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 软土的勘察评价要点
①软土成因类型、成层条件、分布规律、层理特征、土层水平向和垂直向的不均匀性;
②地表硬壳层的分布与厚度、下伏硬土层或基岩的埋深与起伏;
④微地貌形态和暗埋的塘、浜、沟、坑、穴的分布与埋深及其填土的情况;
⑤开挖、回填、支护、工程降水、打桩、沉井等对软土应力状态、强度和压缩性的影响;
⑥当地工程经验。
(2)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和一些原位测试方法查明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确定软土承载力。
确定软土承载力是采取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基础。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和当地建筑经验,并结合以下因素综合确定。其中,用变形控制原则比按强度控制原则更重要。
①软土成层条件、应力历史、结构性、灵敏度等力学特性和排水条件;
②上部结构的类型、刚度、荷载性质和分布,对不均匀沉降的敏感性;(www.xing528.com)
③基础的类型、尺寸、埋深、刚度等;
④施工方法和程序;
⑤采用预压排水处理的地基,应考虑软土固结排水后强度的增长。
(4)验算软土地基沉降变形量。可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并乘以经验系数,也可采用应力历史法计算沉降量,再根据当地经验进行修正,必要时应考虑软土的次固结效应。
(5)提出基础形式和持力层的建议,对于上为硬层、下为软土的双层土地基应进行下卧层验算。
(6)提出软土地基处理的措施。
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易产生较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且沉降稳定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必须慎重对待。在设计上除了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外,可对软土地基采取以下一些处理措施:
①充分利用软土地基表层的密实土层(称硬壳层,其厚度约为1~2m)作为基础的持力层,基础尽可能浅埋(但需验算下卧层强度)。
②减少建筑物对地基土的附加压力,采用架空地面,减少回填土重量,设置地下室等。
③采用换土垫层(砂垫层)与桩基,提高地基承载力。
④采用砂井预压,使土层排水固结。
⑤采用高压旋喷、深层搅拌等方法,将土粒胶结,从而改善土的工程性质,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承载力。
软土的岩土工程勘察可参照《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1991)中的详细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