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级代谢产物:乙醇的发酵机制与转化率分析

初级代谢产物:乙醇的发酵机制与转化率分析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初级代谢产物1.糖嫌氧性发酵产品乙醇发酵机制在酵母菌体内,葡萄糖经酵解生成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由丙酮酸脱羧酶催化,脱羧生成乙醛,而乙醛被还原成乙醇,其反应如下:由葡萄糖生成乙醇的总反应式:C6H12O6+2ADP+2Pi→2CH3CH2OH+2CO2+2ATP+104600J则1mol葡萄糖生成2mol乙醇,重量理论转化率为:式中:46.05为乙醇相对分子量,180.1为葡萄糖相对分子量,但在生产中约有5%葡萄糖用于合成酵母细胞和副产品,所以,实际上乙醇对糖转化率为48.5%。

初级代谢产物:乙醇的发酵机制与转化率分析

一、初级代谢产物

1.糖嫌氧性发酵产品

(1)乙醇发酵机制

酵母菌体内,葡萄糖经酵解生成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由丙酮酸脱羧酶催化,脱羧生成乙醛,而乙醛被还原成乙醇,其反应如下:

由葡萄糖生成乙醇的总反应式:

C6H12O6+2ADP+2Pi→2CH3CH2OH+2CO2+2ATP+104600J

则1mol葡萄糖生成2mol乙醇,重量理论转化率为:

式中:46.05为乙醇相对分子量,180.1为葡萄糖相对分子量,但在生产中约有5%葡萄糖用于合成酵母细胞和副产品,所以,实际上乙醇对糖转化率为48.5%。

酒精发酵生产以山芋粉或玉米粉为原料,加压蒸成糊化醪,冷却600C,如酒曲进行糖化成糖化醪,再接种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糖化酶是种复合酶,在一定体积的反应器中进行,从淀粉到葡萄糖,而后转入酒精发酵罐中进行。

(2)乳酸发酵机制

乳酸发酵有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两种。前者在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后者的产物除乳酸外还有乙醇和CO2,两者发酵菌种不同,发酵机制也不同。

同型乳酸发酵是乳酸菌利用葡萄糖经EMP途径生成丙酮酸,由于乳酸菌不具脱羧酶,因此,丙酮酸不能生成乙醛,而在乳酸脱氢酶和辅酶(NADH)作用下还原成乳酸。理论转化率为100%。

异型乳酸发酵反应过程较为复杂,先经HMP途径生成5-磷酸核酮糖,后分解为3-磷酸甘油醛和乙酰磷酸,再合成丙酮酸而还原成乳酸。这是一条磷酸酮解途径,1mol葡萄糖生成1mol乳酸和1mol乙醇。所以,乳酸对糖的转化率为50%。

2.柠檬酸发酵机制(www.xing528.com)

(1)糖酵解的代谢调节

许多资料证明黑曲霉(Aspergillnus niger)能够利用糖类、乙醇和醋酸等发酵生成柠檬酸。黑曲霉的磷酸果糖激酶(PFK)是个调节酶,它受到柠檬酸和ATP的抑制而被AMP、Pi和img106活化。所以img107浓度与柠檬酸生产速度有关,正是细胞内img108浓度升高,使PFK对细胞内积累大量柠檬酸的不敏感。

此外,当缺Mn2+时HMP和TCAC酶系活力降低而生长期菌丝体的蛋白质、核酸和脂含量明显减少,导致细胞内氨基酸img109水平升高,丙酮酸和草酰乙酸也升高。由此可见,由于发酵缺Mn2+抑制了蛋白质合成,解除对PFK的代谢调节,促进EMP途径的畅通,但柠檬酸合成酶不被调节,增强了合成柠檬酸的能力。由于顺乌头酸水合酶在催化时建立以下平衡:

柠檬酸:顺乌头酸:异柠檬=90:3:7

同时在控制Fe2+含量时,顺乌头酸水合酶活力低,使柠檬酸积累,而柠檬酸浓度升高到某一水平就抑制异柠檬酸脱氢酶活力,从而更有利于柠檬酸的积累并排出体外。

(2)乙醛酸循环与醋酸发酵柠檬酸

乙醛酸循环是TCA循环密切相关的一个分支循环,用来收集脂肪酸分解产物乙酰CoA转变成碳水化合物。乙醛酸循环有两个关键酶是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不断地提供草酰乙酸和乙酰CoA。在理论上,3mol醋酸可合成1mol柠檬酸,而合成柠檬酸的C4二羧酸(草酰乙酸)只能由乙醛酸循环来提供,因此,柠檬酸向异柠檬酸的转化和后者的裂解是必不可少的。已知酵母烷烃发酵,柠檬酸的积累是在培养基中氮源耗尽以后开始的。这时细胞内AMP浓度陡然下降,抑制了NAD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柠檬酸的合成大于分解,从而积累起来。

3.谷氨酸产生菌发酵机制

(1)谷氨酸产生菌的特性

谷氨酸生物合成途径是呼吸代谢的一种初级产物,为了获得产品积累,就要选育菌种,了解菌种的代谢特性和调节因子。在黄色短杆菌(Brev.f larum)中,柠檬酸合成酶是谷氨酸生物合成途中的最初酶,但不受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抑制,这有利于谷氨酸积累而不反馈。可是,顺乌头酸对它有特异的抑制作用,但草酰乙酸对顺乌头酸的抑制有拮抗作用。异柠檬酸脱氢酶不仅催化α酮戊二酸的合成并提供它还原氨基化生成谷氨酸所必需的NADH。

当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在谷氨酸生物合成中是关键性的,这种酶的活力不高,但在NH4存在时,很快催化生成谷氨酸。在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供给NaH14CO3,可发现标记14 CO2掺入到谷氨酸的α羧基,说明草酰乙酸的补充是通过CO2固定反应来完成的。在谷氨酸生产菌中已检出两种CO2固定反应酶,即PEP羧化酶和苹果酸酶。这些菌种的特性都具备发酵产生谷氨酸的可调节必要条件。

(2)氨的导入

谷氨酸发酵是氮素同化发酵。氨的导入是氨基酸发酵最基本的过程。根据新近的生产研究,为了解除谷氨酸对谷氨酸脱氢酶的反馈控制,构建出谷氨酸工程菌株。该工程菌株在最佳条件下进行500 L罐发酵,谷氨酸产量可达54.9 g/L。在生产工艺上,除流加尿素氨水外,正采用流加碳源的发酵方法而降低初糖浓度,更有利产酸从而提高产酸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