林面积达43.21亿hm2,森林覆盖率为32.3%;到2000年,全球森林资源面积为38.69亿hm2,森林覆盖率为29.6%。这表明全球森林面积在不断减少,而这种递减率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更为显著。FAO2001年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如表10-1所示。

表10-1 2000年世界森林资源分布

img146

世界森林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欧洲的温带、北美洲的寒温带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依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森林资源分布地区。虽然欧洲土地总面积只占世界上土地面积的17.3%,但森林面积却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8.8%,总蓄积量为1164.48亿m3,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30.14%,森林覆盖率达46%。

现在,世界人均森林面积为0.645hm2,人均森林资源蓄积量为64.62m3。其中,欧洲人均森林面积最多,人均为6.584hm2,而亚洲人均面积仅0.15hm2,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9.49m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当今世界森林资源仍在减少,主要原因是毁林现象严重和森林灾害加剧所致。据调查,非洲和亚洲热区森林大量砍伐用于扩大农业耕地面积,而采伐薪材量也很大,约占木材总产量的一半。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年毁林率高达0.65%,而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热带林的毁林率最高为0.8%。森林的灾害除病虫害和酸雨外,更主要的是火灾,据知1997年全球森林受灾面积达8亿hm2。火灾对森林更新、肥力释放和生态系统的改变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当今全球对林产品的需求量加大,工业用原木的需求预计以1.75%的年增长率,从1995年的16亿m3增长到2030年的大约29亿m3。此外,薪炭材仍需消耗15亿m3之多。不断增长的林产品需求对世界森林资源,尤其对热带森林资源造成了很大压力。虽然世界森林资源总体上因遭到严重破坏而减少,但也有不少国家的森林资源保护得比较好,反而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种情况大多是发达国家,作为发展国家的中国却是同期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现在世界森林蓄积量约为3433亿m3,其中针叶树48%,阔叶树为52%。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和中国的森林蓄积量依次居世界前五位。世界森林生长量估计约为55亿m3。(www.xing528.com)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年的报告,全球森林从1990年的39.6亿hm2下降到2000年的38亿hm2。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hm2

虽然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人工林年均增加了310万hm2,但热带和非热带天然林却年均减少1250万hm2。南美洲共拥有全球21%的森林和45%的世界热带森林。仅巴西一国就占有世界热带森林的30%,该国每年丧失的森林高达230万hm2。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巴西仅2000年就生产了1.03亿m3的原木。俄罗斯2000年时拥有8.5亿hm2森林,占全球总量的22%,占全世界温带林的43%,20世纪90年代的森林面积保持稳定,几乎没有变化,2000年生产工业用原木1.05亿m3。中部非洲共拥有全球森林的8%、全球热带森林的16%,1990年森林总面积达3.3亿hm2,2000年森林总面积3.11亿hm2,十年间年均减少190万hm2。东南亚拥有世界热带森林的10%,1990年森林面积为2.35亿hm2,2000年森林面积为2.12亿hm2,10年间年均减少面积233万hm2。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森林资源消失速度更快。在2011年国际森林年的背景下,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报告指出,由于亚洲森林面积的恢复,世界范围内的森林退化现象有所减轻。这份报告指出,中国、越南、菲律宾和印度森林面积的增加,弥补了非洲和拉美森林面积的减少。报告特别强调了中国和澳大利亚所作的贡献几乎占到总量的一半。当然,数量并不等于质量,世界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仍然面临很大威胁,排在前四位的都是亚洲地区的森林。

3.木材与林产品

据1984年统计,全世界共生产木料(原木)30.5亿m3,其中针叶材12.4亿m3,阔叶材17.6亿m3;工业材14.5亿m3,薪炭材15.5亿m3。当时木材产量过1亿m3的国家有7个国家,但生产工业材最多的国家仍集中在北美和欧洲。近20年来,尽管世界木材产量仍保持逐年增长的势头,到2000年已增至39亿m3,包括工业用材与薪炭材,但由于人口增长,所以人均木材消费量是呈下降趋势的。

表10-2为1996年世界主要生产国的各种人造板产量,仍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近些年来,人造板工业产品继续增长。2002年资料表明欧洲人造板消费量达5790万m3,北美为5960万m3,俄罗斯为470万m3。日本是世界主要木材和木材产品消费国,但国内生产线明显下降而依靠进口,如2003年的单板进口量达9200万m3。美国是人造板的生产大国,2003年的人造板产量为4117.3万m3,消费量5636万m3,所以,一些产品还需进口。然而,多年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出口国以及最主要的纸浆和纸产品输出国。加拿大是世界林产品生产大国和贸易国,其中人造板和新闻纸浆出口位居世界首位。中国人造板产量发展更为迅速,自2000年后已超过2000万m3,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纤维板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定向刨花板产量较低,但刨花板仍在发展,与家具出口的发展密切相关。从世界范围看,尽管不同国家,不同人造板品种发展的情况不同,但总体上中密度纤维板(MDF)和定向刨花板(OSB)发展较快而胶合板将面临OSB消费市场竞争。

表10-2 1996年主要生产国各种人造板产量

img147

4.中国森林资源概括

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森林资源的类型多种多样,有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热带雨林。树种共达8000余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多种,经济价值高、材质优良的就有1000多种。珍贵的树种如银杏、银杉、水杉、水松、金钱松、福建柏、台湾杉、珙桐等均为中国所特有。经济林种繁多,橡胶、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杜仲、肉桂、核桃、板栗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中国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东北、西南地区和东南、华南丘陵山地,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8%~38%;华北、中原及长江、黄河下游地区为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资源极少,仅为1.4%。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用材林面积的比重占73.2%。经济林占10.2%,防护林占9.1%,薪炭林占3.4%,竹林占2.9%,特殊用途林占1.2%。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的比重低,不能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中国林地生产力水平低,发达国家林地利用率多在80%以上,中国仅为42.2%;世界平均每hm2蓄积110m3,中国为90m3;每hm2年生长量,发达国家均在3m3以上,中国仅为2.4m3。中国宜林地多,东南半部气候湿润温暖,造林潜力大。

据刚刚结束的第七次森林资源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hm2,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m3,森林蓄积137.21亿m3。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林地面积30378.19万hm2,森林面积19333.00万hm2,活立木总蓄积145.54亿m3,森林蓄积133.63亿m3。天然林面积11969.25万hm2,天然林蓄积114.02亿m3;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hm2,人工林蓄积19.61亿m3,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中国国土辽阔,森林资源少,森林覆盖率低,地区差异很大。全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和台湾山地及东南丘陵,而广大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贫乏。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为12.0%,其中以台湾省为最高,达70%。森林覆盖率超过30%的有福建(62.9%)、江西(60.5%)、浙江(60.5%)、黑龙江、湖南、吉林等6省,超过20%的有广东、辽宁、云南、广西、陕西、湖北等6省区,超过10%的有贵州、安徽、四川、内蒙古等4省区,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多在10%以下,而新疆、青海不足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