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盛况。“百家”是表示著名的思想家很多。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存在着极为错综复杂的关系。各家之间,互相驳难,既有思想交锋,又有思想融合,因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那种把“百家争鸣”曲解为儒法之争,或以儒家及其同盟军为一个阵营和以法家及其同盟军为另一个阵营之争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还有相互影响的一方面。

“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

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形成的时期,战国封建社会的开端。春秋战国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革,阶级关系有很大的变动。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盛况。“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其著作。“百家”是表示著名的思想家很多。主要的有老子孔子墨子杨朱、许行、商鞅申不害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惠施、公孙龙、田骈、慎到、宋钘、尹文、关尹、邹衍、张仪、苏秦吕不韦孙武吴起孙膑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在思想战线上,反映出群星灿烂的各种不同流派的学说,互相争辩的异常活跃局面。

关于对“诸子百家”的论述,战国时期的《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记载。过去的历史学家,如西汉初期司马迁父亲司马谈认为:“诸子百家”主要是指“阴阳”、“儒”、“墨”、“法”;“名”、“道”六家。西汉末年的刘歆和东汉班固却认为“诸子百家”主要是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应该指出,这些划分并不全面。比如,在孟子看来,杨朱学派在当时学术界的影响不小,与墨家常常相提并论,应该是独立的一家。杨朱与老子、庄子很不相同,并非道家,所代表的阶级立场更不一样。按“六家”或“十家”的说法,根本容纳不了。后来研究先秦思想史的人们,往往按“六家”或“十家”的框框来套,因而把杨朱归入道家,甚至说成是道家的始祖。这是不合适的。还有,兵家在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军事史和哲学史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在《吕氏春秋》里已经提到兵家孙膑。现在看来,应该把兵家单列为一“家”。

还应指出,一家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他们之中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战国时期重要的儒家学派,就分为孟、荀两家。不论是孟派荀派,都不是简单的继承孔子,而是各有发展。孟子固然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加进了许多新的内容。即使对孔子的礼治思想中加进了法治思想的荀子,其主要思想,仍承袭孔子,不失为儒家大师。可见,同是儒家,变化很大。道家中也有同类情况,稷下学派的宋钘、尹文的思想,和老子、庄子的思想,也有很大变化。如果以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作标准来分析“诸子百家”,就会发现:同属一“家”的人,在哲学上却分属不同的哲学阵营,相反,分属两“家”的思想家,在哲学上却属同一阵营。比如,孟子和荀子同是儒家,孟子哲学,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而荀子哲学则是唯物主义的。又比如,老、庄与稷下学派的宋钘、尹文同属道家,但老、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而宋钘、尹文的哲学是唯物主义的。

虽然如此,司马谈、刘歆等、从每“家”的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来分类的做法,给先秦思想家的划分标准和先秦思想史的研究工作,还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所以它被后世一直沿用下来。

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存在着极为错综复杂的关系。各家之间,互相驳难,既有思想交锋,又有思想融合,因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那种把“百家争鸣”曲解为儒法之争,或以儒家及其同盟军为一个阵营和以法家及其同盟军为另一个阵营之争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当时“诸子百家”不是每一家代表一个阶级,更不是凡属儒家就代表奴隶主阶级,也不是凡属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就是法家。历史的事实是,在当时的意识形态领域里,从“诸子百家”学术发展的源流看,在春秋战国各阶段,因阶级斗争形势不同,斗争的中心也有所不同。在春秋末期,主要是儒、墨显学的对立和斗争。在战国早、中期,则出现了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战国早期,在齐国稷下,以黄老之学为主的稷下学派发展起来,但在当时道家势力并不大。只是到了战国中期比孟子稍晚的庄子的出现,才把老子学说加以发展,使道家有较大的起色。当时的早期法家李悝、吴起、商鞅等,主要是在政治经济领域从事变法改革,他们对儒家思想的斗争不是没有,但理论并不完整,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所占的地位并不重要。因此,孟子主要论辫的对手是杨、墨两家。到了战国后期,韩非总结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才使法家的理论趋于完善。法家对儒家比较系统的批判是从韩非才开始的。可以说在这时的儒法斗争才具有相当的规模。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在“百家争鸣”过程中有过儒、墨之争,儒、法之争,儒、道之争等等,他们的观点互相对立,进行激烈的辩难。但这只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方面。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还有相互影响的一方面。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是说,各家主张虽然各不一致,相互如水火一样不相容;但是并非毫无关系,往往是相灭又相生,相反又相成。在学术发展过程中往往互相补充。比如,老子首先提出“道”这个抽象概念,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这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片面地强调了抽象思维的作用。墨子在认识论上特别强调经验,即重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克服了老子哲学强调抽象思维的片面性。荀子吸取了墨子重视感性认识的长处,建立了他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同时又吸取了宋钘、尹文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给理性认识以一定的地位。因而荀子的认识论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一步。又比如,老子强调天道无为,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儒家纠正了老子这一弱点,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孟子又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荀子批判。了孟子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吸取了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合理部分,继承了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形成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在“百家争鸣”中各家的相互影响,还表现在思想资料的继承关系上,并不局限于某家只继承某家,而是各家之间互相吸取营养。比如,法家韩非批判继承了老子的一些思想资料,他作《解老》、《喻老》两篇,把老子的唯心主义的“道”,改造为唯物主义的“道”,吸收到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中去。又比如,荀子本是儒家,但他改造了儒家的“礼”,给“礼”赋予“法”的内容,以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而著名的法家韩非、李斯都是儒家荀子的学生。可见,儒法两家并非壁垒森严;处于绝对斗争之中。历史的事实倒是与此相反,儒法两家逐渐合流。这种趋势是从荀子开始的。所谓“荀、孟之争”,并不是儒法斗争,而是儒家内部的派别之争,是荀子对孟子思想的批判改造。这种批判改造正是儒法合流的先声。因此,荀子是儒法合流的关键人物,也是开始总结“诸子百家”的第一人。韩非对儒家的批判也不是什么两条路线的斗争,因为他不仅批判儒家,同时也批判墨家、杨朱学派和道家等,这是在荀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诸子百家。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韩非完成了法家理论的系统化,成为先秦法家集大成的人物。(www.xing528.com)

到了战国晚期,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使“诸子百家”融合在一起。这是政治上由封建割据走上全国统一的趋势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反映。

“百家争鸣”是怎样形成的呢?

春秋中后期,随着奴隶制的土地制度的破坏,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到战国时期,这两个阶级,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两大对抗阶级。但是,奴隶主阶级还存在,大量官私奴隶仍然存在。个体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城镇有相当大的数量。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过去的“官学”变成私学,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多起来。他们分属各阶级各阶层,这时以“学者”身分出现,对于各种学术问题,天文、地理、数学物理争论不休。对于政治制度,更是各有主张,而争论不已。“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就是由春秋战国叶期复杂的阶级状况决定的。

春秋中后期,周天子地位衰落;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先后夺取了政权,但处于封建割据的状况。统一的封建政权还没有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而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由于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本身政权还不巩固,他们的思想当然还没有能成为统治思想。这就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使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各阶级的思想家,都能够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还有,战国时期“养士”的风气很盛,如齐国在齐威王、齐宣王时,在都城近郊的稷下专门开辟了供“文学游说之士”“不治而议论”的学宫。后来的大贵族“四公子”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养士”多达几千人。这对“百家争鸣”起了促进作用。

“百家争鸣”局面随着秦统一六国;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也就相应地基本结束了。

总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有重要作用。它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