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观下,人本主义与社会本位主义的较量

马克思主义观下,人本主义与社会本位主义的较量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以人为本”相对应的一个提法是“以社会为本”。黄楠森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本位主义而决不是个人本位主义或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32]在伦理道德领域,“以社会为本位”也是存疑的。

马克思主义观下,人本主义与社会本位主义的较量

三、以人为本,抑或以社会为本?

与“以人为本”相对应的一个提法是“以社会为本”。黄楠森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本位主义而决不是个人本位主义或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他主要从历史唯物主义和伦理学两个角度进行了简要阐述: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看成是客观存在,具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反对把社会发展归结为人的思想观念的发展,同时,人与社会具有不可分割性,而社会性是人的必要属性,故要以社会为本;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一致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当然是把社会利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到第一位。[28]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的基本观点”当无异议,辩证唯物主义也的确是从社会入手来分析社会发展规律的。但作为一种社会发展观,将“以社会为本”放在“以人为本”之上的观点却值得商榷。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是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的辩证统一,他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相互作用中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9]“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30]人的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社会有机体发展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社会的发展内在地运行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的发展的原因。在二者之间,马克思更加关注人的发展。他说:“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31]他进一步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导致了二者的割裂和颠倒,因此,未来的理想社会应当“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热情地表达了这种思想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2](www.xing528.com)

伦理道德领域,“以社会为本位”也是存疑的。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片面地强调一方否定另一方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不可否认的是,在二者的关系中,社会利益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需要服从社会利益。但从道德和法律上讲,这种服从是有条件的:个体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和前提,不以个体利益为终极价值的社会利益是不正当的,所以这种服从的目的是要有助于个体利益的改善;需要服从的特定社会利益是客观的、紧迫的,这种服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应当得到补偿的,否则,这种服从必将侵犯社会有机体的利益。[33]综上所述,在社会发展中,尊重和保护个体利益应当是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的基本准则。以人为本、重视个体利益,不是忽视社会利益,也并不必然损害社会利益,因为无论是从理论和实践来看,个体利益都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一是内在限制(基于个体利益的平等性,保护自身利益必然包含不得侵犯他人利益),[34]二是外在限制,即社会公共利益的限制(只有服从于那些非服从不可的公共利益,个人利益才能得到保障)。[35]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在伦理道德和社会事务中提“以社会为本位”,具有现实的危险性,因为,“群众中许多个体的利益往往在维护整体利益的空泛口号下被忽视。所谓‘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被一些人津津乐道,其结果是‘以人为本’在实质上被淘空了”。[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