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今历”的节日
在犹太人的生活中,表现为犹太人与上帝立约的节期,不止安息日一个。其他各种节日,尤其是一些重大的节期,都具有这种意蕴,而且,都在《圣经》中,借耶和华上帝之口而成为圣日。
这样一种意蕴,显然是古希伯来知识分子在“巴比伦之囚”时期及其后,特地附加上去的。但这样一种加工,显然又不是个别人的心血来潮或别出心裁。一个民族之所以会在个别人的头脑中产生这类念头,并为民族成员所认可,演化为民俗,本身是一种集体要求和集体创造。
事实上,这类作品在其他民族的生活中,也多有发现,如我国的端午节、寒食节等,便同民族所弘扬的某些气节情操相联系,也是一种以时间为载体的象征符号。
犹太民族的一些节日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则,它们都同上帝相联系,都具有某种神圣性,进而成为民族识别的标志;二则,它们都由于《圣经》中上帝亲口吩咐,2000余年来几乎成为某种标准化的礼仪。凡逢这些节日,犹太人都恪守上帝的规定,一成不变地将“历史”重演一遍。传说中的历史,似乎已经成为每个犹太人每年的亲身经历!
犹太人有三大教节: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其中再现历史或曰演剧成分最多的,是逾越节和住棚节。
逾越节的出处,是上帝在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与他们立下的约。
当年,在上帝的指引下,摩西率领以色列人逃离他们被奴役的埃及。为了迫使埃及法老答应放以色列人离去,上帝决定向法老行奇事,要击杀埃及人的所有长子和一切头胎生的牲畜。
为了避免误杀尚处于埃及地的以色列人及其牲畜,上帝跟以色列人说好,在犹历亚笔月(现称尼散月)的第10日选好羊羔,于14日傍晚宰杀,涂羊血于门楣或门框上。然后,把羊烤熟,当晚吃完,准备上路。就在这天晚上,上帝派天使击杀埃及人的所有长子和头胎生的牲畜,唯独放过那些门框上涂有羊血的人家。“见羊血而逾越”故称“逾越节”。
由于上帝要求犹太人从此以此日为“圣日”,纪念上帝的救赎,所以,犹太人世世代代守“逾越节”,并在每次逾越节上都一丝不苟地将《圣经》上载明的详细规则,重新来上一遍:
每年初春的第一个月即亚笔月,在这个月的第10天,每家都要从羊群中挑选一头一岁的公羊,此羊必须没有一点伤残。到14日傍晚,家家把选好的羊杀了,把羊血涂在门框上。在向上帝献祭之后,把羊烤熟,一根羊骨也不许折断。
当晚,人人都行装在身:脚穿皮鞋,腰束带子,手持行杖,俨然一派即将登程的打扮。然后,匆匆忙忙地把烤羊肉连同五脏全部吃光,吃剩下的东西全部焚烧掉。如果家中人口少,吃不掉整只羊,可以同邻家一起吃,这也是上帝关照清楚的。进餐时,除了羊肉外,通常还有无酵饼和苦菜。
逾越节的次日,即亚笔月的第15天,就是除酵节,节期为7天。在这7天中,犹太人只吃由没有发酵的新麦面烤制的面包。而且,除了准备食物之外,什么工作也不能做。这7天也是献给上帝的。
当年,上帝行奇事击杀埃及人的所有长子和头胎生的牲畜之后,埃及法老忙不迭地催促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以免再贻祸埃及人。以色列人走得匆忙,来不及预备食物(也许前一宵羊肉吃得过饱,有点积食),只带着未曾发酵的面。所以,后世犹太人每年此时都要吃无酵饼以纪念上帝领他们出埃及。(www.xing528.com)
由于这两个节期紧紧相连,久而久之已结合在一起,今日统称为逾越节。不过,两个节期的内容全部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即使虎口余生般地避难于上海,还专程从美国运来了烤制无酵饼的烤炉。
就时序而论,住棚节是犹太人第三个大教节。住棚节在犹历7月,即以他念月(今称提斯利月)的15日至21日。
按照《圣经》的记载,住棚节有三项主要内容:
第一是献祭:“这是耶和华的节期,就是你们要宣告为圣会的节期,要将火祭、燔祭、素祭,并奠祭,各归各日,献给耶和华。”
第二是住棚:“你们要住在棚里7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里,好叫你们世世代代知道我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时候,曾使他们住在棚里。”
第三是手持枝条欢乐:“第一日要拿美好树上的果子和棕树上的枝子,与茂密树的枝条,并河旁的柳枝,在耶和华你们的神面前欢乐7日。”
今日的以色列国内,在历时7-9天的住棚节期间,除病弱者之外,人们都住在用树枝搭成的棚中,而以色列政府每年在节日前夕,还特地派人修剪树木,把剪下的枝条,供大家搭茅屋。
这是何等典型的生活化的戏剧和戏剧化的生活!这样一种充满戏剧色彩和故事情节的节日氛围,无疑使原本在虚烟缭绕的传说中似有似无地浮现的既往的历史,具有了现今的即时性质,具有了年年必将重现的历史宿命的性质!
散居各地的犹太族众,无疑将因这自幼习熟的融历史、现在与将来为一体的“亲身经历”,而在个人历史、民族历史和民族的救赎上,形成极为牢固的共识和极为强烈的认同:
大家都处在出埃及地前夜的准备状态之中,大家都处在出埃及地的行程之中,大家都正向着“流奶与蜜”的上帝应许之地进发!
这样一种行前的忍耐、行中的亢奋和对目的地的企盼,铸就了犹太民族的共同心理特征:犹太人的认同没有地域纽带,也不需要地域纽带,更确切地说,不需要其他地域纽带,因为上帝应许之地就像其名称“流奶与蜜的地方”一样,永远充满了理想的魅力!
这是一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地域,但这个地域由于在年复一年的戏剧化的节日中一再遥遥而又近近地呈现,从而具有了一切地域都不具备的那种实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