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裴秀:中国制图大师的绘图奇迹

裴秀:中国制图大师的绘图奇迹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晋武帝司马炎认为裴秀在绘制地图方面有研究,就任命他为司空,负责掌管地理图籍和建筑方面的事情。裴秀根据这些地图去进行实地考察,常常闹了许多笑话。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裴秀画了一张又一张的草图,最后终于绘制成《禹贡地域图》十八篇。更难得的是裴秀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还创立了一套绘制地图的理论,即“制图六体”。在裴秀以前,人们不知道用比例尺,绘制的地图常常大得惊人。

裴秀:中国制图大师的绘图奇迹

西晋初年,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文化教育事业也兴旺发达起来。当时在地理科学方面出现了一位擅长绘制地图的专门学者裴秀,他创立了一套绘制地图的理论,叫做“制图六体”。下面就讲讲裴秀绘制地图和创立制图理论的故事。

裴秀生于曹魏晚年的一个封建家庭里。因为是出身微贱的庶母(父亲的小老婆)所生,所以在家里没有什么地位,还常常受到嫡母(父亲的大老婆)宣氏的歧视。裴秀的叔父是个有声望的名士,家里来往的宾客很多。每次宴请客人,裴秀就被叫去端饭送菜,服侍客人。但是裴秀从小非常好学,聪明过人,八岁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加以态度纯真,言语行动很有礼貌,客人见到他,都很喜欢他,尊重他,临走的时候,还要去看看他。宣氏看到这些情况,对裴秀的态度也就逐渐改变了。

由于裴秀的人品出众,十多岁的时候,人们就已经称他为“后进领袖”了。那时候,“后进”两字的含义与今天不同,并不是指先进的反面,而是后来居上、后生可畏的意思。

裴秀年轻的时候曾在曹爽手下做过官,但是曹爽并不重视他,所以在司马氏集团跟曹氏集团的斗争中,裴秀站到了司马集团这一边。司马氏当政以后,裴秀积极地帮助司马氏治理国家,负责改定官制的工作。曹魏被推翻,西晋正式建立的时候,裴秀效法楚汉战争时期的萧何,接收了曹魏所收藏的地域图籍和赋税册子。晋武帝司马炎认为裴秀在绘制地图方面有研究,就任命他为司空,负责掌管地理图籍和建筑方面的事情。

我国古代在朝廷里设置掌管地理图籍的官,大概西周初年就已经有了。据说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就曾经叫掌管地理图籍的官员绘制了一幅洛邑图,献给周成王。从战国秦汉,能够绘制地图的人多起来了,特别是战国时代,两国之间发生割地让城的事情,首先就得把地图交出来。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秦王,就是假装去献地图,把匕首卷在地图里面的。可惜的是由于战乱的关系,古代的地图大部分散失了。只残留了几幅汉朝时候绘制的地图。晋朝以前,我国绘制地图的技术还很幼稚,没有什么科学的测量方法。因此,绘制出来的地图很粗略,不精确,与实际情况常常不相符合,既没有一定的比例,也没有标定方位,甚至连名山大川也没有完全标明出来。(www.xing528.com)

裴秀根据这些地图去进行实地考察,常常闹了许多笑话。譬如在地图上绘的是一小块地方;可是跑到实地去一看,那里竟是广阔无边的一大片平原,只是因为那里没有人居住,地图上就绘成了一小块。在地图上绘的是一大块地方,到实地去一看,原来那里很狭窄,只是因为那里住有很多人,地图上就把它绘成一大块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地理上的变化,在地图上没有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来。例如古代有一部叫做《禹贡》的地理书,上面记了许多山川地名,有许多地图就是照着这部书绘制的。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地名有了改变,有些地方整个村落搬家了,有些地方河流改道了,而地图上还是照《禹贡》的记载绘制,反映不出地理上的变化。裴秀觉得这是个大问题,给地方行政、赋税征收、以及商客行旅带来了许多不方便。于是他决定参考各种图籍,并且进行实地考察,绘制新的禹贡地域图。凡是古代有这个地名而后来已经没有了或改了名的,就根据它的变迁加上注解说明;对于值得怀疑而没有办法查对的地名,宁可让它空着而不随便绘上写上,免得造成错误。裴秀绘制西晋的地图的时候,对于原先吴、蜀两国所属的地方,仔细参考了对蜀对吴战争的记事。在这些记事中,对军队经过的地方,山高水深,关卡口隘,道路曲直等等,都记载得很详细,是绘制地图非常可靠的材料。裴秀还阅读了许多古籍图册,跑了许多地方,访问了许多老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裴秀画了一张又一张的草图,最后终于绘制成《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在这十八篇地图上,对古代的九州,西晋时候的十六州,以及郡国县邑的疆界和所属的乡村,古今地名的对照,水陆交通的路线等等,全都标写得清清楚楚。更难得的是裴秀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还创立了一套绘制地图的理论,即“制图六体”。

“制图六体”是1.分率,即今天我们所说的比例尺2.准望,即方位;3.道里,即路程距离;4.高下,即地势高低;5.方邪,即角度大小;6.迂直,即山脉、河流、道路的,曲直。这六个方面,都是今天我们在地图上和地理书上常常接触的基础知识,可是在当年要创立这些理论却是非常不容易的。其中特别应当提出来的是比例尺。在裴秀以前,人们不知道用比例尺,绘制的地图常常大得惊人。裴秀在参考古代地图时,发现有一张名叫《天下大图》的地图,是用八十匹绢连接起来绘成的。这样大的地图,要张开来看很不方便,必须找一块又宽广又平坦的地面才能铺得下,并且看的时候还必须在地图上爬来爬去,一点一点地看,地图的全貌根本看不清楚。裴秀为了改变这种笨拙的方法,才创制了分率,即比例尺。具体办法是以一分代表十里,一寸代表一百里的比例尺,把这张用八十匹绢绘成的地图大大缩小,改绘成了一张方丈图,仅仅用一丈见方的绢,就把天下的山川形势、名都大邑全都标志出来了。看这样的方丈图,人们不用把它摊在地面上,爬到上面去看,只要把图挂在墙上,就能一目了然,看得清清楚楚了。

裴秀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人,他以进取的勇气,刻苦的钻研,辛勤的劳动,创立了“制图六体”的理论,这样的发明创造实在非常了不起。有人把裴秀称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这个称号应该说是十分恰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