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学生学会倾听”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课堂上学生发言多了;学生的被动接受少了,主动学习多了。但是,一个不可避的问题仍然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有点乱,多数学生只顾着“抢先发言”,而忽视了教师精辟的评讲,忽视了其他同学的精彩发言。很多学生根本不会去认真倾听别人讲什么,只关注自己的问题和兴趣。
(镜头一)
老师:根据我们刚才研读的这些情节可以看出信客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学生纷纷高举手)我!我!……
学生:老师叫我!叫我!叫我!……
(课堂上热闹非凡。有的学生站了起来,有的学生甚至把手举到了我的眼皮跟前)
老师:下面请×××说!(我不得不提高嗓音,加大音量)(www.xing528.com)
(下面传来一片唏嘘声。有的学生开始与同位或前后位的同学讲话,有的学生开始用铅笔扎橡皮,有的玩起了别的学具,还有的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还愤愤道:咋不叫我嘛,嗯……很少有学生注意听发言的同学说了什么。)
(镜头二)
学生:我认为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作用是……(这位学生天生的大舌头)
学生:话都说不清楚,作用是,作用是……(班上一调皮的学生怪腔怪调地学发言的同学讲话,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学生:老师,我来,我来。边举手,边喊着说出了答案,使得发言的同学尴尬地坐了下去。
(镜头三)
我在上都德《最后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个可怜的人?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可能他表达上有点障碍,答得不是很清楚,其他学生便不耐烦了,立刻开始插嘴“错了,错了,让我来,让我来!”四周更有嘘声一片,答题的学生不免尴尬。好不容易开始继续答疑,还没等老师把这个问题解决,那边的一个学生急着举手,站起来就提了另一个新问题。本来老师是请同学们继续帮助解答,谁知这学生举手要发言,并不是来释疑的,而是只顾提他自己的问题。就这样使得发言没有延续性,从而使教师的点拨也未能有效地实施,很多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总是不能有效地提高。为什么会这样呢?课后我做了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