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伯相谈西方传教书的看法(1869年)

李伯相谈西方传教书的看法(1869年)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李伯相论西人传教书1宫太保年伯中堂钧座:春间接读赐函,过蒙眷注,奖诲勤拳。其始民赴洋人之利,继且倾所有而纳洋人矣。苟有一人之戾于教,则尧舜不能保天下民之不受其蛊,而足以伤纯美之教化。然所以许其传教者,则以向之屡困于洋人也。夫苟操是数者,则洋人虽欲为变,固不足为中国病,且适以自速其病。夫苟操是数者,则洋人一有桀悖,暴其罪状而击之可也。李鸿章,安徽合肥人,字少荃。

李伯相谈西方传教书的看法(1869年)

上李伯相论西人传教书(1)1(1869年)

宫太保年伯中堂钧座:春间接读赐函,过蒙眷注,奖诲勤拳。顷闻黔、蜀教民之案,洋人以未得所欲,啧有烦言,复驶兵船溯江西上,冀遂其虚声恫喝之谋。逖听传闻,敢陈瞽说。曩者洋人不靖,因我粤寇之难,抵巇捣虚,震惊京师。当是时,洋人以全力争传教,传教不行,则约不成;约不成,则兵不退。与时变通,以释近患,非得已也,势也。和议既成,骤难无故而变约。且迩年内寇未尽除,海防未尽修,故含诟捐忿,弥缝瑕衅,非得已也,亦势也。势之所在,明者知不可违,则姑从容静镇以徐为之图,而不必斥言其害。然而十数年来,布于海内,其法于各州郡先立教堂,招诱愚民,济之财而饵之以药。其人辄变天性,背人伦,惟传教之师是从。其始也,一二至愚极贫之民,歆其微利而趋之耳。既而群不逞之徒,倚为藏身之窟,肆其奸顽。有司不敢致诘,其贤者勉而致诘,动须关白教主,教主惟其徒是庇,而又何理之得伸。民知未入教者,受教民之虐而无所诉,一入教,则恣睢而莫之能治。于是,相随入教而不辞,甚者剖家财之太半,输之教主无难色。是其始莠民趋之,继且迫平民而附之矣。其始民赴洋人之利,继且倾所有而纳洋人矣。浸淫蔓延,日久益炽。其间强直守正不惑之民,恃气积愤,强与之抗;而虚骄乐祸者,亦或藉以生事。于是教堂之设,闭境坚拒者有之,率众攻毁者有之,仇杀教民兼及教士者有之。一夫攘臂,群口img6呶,官不能禁。斯时欲右民而抑教,则洋人持约而责其后,恐因此召兵而误大局,且启内民玩法之渐。其或扶教而惩民,则民谁不气沮心慑,以从洋人之教,是驱吾民以归敌也。中外牵率,进退交疐,则不得不调停客主之间,为之治其狱,偿其室。委曲经营,烦辩费财,仅乃无事。事未毕而各省攻教之狱,复纷然起矣。中国之衅,何时而弭?虽然,多事犹中国之幸也。何也?以民之未尽变于夷也。窃恐数十年后,耳目濡染,渐不之怪,则附之者日益多。彼洋人敛中国之财,啖中国之民,即率中国之民,启中国之变。胶固盘结,踞我堂奥,img7瑕伺会,猋迅云合以起,而洋人纠群国以制其弊。虽有圣人,不能为之谋矣。英、法诸国之远辟疆圉,蚕食西土,大率用此术耳。议者或曰:“吾自修吾政教而正吾民心,则彼教当不振以去。”此诚探本之论矣。然譬诸治疾,或治其本,或治其标,标不治,有旋伤其本者矣。昔者尧舜之世,民心无不正,而风俗至纯美也。然使有执左道,挟幻术以蛊其民者,则尧舜必执而戮之。夫尧舜不恃其风俗之纯美,而谓民之无可蛊也。苟有一人之戾于教,则尧舜不能保天下民之不受其蛊,而足以伤纯美之教化。夫是故不得不以刑法佐教化之穷。今天下人心,远不逮尧舜之世,而异教之蛊吾民,与入教之民之挠吾政者,非特于法不能禁,又当从而保护之,势将尽化天下为奸民,而良民无以自立。本之不治,孰甚于此邪。然则为今之计宜如何?曰:尼洋人之传教,则变速而祸小;徇之畏之,则变迟而祸大;与其坐而待莫大之变,何如先事而制其小变。且洋人之心,虽我徇之畏之,固未尝不思变也。抑又闻之,日本、朝鲜诸国,尝禁传教而惎洋人矣。洋人悉锐压其境而不能螫也。岂中国之人才兵力,不如诸小国哉?然所以许其传教者,则以向之屡困于洋人也。夫向之屡困于洋人,非中国人才兵力之不逮,其弊由于不审敌情,而和战无定议,承平久而人不知兵。厥后贤才勃兴,兵威至盛,虽坚拒洋人之传教不难,然悉力以角内寇,而未暇与洋人校也。故彼得纵横肆侮,以至今日。今内寇将略平矣,诚令豫讲战守,广储人才,察诸国之可与者,厚约结之,以携其交而披其党。一旦有事,则闭关绝市,扼其牟利之源,然后确持定谋,据险逆击,未睹洋人之必得志也。夫苟操是数者,则洋人虽欲为变,固不足为中国病,且适以自速其病。夫苟操是数者,则洋人一有桀悖,暴其罪状而击之可也。否则重与之议约,许其通商而罢其传教可也;否则严立条约,俾吾有司得致法于教民可也。不然,则坐受其困矣。伏惟中堂规置六合,弛张不测,渊深闳廓之谟,想已早定于胸中,非鄙儒所敢拟议。客冬金陵侍坐,窃闻谈及洋人事,英气伟辩,感发愚衷,至今耿耿。故因睹洋人之纵恣而敢纵论及之,惟希亮察不宣。福成谨上。

季怀弟云:“洋人传教,是中国一大变局。将来为害,何所底止?其不可不及早禁阻,已无疑义。文止将传教之祸,与当禁之故,畅切言之。虽未能速见施行,后必有用其言者。至其意议层出,泉涌涛驱,格高气迈,当在昌黎眉山之间。”

李眉生云:“此集中最精诣之文。”

此余十六年前所作。盖专论理不论势者。理胜,则言之短长高下皆宜,而文自不可磨灭。故录存之。自识。(www.xing528.com)

(选自《庸庵文编》卷二)

【注释】

(1)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字少荃。道光进士。创办淮军,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洋务运动倡导者,长期主持清廷外交,建立北洋海军。有《李文忠公全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