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司马光的杰作《资治通鉴》及其政治影响

司马光的杰作《资治通鉴》及其政治影响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书籍深深吸引了小司马光,以后他能写出《资治通鉴》来,和这些书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从神宗即位到神宗去世前一年,司马光出任西京御史台,在洛阳继续编写《资治通鉴》,这个时期正好也是王安石搞变法维新的时期。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司马光把他的看法用历史资料表达出来,所以《资治通鉴》是为大地主大官僚说话的。

司马光的杰作《资治通鉴》及其政治影响

前面说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曾经提到一个变法的反对派司马光。司马光是个有名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个在历史方面很有成就的学者。他写过许多大部头的书,《资治通鉴》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部。

实际上,司马光和王安石在变法以前是挺要好的朋友。司马光为人很朴素,而且耿直,在仁宗的时候;京城里面他和王安石、韩维、吕公著四个人最合得来了。后来王安石搞变法,司马光却采取了反对的态度,那是因为他看到范仲淹的改革在大官僚的打击下失败了。

一次司马光为神宗起草诏书,趁机骂了一下王安石,把王安石气坏了。王安石知道诏书是司马光写的以后,心里恨极了,从此不再把他当朋友看待了。

司马光是陕州夏县(现在的山西省夏县)人,字君实。司马光的名有个来由,那是因为他的父亲司马池,在真宗时在光山做过县令,而司马光就是在那里出生的,因此名叫“光”。

传说司马光小时候特别聪明。在他7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捉迷藏,大家打闹着追来追去玩得很起劲。忽然,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院子里的大水缸里。那个水缸比小伙伴还高,他在水缸里挣扎,大声呼救。小伙伴们急得很,却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司马光跑到院墙下,从墙角里搬来一块大石头, “哐”的一下把水缸砸破了。于是小伙伴得救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司马光特别喜欢读历史书,五六岁的时候就能熟练地背诵《论语》、《孟子》了。7岁那年,他熟读了《左传》,并且经常讲给家里人听。《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徒弟的言行的书,《孟子》则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主张。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54年的历史。这些书籍深深吸引了小司马光,以后他能写出《资治通鉴》来,和这些书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由于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司马光在考中进士做了官以后,继续钻研历史。在长期的研究中,司马光发现中国的历史书虽然很多,但记载从远古一直到当代的历史的书却一本也没有。为了让人们完整地了解历史,司马光决定自己动手编写一部。司马光给这本书取了个名字叫《通志》,意思是从头到尾的历史。

过了几年,宋英宗召见司马光,问他编写得怎么样了。司马光回答说:“皇上,我已经编完了八卷《通志》,写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起(公元前403)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共195年的历史,请皇上看看吧。”(www.xing528.com)

英宗翻了一会儿《通志》,看了一些目录和章节内容,很高兴,鼓励司马光继续写下去,并且建议司马光可以找一些熟悉历史的人合作。

司马光听了英宗的指示,回去以后马上组织书局,请了刘放、刘絮、范祖禹等人,由他自己担任主编,其他人按朝代一人写一段历史。

不久,英宗病死,继位的神宗对《通志》的编写也很重视。神宗看到书里记载了不少前人的治国处事的经验,觉得十分有用,就建议司马光不如把《通志》改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高兴地答应了。这就是《资治通鉴》名字的由来。

从神宗即位到神宗去世前一年,司马光出任西京御史台,在洛阳继续编写《资治通鉴》,这个时期正好也是王安石搞变法维新的时期。和拥护变法的“新党”相反,司马光是“旧党”,他极力反对变法,认为祖宗的法规不可以改革,攻击王安石搞改革是为了夺取富人们的利益。他曾经对皇帝说:“我和王安石两个,就像冰块和火炭不能放在一起,冬天和夏天不可能同时出现一样。”就说明他和王安石的关系是极端对立的。

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司马光把他的看法用历史资料表达出来,所以《资治通鉴》是为大地主大官僚说话的。这本书花费了司马光几乎全部的精力和心血,他每天不分白天黑夜地写,常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他害怕自己睡得过了头,动手设计了一个圆木枕头,只要脑袋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到一边,把他惊醒。他把这个枕头叫做“警枕”,意思是防止自己睡得过久。司马光这种刻苦做学问的态度一直被后人所称赞,“警枕”的故事也就成了一个历史佳话。

《资治通鉴》的编写经历了英宗、神宗两代皇帝,前后共用了19年的时间。它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论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史实,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先后,编写了一部294卷的编年史(按年月日顺序记载历史的一种体裁)。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各个朝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状况,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和言语也作了记录。它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人们因此把司马光和写《史记》的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合在一起叫做“两司马”。

司马光很耿直,在写书时也是这样。他在《资治通鉴》里面,不仅赞扬了每个皇帝做了好事的一面,也指出了他们残酷镇压老百姓、迷信荒唐的一面。这部书参考了300多种参考书,并且作了认真的考证,具有很高的历史资料价值。因此,后来的历史学家研究宋代以前的历史,都喜欢把《资治通鉴》拿来作参考。总之,这部300多万字的书是继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之后的一部杰出的通史,不愧为我国文化遗产宝库里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