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虽然我们对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全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将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参与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也逐步加强。
1.就业形势长期紧张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我国整个就业形势将在较长时期内面临非常紧张的局面。可以预计,专科层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在短期内很难得到好转,而且,这种矛盾和冲突将随着成人高等教育层次的不断提高而进一步加剧。因此,不断调整高等教育本身的类型结构,将成为高等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任务。
2.毕业生增多,供需矛盾突出
2002年是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后学生毕业的第一年,预计将有145万学生毕业,其中专科生增幅最大,达39.8%。供需矛盾和结构矛盾都比较突出。
2001年,高校毕业生共有115万人,截至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超过80%,研究生超过95%,专科生达到40%。2003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就要严峻得多。2002年的145万名毕业生中,其中研究生8.8万,本科生63.6万,专科生72.7万。专科生增幅最大,增幅达39.8%。在社会需求与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毕业生供给大幅度增加,而且专科生增幅最大,供需矛盾和结构矛盾都比较突出。
从长远看,今后几年这种增幅会更大,2003年将有212万毕业生,2004年将超过250万人,也就是说,今后几年高校毕业生都在200万人以上。因此,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压力仍然很大。
3.各学科毕业生就业有何特点(www.xing528.com)
2000年在207所高校的10个一级学科(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中,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呈现出一种非常不平衡的特点。其中,毕业生数量最多的是工学,占整个毕业生总数的50.4%;居第二位的是经济学,占17.91%;另外三个毕业生过万名的学科是法学、文学和理学,而毕业生最少的是哲学,只有480人。下表可以看出各学科2000年的初次就业率:
表一
2000年我国高校各学科毕业生数量的这种结构特征以及初次就业率状况,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特征呈现出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我国整个社会经济正在从一种比较传统的、以大工业特别是以第二产业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形态,逐步转向以知识产业、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或第三产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经济形态。这种形态虽未完全在我国形成,但也开始在社会经济改革和快速发展中逐渐出现。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这种学科规模结构,显然更多地具有传统工业经济的特点,目前工科毕业生较高的就业率是适应了未完全转型的经济形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逐步到位,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高校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并在招生规模和结构上进行调整。
经济学科毕业生的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整体上让人亦喜亦忧。经济学科毕业生数量在总数量中占有较大比例,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其初次就业率低于平均就业率,就业形势并不理想。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在财经类82个专业中,有初次就业率达到96%至100%的资产评估、物流管理、财政税收等专业,也有初次就业率在30%甚至0的物业管理、社会保险、国际商务等专业,不同专业之间就业形势差异很大。究其原因,一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紧密的财经专业设置与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类型、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等方面已大大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财经专业毕业生的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结构不平衡。近年来,许多高校盲目追逐热门专业,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保险、会计等专业设置趋同已造成沉重的后果。1997年全国1032所普通高校中有488所设置有会计专业,在校生高达58万,占全体在校生的近1/10。而在2000年初次就业率为30~50%的就业困难专业中,就包括会计、财务会计、工业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5个专业。经济学科如何适应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两个转变”进行深入的改革和调整,适应加入WTO后带来的经济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化以及非国有经济发展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应该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和工作。
教育学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平均就业率,主要是教育学类21个专业之间毕业生就业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超过60%的专业就业形势比较好,而存在就业危机、就业困难或有一定压力的专业达到近40%,约占毕业生的55%,这主要集中在与体育相关的专业。而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管理、教育技术等专业毕业生都处于供不应求。
农学(实际上应包括农林学科)本来是我国目前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非常重要的领域,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很迫切,但其毕业生就业形势却不尽人意。农科专业存在就业危机的占将近1/4,而供求基本平衡的只有10%(见表一)。影响农学毕业生就业除一些专业设置过于狭窄等自身问题外,还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我国目前仍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影响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农学毕业生就业的根本原因。要解决农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保障,消除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各种差距,为高等学校毕业生和农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否则,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出现比较大的矛盾和冲突。其二,过去农学所培养的往往是适应农村建设和发展需要的人才,但在城市化已成为国家“十五”规划的一个基本发展战略的今天,农学必须及时调整学科和专业方向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为现代化农村培养人才,更要适应城市化过程中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和模式对人才的需求,才能为农学毕业生发挥其才干和能力创造更广阔的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