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积跬步 终至千里
语文教师 尹华丹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把教学工作的各个细节做好,这样我们的教学之路才能越走越远。关注学生存在的差异就是其中的一个细节,是我们要积累的跬步。
个别差异指人的心理上的差异,即个体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心理特点方面的差异。学生差异,既有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有学生个体内的差异;既可能有非习得性差异,而更多的是习得性差异。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怎样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进行教学改革,促进每个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是教师必须关心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是指心理方面的差异,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在学生进入九年级的时候,我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它充分显现出学生在对待学习上的个别差异。有一天中午,我赶在学生下课之前早早吃了午饭,等学生放学之后,我走进教室,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一个隐蔽的位置,看起了书,等待学生的归来。过了大概20分钟,学生们三三两两的进入教室。他们非常奇怪地看着我,我平静地说,我钥匙忘带了,只好坐在教室里。同学们一下就释然了,各做各的事,当然有我在,大多数同学开始做起了作业,教室里十分安静。但我观察的不是这个,而是每位同学进教室的第一状态(没看见我之前的)。我开始慢慢记录:有同学进教室,手里还拿着零食;有同学进教室还在大声地笑着、说着,没有顾及其余同学的感受;有同学手里拿着刚刚买的鬼故事;有同学正在庆幸今天出去打游戏,老师没有发现;也有的同学还在边走边讨论今天的数学题,安静地走进教室做起了作业,根本没有察觉到我的存在。晚上,我又做了相同的事情,学生们进教室的第一反应就是往教室的最后一排望去,效果就没有中午的那么好,但我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了。我从他们进教室的第一状态看出了他们最近学习的状态和他们之间的差异。
之后的学习中,我就采用了“三式结合”的教学形式。即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在小组教学中,我又采用了“小组合学”、“小组帮学”、“小组评改”、“分组竞赛”等形式,使同学们都很快适应了初三的学习生活,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时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也很融洽。自然我们的课堂就更加的健康和谐了。
从这次调查中,我深深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样的教育方式,可能对有的同学就管用,对有的学生就适得其反。要让每位学生在学校里都得到发展,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关注细节,对细节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这样才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有成效。同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不是坏事、不是包袱,而是资源。学生现在的差异,就是未来的人才资源差异。正是因为有学生的差异,才会有多种多样的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各种各样人才的需求;没有个性差异,就很难有创新人才。(www.xing528.com)
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指出,儿童之所以会变成“差生”,是因为教师没有找到适应他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没有创造使他的个性得到发展、完善的必要条件。
除此而外,还有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初三下学期的一天,有个女生拿着医务室老师开的证明和药,到我的办公室请假,要求回寝室休息,因为当时的工作比较忙,我也没有多想就同意了。但过了一会儿,我就觉得不对劲了,当时那个同学的精神状态特别低落,好像不完全是因为生病。想到这里,我马上放下手里的工作,赶到寝室一看,孩子正在寝室里面伤心地哭着。看到我的到来,孩子有些吃惊,但又好像看到亲人一样的感觉,我走过去,轻轻地拍着学生的肩膀。慢慢的,孩子说出了自己的情况,她的父母都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特别高,希望她能考一个重点高中,到时候才能考一个重点大学。每个星期回家,父母就总是说这样的话。可越临近中考,她越觉得没有把握,心理的压力特别大。这个周末回家,父母又谈到这个事情,最后谈得十分不愉快,她和父母大吵一架就跑了出来。接下来,我及时地和她进行了沟通,教她要对生活、对学习有充分的信心,父母的心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更希望她做一个健康的、快乐的孩子。最后我答应和她的父母进行交流,当她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一起想办法解决。终于,孩子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又再一次鼓起信心,走进了课堂,开始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长、老师和学生自己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中考,她顺利考上了高中。
我教的一群孩子都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叛逆、固执,可又是最脆弱和不堪一击的,有人曾对我说:“你的一个眼神都有可能伤害到一个孩子的心。”老子也曾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以,要做一个好的老师,你必须多关注细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包括学习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差异。这样你才能走到他们中间去,走近他们的内心。
所以,就一个语文老师而言,我们在教育思想上一要承认差异;二要认为差异是资源;三要尊重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权利。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因为只有细节才能成就伟大,只有细节才能成就健康和谐课堂的梦想!善积跬步,终至千里!
2.黄志林.教改主张.上海教育,19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