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展示强项的巧妙时机和方式

展示强项的巧妙时机和方式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失时机地展示强项《塔木德》中有不少介绍拉比“强项”的故事。另有一位拉比简直强项到了不近情理的地步,似乎连强项也可以成为“为强项而强项”似的。不过,再仔细一想,便可以发现,拉比不但确实“强项”,而且非常聪明地选择了一个非常适当的场合来展示自己的“强项”。于是,以色列人便借西奈半岛上战火正烈之机,不惜以“自由号”作为送还王妃的首饰,向前苏联领导人展示其强项的态势。

展示强项的巧妙时机和方式

不失时机地展示强项

塔木德》中有不少介绍拉比“强项”的故事。

有个安息日的下午,罗马皇帝去拜访一位亲密的拉比。

皇帝虽然事先没有同拉比打招呼,但他在拉比家里还是过得很愉快。吃晚饭时餐桌边上还有人合唱圣歌,或谈些塔木德上的事。

皇帝十分高兴,主动表示星期二还要来访问。

等到星期二皇帝来时,人们事先已经作好了准备。最好的食具摆了出来,安息日时休息的仆人现在也出来侍候,上次因厨师休息只好吃冷菜,这次却有很多热的菜肴点心

尽管如此,皇帝觉得还是安息日那天吃的东西有味道,便问拉比:

“上次菜里用的到底是什么香料?”

拉比回答说:

“罗马皇帝没有办法拿到那种香料。”

皇帝却自负地说:

“不可能,罗马的皇帝不管什么香料都可以弄到手。”

拉比说:

“只有‘犹太安息日’这种调味料是不管罗马皇帝你怎样使劲也弄不到手的。”

拉比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表达的是犹太人不畏强权的意志。安息日的全套礼仪器具食物是犹太民族的传统之象征,不可能听从罗马皇帝的颐指气使。

不过,这位拉比在罗马皇帝面前虽然“强项”,还在道理上,毕竟两人还是朋友。另有一位拉比简直强项到了不近情理的地步,似乎连强项也可以成为“为强项而强项”似的。

差不多也是这个时期吧,一次,有个拉比来到罗马,正好看到街上新贴出了一张布告,上面写着:

王妃最近遗失了一副价值连城的首饰。如有人在30日内找到送还,将予重赏;唯30日后被发现持有此物者,将处以极刑。”

后来,这位拉比于无意中发现了这副首饰。不过,他没有立即送还王妃,而是一直等到第31日,才来到王宫,当面送还。

王妃喜悦过后,问他:

“30天前贴出布告时,你有没有在这里?”

拉比回答说:

“我在这城里。”

王妃脸色一变:

“过了30天才送来,你知道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吗?”(www.xing528.com)

拉比坦然地回答道:

“我知道。”

王妃更觉奇怪:

“那你为什么要保管到第30天呢?如果昨天送来的话,还可以得到重赏,难道你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拉比凛然说道:

“如果有人在30天内送还的话,王妃会认为这个人是畏惧王妃呢,还是对王妃有敬意?我想告诉人们的是,我到今天才送还,决不是畏惧王妃,我所畏惧的乃是神。”

王妃闻听,连忙改容,说道:

“那么,我应该对具有这种伟大的神的你,表示深深的敬意。”

看了这则故事,令人不能不有这样一种感觉,似乎拉比们完全不是读书人的斯文模样。即使不像高吟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荆轲之辈,因为他们不动刀动枪的;那至少也像击鼓骂曹的那个狂士祢衡。不愿意领敌国王妃之赏,这可以理解,但公然到王妃面前以“强项”示威,似乎有点太不顾惜自己的那根“强项”了。

不过,再仔细一想,便可以发现,拉比不但确实“强项”,而且非常聪明地选择了一个非常适当的场合来展示自己的“强项”。

罗马人对犹太人的强项不是不知道,不是没有机会领教。罗马人最终将犹太人全部逐出巴勒斯坦,实际上也等于表明,他们对这个强项民族是别无他法了。

而犹太人处在这样一个信奉暴力的民族的统治下,要想维持一定程度的独立和自主,只能首先坚持自尊自强,从心理上就让对方有所准备并有所让步。拉比的这番作为,就是昭显民族尊严的表演。

不过,这种表演不能贸然进行。过分的刚硬难免失于脆弱。犹太民族2000年散而不亡的经历表明,这个民族是有着非凡的韧劲的。在这里,这种刚中带柔的韧劲就表现在拉比毕竟还是把首饰送还给了王妃。

这意味着,不管拉比畏惧的是神还是王妃,王妃的布告及其内容是得到认可的。王妃无论从面子上还是实利上,都是有所得的。而拉比则恰恰借王妃有所得时的心境,借神示威,来展示民族的刚烈之气。

王妃既有所得,作为罗马人又同样推崇刚烈,所以,比较容易“易容”,而不致于恼羞成怒,硬砍拉比的颈项。

我们的这一番剖析,对拉比是否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读者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犹太人善于利用特殊场合或时机来表现自己的决心或者刚烈之气,绝不仅见于这位拉比。

1967年阿以六五战争期间,曾发生过一件极为蹊跷的事情。6月8日下午,美国军舰“自由号”在西奈半岛以西15英里之外航行,却遭到以色列飞机和鱼雷艇的猛烈攻击。

那天,从早晨6时起以色列飞机就不断对这艘通讯船进行侦察。在知道它是美国军舰的情况下,仍于下午2时多次出动飞机对它进行扫射,投掷凝固汽油弹。最后,再配合以3艘鱼雷艇施行鱼雷攻击,一枚命中,大有非击沉“自由号”不可的意思。

当时,“自由号”被打得遍体鳞伤,设备严重被毁,船员死亡34人,负伤达171人,幸未沉没。

有意思的是,以色列海空军的攻击停止不久,以色列政府便照会美国政府,把整个事件解释为一场误会,并表示歉意。美国政府“欣然”接受了这种解释,并把这一事件真相严严实实地掩盖了下来,以致十几年后,对许多美国人来说,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政府意图,仍然是一个谜。

实际上,美国政府很清楚,以色列的这一举动,并非当时世人所说的“杀红了眼”,而是传达了一个明白无误的信息,显示了以色列人敢于向一切作为敌方出现在当时战场范围内的军队开火的决心。

当然,这一信息首先不是传递给美国盟友,而是传递给阿拉伯国家的盟友——前苏联。因为前苏联领导人此前此后曾多次表示将以武力干预中东局势,迫使以色列就范。

于是,以色列人便借西奈半岛上战火正烈之机,不惜以“自由号”作为送还王妃的首饰,向前苏联领导人展示其强项的态势。美国政府正是对以色列人的弦外之音心领神会,为了“共同事业”才心照不宣地把这件事“大事化了”了。

那么,前苏联领导人又怎样呢?既然被袭击的不是他们的军舰,自然不便多说,但即便幸灾乐祸,恐怕也心中有数。但不管他们是怎么样的心情,其中必定少不了掺有几分罗马王妃的那种“敬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