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历史遗产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历史遗产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代表了我国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创作。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由兴盛时期到逐渐瓦解和封建社会产生的历史面貌。《诗经》中的作品是按《风》、《雅》、《颂》三部分编排的。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历史遗产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作品305篇。它代表了我国从西周初期(公元前约11世纪)春秋末期(公元前五世纪)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创作。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由兴盛时期到逐渐瓦解和封建社会产生的历史面貌。

《诗经》中的作品是按《风》、《雅》、《颂》三部分编排的。由于〈诗经》都是古代的乐歌,所以《风》、《雅》、《颂》可能是音乐上的分类。《风》就是声调,《国风》就是地方乐歌。《雅》是正调,是宫廷的乐歌;《大雅》是古乐,《小雅》是新乐,《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大部分是民间歌谣。据说周朝设有采诗官,叫行人,每年到民间去采诗,把采来的诗献给乐官太师。这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是《诗经》的创作年代绵延了五百多年,产生的地区又很辽阔,但在形式上和音韵上却差不多是一致的。可以证明《诗经》的成书,确是经过加工整理。这种加工整理可能是乐官太师,也可能是配乐时经过乐工加工润饰。

除了民间歌谣外,《诗经》中还有统治阶级的作品。有些是公卿大夫歌功颂德的诗,也有些诗是出自下级官吏之手。至于祭祀、宴会、出征、狩猎用的乐歌,可能是巫、史一类专业职官制作的。

孔子曾经审定过《诗经》,他很重视学诗的作用。他强调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还把《诗经》列为主要科目教他的学生。到战国时《诗经》便列为儒家经典。汉初传授《诗经》的有鲁(鲁人申培)、齐(齐人辕固)、韩(燕人韩婴)三家,先后立为学官,后来都失传了。毛诗晚出,相传鲁人毛亨为《诗经》作传,传授赵人毛苌。封了东汉,毛诗独行,一直流传至今。

《诗经》里作品的创作年代,已无法确定,大致可分三期:西周前期(武王至孝王)、西周后期(夷王至平王东迁)和春秋时期(平王东迁至春秋末期)

西周前期的诗是研究周初社会的宝贵史料。以《七月》为例,这首诗描写的是劳动人民一年四季从事艰苦的劳动,从春耕到秋收,从养蚕到织布,还要去打猎、修房、凿冰、酿酒,劳动的成果全都献给了贵族们。可是自己吃的是瓠瓜苦菜。冬天到了,哀叹“无衣无褐”。直到年终腊尽,只得把破烂不堪的茅屋用泥土堵堵大大小小的鼠洞,糊糊透风的门窗,一家大小好在那里避避寒风,度过残年。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因此产生了不少指责现实,反映丧乱的诗歌。如《大雅·桑柔》反映出了在动乱之中人民饱尝死丧离散之苦。《小雅》中的《正月》和《山》则更加尖锐地指出社会上严重存在着贫富悬殊和苦乐不均的不合理现象。

周宣王时曾多次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更是非常深重。如《小雅·采薇》最后一章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www.xing528.com)

诗中描写士兵们自春天踏上征途,到回来的时候已经是雨雪纷飞的季节了。一路上挨饿受冻,有谁知道他们内心的悲苦啊!借景抒情,凄楚动人。这对那些歌颂“武功”的诗篇恰是无情的讽刺。

但是,人民反对的只是统治阶级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对于反对侵略、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则是慷慨从戎,英勇不屈的。如《秦风·无衣》,写与西戎作战时,战士们发扬了互助友爱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

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大动乱之中,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日益深重,因此,人民的反抗和斗争也就更加尖锐、更加激烈。如《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这是伐木的人们对那些坐享其成,不劳而食的贵族们发出愤怒的谴责和抗议。质问他们不种田反而收取几百捆的庄稼,不打猎;反而猪獾挂满了庭院。表露了人们对于社会的不平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硕鼠》中这种感情表现更为强烈。

诗歌来源于生活,有些歌谣是在劳动中产生,而又服务于劳动。如《周南·芣莒》

“采采芣莒,薄言采之。采采芣莒,薄言有之。采采芣莒,薄言掇之。采采芣莒,薄言捋之。采采芣莒,薄言袺之。采采芣莒,薄言撷之。”

这是妇女们在采集车前子时边歌唱边劳动的一首歌曲。

还有写爱情婚姻的作品,在《国风》里占了很大的比重。

诗要用形象思维,因而要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在《诗经》里大量使用。“赋”是直接叙述事物或表达情感。如《豳风》中的《七月》、《小雅》中的《采薇》,都是用赋的手法,把事物写得细致生动,形象鲜明,情景交融,深刻感人。“比”是比喻,如《魏风·硕鼠》用大田鼠来比喻贪婪无厌的贵族。“兴”是发端,就是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先用景物引出全诗吟咏抒发的内容。起兴的诗句,可以和诗的内容相关联,也可以没有关联。如《周南桃夭》,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来象征新婚女子,象盛开的桃花一样鲜艳美丽,等等。

《诗经》在语言方面,为了通俗易懂,形象鲜明,大量地使用了双声词、叠韵词和重叠词。至于词句,以四言为主,也间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的,还有其他句式。押韵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灵活运用。为了表达充沛的思想感情,加强抒情的效果,很多诗篇采用了章节重复的表现形式。

《诗经》中的诗篇从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对汉、魏、唐、宋以来的民间歌谣和诗人的创作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至于它的丰富简练、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形式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一直为后人沿用模仿,传诵不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