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析我国当前就业矛盾:供大于求的挑战与机遇

解析我国当前就业矛盾:供大于求的挑战与机遇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我国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必将大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非国有经济迅速崛起,非国有单位接收毕业生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十六大明确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改善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解析我国当前就业矛盾:供大于求的挑战与机遇

小资料: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矛盾

就业问题,各国都有,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就业问题就更加复杂。

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以及素质不相适应。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数量急速攀升。因此,我国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

就高校毕业生来讲,数量大幅度上升,就业压力持续增长。2003年高校毕业生为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今后几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持续上升。

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增加上,而且表现在2002年增加的人数主要是1999年扩招的大专生,2003年则是1999年扩招的本科生。本科学生和专科学生就业期望和心理准备是不同的;本科生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是不同的。(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利方面。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将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DP增长率将继续保持在7%~8%左右。这一速度将对就业产生强有力的拉动,使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达到700~800万个,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基本的就业空间。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必将大发展。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7.7%,发达国家一般在60%以上,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等国也已经达到50%,一般来说,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达85万个。因而我国第三产业拉动就业的潜力很大,吸纳毕业生的作用将日益显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非国有经济迅速崛起,非国有单位接收毕业生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非公有制经济将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十六大明确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改善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十六大还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而人才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和核心。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刚刚达到15%,1997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水平已达61.1%,世界平均水平为17.8%。2000年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而1998年OECD国家对应指标的平均值为80%和26%。1998年我国从事科研的人数,每万名劳动力中仅为8.4人,而同期日本为80人,美国为74人。事实说明,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广大高校毕业生是人力资源中的优质资源和社会就业人群中的优势群体,只要政府、学校、社会都重视起来,深入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