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你的真心在我的手心
婚姻是吉普赛人独特智慧和习俗的展现。从漫长的订婚到浪漫的婚礼,名目繁多的规矩客套之中寄托着吉普赛人对于甜美生活的渴望和执著。同时,婚姻形式本身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画,历来是外族关心的焦点。
吉普赛人主张族内通婚,但坚决反对近亲结婚。经验告诉他们,近亲结婚对民族的健康有害无益。同时,从凝聚民族的角度来看,跨家族、跨部落的联姻也具有重大意义。吉普赛人自己所说的“近亲结婚”其实是族内通婚,因为他们认为同一民族彼此都是亲戚。
传统的吉普赛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与中国传统的买卖婚姻基本相同,男女双方把通婚这一人际交流形式通过货币进行量化处理。婚前,双方家庭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一场冗长的“谈判”,男方按习俗要给女方一笔聘金,根据不同的家境情况和条件确定价码。吉普赛人非常重视这个“讨价还价”的过程,能否为女儿商定一笔满意的聘金往往成为衡量父亲是否合格的标尺。聘金可以是现钞,也可以是牛、马等实物。收到聘金以后,双方才能商议订婚事宜。有时,婚前的“毛脚女婿”要为岳父干一两年活,代替部分聘金,婚后还要负担岳父家的部分开销。女儿出嫁,娘家都能获得可观的聘金,但吉普赛人从来不把女儿当作摇钱树,因为这种邪恶的观念与他们的道德共识是水火不相容的。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功利考虑,通婚常常被视为部落联盟和财富联合的手段。
在西班牙等地,吉普赛人还保存着赶集式的相亲方式。每年10月上旬,他们总要隆重庆祝传统节日——妇女节。妇女节是妇女们的吉祥日子,丈夫们要送珍贵的纪念物给妻子,各家父母都要送精美的礼品给女儿,整个男性世界向勤劳聪慧的吉普赛妇女致意。不少人都选这一天和心上人举行婚礼,而这一天本身也是求婚的日子。
在妇女节来临前夕,来自西班牙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吉普赛男女老少,都汇集到巴达霍斯省的梅里达。人们纵情歌舞,互致问候,狂欢三日。其间姑娘小伙自由挑选梦中情人,允许互相求婚。一旦彼此认可,倾心相爱,男方家庭马上拜访女方父母,表示正式提出求婚。聘金商议完毕之后,两家就在邻近的一家酒店里欢天喜地地庆贺定婚,同时商定正式结婚的黄道吉日。如此妇女节简直是情人节,青年男女打扮得花枝招展,各显才能,争奇斗艳,只为博得红颜一笑,煞是可爱。一些早已心有灵犀的情侣也往往期待着在妇女节上得以公开恋情。
“私奔”也是吉普赛婚姻习俗的一个有趣现象。当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双方家长又不同意时,他们就用私奔来威胁父母。两人在外边躲上一两个星期,重返部落时,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父母只好点头认可。在外私奔并不一定同居,仅仅是威胁的手段而已。真正的私奔在吉普赛人中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脱离群族无异于自杀。在有的吉普赛部落,“私奔”已经成为婚姻过程的必经程序。当男方向女方父亲提出求婚时,女方家庭出于矜持,一般都予以拒绝。除非强烈反对,这种温和的婉拒实质是一种表达首肯的暗示,于是,青年男女便开始私奔,不日返回,双方父母在一番煞有介事的大惊小怪之后,就公开表示答应这门婚事。这番折腾无非是为了表示吉普赛人对婚姻大事的慎重态度。
吉普赛人普遍实行“试婚”。青年男女在定婚后,女方到男方家庭住上一段时间,短的一年,长则数年。其间不准发生性关系,甚至严禁亲昵。未来的媳妇要熟悉婆家的规矩,并且接受婆婆的监督和指导。在试婚期间,男女双方共同生活,很快就能发现对方身上的缺点,如果互相体谅容忍,相爱如初,那么不久即可结成百年之好;如果矛盾加剧,感情难以维系,那么就好聚好散。吉普赛人的婚姻普遍较为稳固,这同“试婚制”有关,婚姻是人生的转折,试婚为这种转折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提前做好预防准备。更何况吉普赛人盛行包办婚姻,乱点鸳鸯谱的可能性极大,试婚当然是必要的,这正是吉普赛人的智慧。
吉普赛人中间,早婚非常普遍。传统的结婚年龄是12岁到15岁。“把你的女儿放在椅子上,如果她的脚尖触及泥地,那么,就可以出嫁了。”这是流传在吉普赛人中间的谚语。菲茨杰拉德曾遇见过一个年仅21岁的少妇,她13岁结婚,丈夫比她大10岁,如今她已有5个孩子。现在,吉普赛人的婚龄已经推迟,女方在19岁左右,男方再稍大些,但仍低于其他民族的标准。娃娃亲的现象也并非罕见,孩子5、6岁的时候就由父母作主定下终身大事,结婚时,似懂非懂的孩子并立在亲友面前,和尚念经般地立下海誓山盟,然后,小新郎拥抱小新娘,并把她领回家中共同生活、成长。这种童婚习俗与古印度的传统习惯是一脉相承的。(www.xing528.com)
少女在婚前婚后的服饰打扮也是有变化的。未婚少女通常穿一种叫“迪克利”的服装,以示区别,直到婚礼举行前才脱下来,表示告别少女时代。已婚女子头上包一块头巾,称为“迪克劳”,表示已婚。
吉普赛人的婚礼隆重而浪漫。亲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载歌载舞,其乐融融。婚礼一般由族内女首领“弗里达依”主持。检查新娘贞操是婚礼的必经程序。如果结果尽如人意,那么,新婚夫妇便同大家共舞,一直玩到曲终人散,篝火将尽,才入洞房。
在吉普赛人的婚礼过程中,还有一些特殊的仪式和习俗。在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参加婚礼的人都必须先沐浴,不能把“麦里姆”带到新婚夫妇家。意大利和德国的吉普赛人把金雀树枝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因而要求新郎新娘在进入洞房之前,必须手拉手跳过金雀树枝,据说这样婚后能一帆风顺。同时,还必须用金雀树枝扎成笤帚放在新房内,以示扫除邪气和恶运。这一风俗在英国简化为新婚夫妇必须在入洞房之前跳过横在门前的一把笤帚。英国的吉普赛人还保留着男女双方在“弗里达依”等证人面前握手的习俗,这在古印度是常见的,象征双方在婚后互尽义务。西班牙的吉普赛新婚夫妇要手拉手走进贺喜的来宾之中,如果女方拒绝伸出手来,就表示不同意,婚礼即刻中断;有时主婚人要割破双方的胳臂,让鲜血融合在一起。在有的吉普赛部落,新郎要从河里舀来一桶水,然后,新郎新娘同饮一杯水,喝完水,就地砸碎杯子。还有的部落是割破双方手指,将血滴在一个杯子里,搅拌以后,双方共饮。在英国某些地区流浪的吉普赛人崇尚这种“血的洗礼”,他们把一块面包掰成两爿,各滴上几滴血,然后吃下对方滴血的面包,也有的是双方把血滴在面粉里,然后烘烤成糕饼,在两人头顶掰碎撒下。这一“共饮-砸碎”的程式总是连续进行的,象征婚后两人同甘共苦,谁变心,谁就像这杯子一样粉骨碎身。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也有这样的情节,部落头领抬来一个瓦瓶,吉普赛女郎把它递给甘果瓦,并说:“把它摔到地上去!”瓦瓶被摔成四块,两人就算成亲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吉普赛人开始前往政府的婚姻登记处和教堂举办订婚和结婚仪式。法国吉普赛人无比崇敬的克劳德神父曾告诉记者:“我是法国境内唯一全力专心一致于吉普赛人的神父。我帮他们祈祷和朝圣,1星期为他们做30到40次洗礼,但不证婚。吉普赛人结婚,是以交换面包和盐庆祝一番的,然后就被大家公认为夫妻。教会通常接纳这种结婚。正式的教堂婚礼只在这对夫妻一起生活10或者15年后方才举行,但双方的忠贞不二则是非常重要的。”[3]教堂婚礼并不意味着吉普赛人皈依宗教,只是反映了他们渴望婚姻同样得到外族社会认同的心态。但无论如何,这些习俗变迁不会影响吉普赛人对婚姻的传统看法。
由于吉普赛人的婚姻习俗与官方的规定存在着诸多出入,因此,他们常常采用变通手法,使婚姻纳入外族的合法化轨道。比如,娃娃亲的男女双方到法定年龄的时候,会再去当地教堂或市府补办结婚手续。当一个吉普赛女子在法定年龄之前生育了婴儿,另一位年纪稍长的女子就会将孩子报在自己的户口下。年龄过轻的夫妻要同居一室,他们便会在市府档案里登记为兄妹关系,一旦有了孩子,他们就去改成夫妻关系,常常搞得政府办事员摸不着头脑。
现代吉普赛人的婚姻习俗正在悄悄演变。比如,居住在阿根廷坦佩莱的吉普赛人,订婚半年后即可成婚,80年代的坦佩莱吉普赛人已经允许与外族人通婚。同时,包办婚姻也逐渐减少,自由恋爱蔚然成风。
婚姻是吉普赛人的盛大节日。所有的誓言和祈祷都幻化成缤纷的歌舞,所有的期待、梦想和爱都像金色的篝火熊熊燃烧,每一个婚礼程序象征着一个吉祥的心意,即使是某些荒诞不经的仪式也寄寓着这个民族对幸福的理解。
苦难的吉普赛人在这一爱的圣典之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