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克次氏体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球状或杆状细胞,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类群,呈革兰氏阴性。美国病理学家立克次(H.T.Rickettsia)首先提出了立克次氏体存在的证据,他不幸死于斑疹伤寒病感染,为表示纪念,1916年给予定名。
立克次氏体是一些疾病,如斑疹伤害、落基山斑点热和Q热(Q-fever)的病原体。从电镜照片表明立克次氏体的细胞具有一般细胞的特征;细胞壁和细胞膜都是可见的,胞壁中含有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细胞中含有RNA和DNA,核糖体70S,无核膜、核仁、裂殖。
立克次氏体专性活性细胞寄生,1934年,我国科学家首先应用鸡胚培养立克次氏体成功,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立克次氏体离开宿主后不能长期生存,这可能是它们为什么必须通过节肢动物在动物之间传播的原因。当节肢动物从被感染动物吸取血液后,血液中的立克次氏体可以在节肢动物中寄存下来。它们穿过胃肠道上皮细胞后进行复制,然后可以出现在粪便中。当节肢动物(如虱、蚤、蜱、螨)叮咬其他动物进行传播而动物粪便也会传播。另外,Q热病原体,还可通过呼吸系统中的气溶胶进行传播。
立克次氏体对低温、干燥的抵抗力较强,但不耐热,对一般消毒剂和多种抗生素敏感。有的立克次氏体不引起病害,有的则引起严重疾病,如引起人类流行性斑疹伤寒的普氏立克次氏体,在20世纪初的一次大流行中曾造成几百万人死亡。这仅次于疟疾、鼠疫而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的流行病。
2.衣原体
衣原体(chamydia)是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类群。衣原体的细胞可能代表了比立克次氏体更进一步退化演化阶段,因为它是专性寄生并失去了更多的代谢功能。衣原体不经节肢动物为媒介而可直接侵入宿主细胞,宿主为鸟类、哺乳类及人体。
长期以来,将衣原体误认为大型病毒,因其形体较小、球形、直径0.2~0.3μm,可通过细菌滤器而且又专性寄生。其实,衣原体更接近细菌,它的核酸有RNA与DNA两类而不是一类,细胞壁含有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而细胞内含70S核糖体,二分裂繁殖。衣原体的生命周期,有两种细胞类型:一种是小的、致密的细胞,叫原粒体,对干燥有相当强的抵御能力,是其进行扩散的主要形式;另一种是较大、较疏松的细胞,叫网状体,这种细胞进行二分裂,为营养体形式。(www.xing528.com)
衣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空气传播,这也是原粒体具有抵抗干燥能力的意义所在。当一个病毒感染细胞之后,它会失去其结构的完整性并释放出核酸。当原粒体进入细胞时,尽管改变了形式,但仍保持结构功能,开始进行二分裂。网状体经过多次分裂之后,营养体细胞转化为原粒体,在宿主细胞解裂之后放出去感染其他细胞。
现已鉴定出的衣原体有三种:鹦鹉热衣原体(C.psitaci)、砂眼衣原体(C.trachomatis)、肺炎衣原体(C.pneumniae)。鹦鹉热是一种鸟类传染病、偶尔会传染给人类引起类似肺炎的症状;砂眼是眼睛的慢性疾病,也会引起失明。砂眼衣原体的其他株会感染生殖泌尿道,它是当前主要的性传染疾病之一。肺炎衣原体是许多呼吸系统综合症的病因。
3.支原体
支原体(mycoplasmas)是介于细菌与立克次氏体之间的原核微生物。早在1898年从患胸膜肺炎的牛体分离得到,当时命名胸膜肺炎微生物。以后又从患接触性泌乳缺乏症的羊、猪、狗及人等其他动物分离到这一类菌。因其形态生理方面大体相似,故统称为胸膜肺炎微生物,1967年正式命名为支原体。
支原体个体很小,是已知可独立生活和生长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也是最小的细胞型生物。它无细胞壁,细胞柔软,形态多变,具有高度的多变性,基本形态是球形和丝状。因为细胞柔软具扭曲性,致使细胞可通过孔径比自身小得多的细菌过滤器。通过电镜和生化分析,细胞膜厚7~10nm,由3层组成,内外层为蛋白质和糖类,中层为磷脂和胆固醇。细胞内含大量核糖体,具DNA和RNA两种核酸,革兰氏染色阴性。
大多数支原体二分裂方式繁殖,有些以出芽方式繁殖。在固体培养基上长成典型的“油煎蛋状”菌落,中间较厚,周围颜色较淡。支原体广泛分布于土壤、污水、温泉或其他温热环境及昆虫、脊椎动物和人体中。近年来在正常人的唾液和喉部也发现支原体存在。支原体分离物大多数为腐生菌或无害的共生菌。极少数是致病菌,至今确认的只有肺炎支原体能引起人的非典型肺炎。
支原体对热、干燥、化学清毒剂、表面活性剂、脂溶剂等都敏感。对不同抗生菌素敏感性不同,如对青霉素、多黏菌素有抵抗力,而对四环素、红霉素、卡那霉素敏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