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式遵公馆旧址
唐式遵公馆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金汤街80号。坐落在渝中半岛腹心位置,因重庆山城特有的地势,坡度稍陡,南面为陡坎,北面为斜坡,周边均为小高层建筑。附近植物主要有黄桷树,多为人工栽培的园林绿化。此处为城市中心地带,南面紧靠自来水公司,东面邻金汤街,北面邻打枪坝自来水厂,西面邻领事巷。居民状况为教师、学生、一般城镇居民。产业状况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包括文化、教育、商业、电信、金融等。附近有渝中区人民政府、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放牛巷小学等。此地人居量密集,交通不便。
唐式遵公馆旧址
唐式遵公馆旧址坐西向东,偏南15度,为二楼一底砖木结构中西合璧式建筑,面阔19.3米,进深38米,通高15米,占地面积约73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歇山式屋顶,屋面为机制板瓦(现大面积换为小青瓦),砖柱砖墙,外墙为小青砖,基础为石作,室内为红木地板及门窗,内设壁炉。外立面三面拱形券廊,两翼飞檐走阁,造型别致,古朴典雅。因年久失修,屋面、屋架多处破损,局部墙体脱筋开裂,木楼板局部糟朽。
唐式遵(1884-1950),字子晋,四川省仁寿县人。1906年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弁目队,翌年入军事读习所。1908年入四川速成陆军学堂。1910年后随钟颖入藏、川,任连长、团长、师长及援鄂军第一路总指挥等。曾任川军刘湘部队第二十一军军长,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也是第一任重庆商埠督办。“七七”卢沟桥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唐式遵率部奋勇抗击日寇。曾自作诗一首以明志:“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1937年冬天一度统兵驻扎九华山。1942年8月住宿祗园禅寺期间,为激发全体将士和国人抗击日寇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出资派人在寺内一巨型石壁上镌刻“固我山河”四个大字。每个字边方长宽各约有1.4米,面积近2平方米,刻画深度有3厘米之多。1941年,唐式遵作为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跟随司令长官顾祝同参与了围攻新四军的皖南事变行动。1950年初,退踞台湾的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纠集残部,固守西康省西昌(现属四川省),妄图卷土重来。时任西南军政副长官兼四川省第一路游击总指挥唐式遵,决心跟随胡宗南负隅顽抗,被蒋介石委任为四川省政府主席。1950年3月25日晨,唐式遵率伍道垣、羊仁安、罗子舟(西康袍哥会首领)等少数官兵离开西昌,策划赴川南进行反共活动。队伍行至小山地区,被当地彝族武装配合解放军将其包围,在激战中唐式遵、罗子丹等被当场击毙。
唐式遵公馆内部一角(www.xing528.com)
唐式遵公馆修建于民国时期,系唐式遵夫妇长期生活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为重庆民盟市委和九三学社市委所在地,作为其共同的办公楼。2003年被渝中区人民政府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式遵公馆是一处宝贵的抗战文化遗产,反映了唐式遵在重庆的办公、生活情况,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政治背景及人文信息,是研究重庆抗战陪都文化的重要遗迹,对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有积极作用,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同时,唐式遵公馆既有中式楼宇的古朴,又有西洋公馆的气派,造型别致、古朴典雅。该建筑是重庆地区较具代表性的近现代建筑,对研究20世纪重庆建筑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前,唐式遵公馆旧址由重庆民盟市委和九三学社市委共同管理办公,隶属于重庆市委统战部,房屋产权为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对遗址立碑保护,并划定了保护范围。鉴于此,我们认为,今后对唐式遵公馆旧址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抓紧实施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投入专项资金对唐式遵公馆旧址进行全面修缮。
第二,增加文物征集和保护资金,向全国、全市征集跟唐式遵公馆有关的实物和文献。
第三,考虑到唐式遵公馆旧址目前的现状,下一阶段拟加强与业主单位的沟通、协调与合作。争取国家和地方的经费支持,根据保护规划方案,进行周边环境整治、文物本体保护(外观和内部修缮)等工作,力求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唐式遵公馆原有风貌。同时征集相关文物,将其开辟成与川军抗战有关的专题陈列场所,供广大民众参观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