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己之所不欲,勿施于人 - 探讨伦理与人际关系

用己之所不欲,勿施于人 - 探讨伦理与人际关系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己所不欲,毋施于人犹太文化与中国文化有一个地方非常相似,那就是两者都非常重视伦理,即人与人之间的健康而友善的关系。中国的伟人孔子说过,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己所不欲,毋施于人”,便是一条极便于掌握应用的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与人相处原则。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这则寓言首先弘扬的,就是“己所不欲,毋施于人”的道德精神。

用己之所不欲,勿施于人 - 探讨伦理与人际关系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犹太文化与中国文化有一个地方非常相似,那就是两者都非常重视伦理,即人与人之间的健康而友善的关系。中国文化的伦理价值体系的主体是儒家学说,又称仁学;而犹太教也素称伦理一神教,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说,也就是着眼于以神学的形式来协调人际关系。正由于这个原因,犹太智慧与中国智慧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方面,达到了高度的共识。

中国的伟人孔子说过,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同样,犹太历史上最著名的拉比之一,希雷尔拉比也曾对犹太文化的精髓作过如是的界定。

希雷尔拉比出身贫寒,靠自己的天赋和勤奋,掌握了渊博的知识,2000多年来,他的言论一直被人们广泛引用。据说,所谓耶稣基督的言论,有许多其实就是希雷尔拉比所说的要言。

希雷尔拉比当了犹太教首席拉比之后,一次来了一个非犹太人。他要希雷尔拉比在他“能以一只脚站立的时间里,把所有的犹太学问告诉他”。可是,他的脚还未提起来,希雷尔拉比已要言不繁地把全部犹太学问浓缩为一句话告诉了他:

“不要向别人要求自己也不愿意做的事情。”

当然,这里引的是译文,希雷尔拉比不会说中文,更不会使用孔子用的那种文言文,尽管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相隔并不远。但要是我们真的想把这句话译得“要言不繁”的话,显然,最好、最方便的莫过于直接借用孔子的那句话:“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两个古老民族的智者对各自文化作出了完全相同的界定,这并不奇怪。因为无论哪个民族,在人类生活的最本质特征上,都是同一的,民族文化的成熟、集体智慧的发达必然带来对其中真谛的同样的把握。

人类的生活都是社会生活。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最原初的关系,必定是一种互助互谅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又必定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之上。这种理解不管从理论上说可以有多少环节多少障碍,但在经验上,只要我们大家都是人,就可以从自身的趋乐避害的原始要求上,找到理解他人的前提。“己所不欲,毋施于人”,便是一条极便于掌握应用的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与人相处原则。

不过,这条原则毕竟还只是一条一般的原则,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如何恰如其分地掌握好分寸,还需要当事人体察特定情境中人际交往的微妙之处。在这一点上,犹太教典籍《塔木德》给出了一个极富教益的实例。(www.xing528.com)

一次,有位拉比要召集6个人开会商量一件事,便让人安排一下,去邀请6个人来。可是到了第二天,却来了7个人,其中肯定有1个人是不邀自来的,但拉比又不知道这第七个人究竟是哪一位。

于是,拉比只好对大家说:“如果有不请而来的人,请赶快回去吧。”

结果,7个人中最有名望的人,那个大家都知道他一定会受到邀请的人却站了起来,走了出去。

显而易见,这个人是在为他人背黑锅。他知道,七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没有受到邀请,但既然到了这里,再要自己承认资格不够,是一件令人难堪之事,尤其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为了保护这个人的自尊心,最好的办法不是一一对质证明自己出席会议的资格,而是干脆让他“混迹其中”,借匿名状况来保全他的面子。所以,那位有名望者的退让,可谓用心良苦。但能如此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采取相应行动,正体现了他的仁慈之心。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这则寓言首先弘扬的,就是“己所不欲,毋施于人”的道德精神。不过,这还只是第一层意思。

《塔木德》的使命本来就是为人们规定,在怎么样的具体情境中,碰到怎么样的具体问题,应当如何恰当而妥贴地遵循哪一些具体规范。上述事例也只是《塔木德》有意选择或人为设定的一个特殊情境及其对策。但就是从这一情境、其中的出场人物及其表现上,可以进一步看出犹太民族那种追求行为最大程度的合情合理的智慧。

走掉1个人,是解决上述窘境的基本方法。但究竟走掉谁,却大有讲究。即便有人为了保全他人的自尊心而主动离去,但要是他本身也处于可邀可不邀的临界状态,那么,他的主动离去很可能被别人,除了那个心照不宣的真正不邀自来者之外,认作是不邀自来者,从而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诸如“此人自以为了不起”之类的不出口的贬低。而这种虽然没有多大分量的“道德污名”,本不该落在他身上的。如果要求这样一个人主动离席,那是对他的不公正。

为此,《塔木德》特意安排了一个不可能背黑锅的人物出场:人人都知道他处于必邀之列,那么他的退场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一种高姿态。“污名”沾不到他身上去,相反,只会进一步增加他的声望。

从这里不难看出,《塔木德》追求的是一种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人人得利的结局,而不是将某种对个体有害无益的道德义务强加于“君子”(无贬义)身上。这种既顾及他人的利益,也顾及君子的利益的伦理安排,不仅本身极为道德,而且作为道义引导,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被引导者的委屈感,或者更严重些,反感,从而最有效地教化之。

设身处地地为道德典范们着想,将“己所不欲,毋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同等程度地施用于他们,使他们能保持一个人的全部水灵灵的内心体验,而不致于因为过分的要求和实质上的漠视,导致他们变为机器人身上的螺丝钉甚至伪君子,是真正表现出一个民族的道德智慧的神来之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