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税收和其他收入的不同形式:罚款和没收

税收和其他收入的不同形式:罚款和没收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罚款、没收则主要是为了制止某种违法行为的发生而做出的经济处理。

二、税收与其他主要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

(一)税收与利润上缴的区别

利润上缴是国家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对占有支配使用生产资料的国有企业取得收入的分配形式。税收和利润上缴均是社会主义国家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的两种基本形式,虽然它们都是以国家为征收主体,但国家的身份却不相同,作为税收主体的国家是公共事务执行者,而作为利润上缴主体的国家是生产资料所有者。

1.适用范围和依据不同

税收分配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是以国家的法律为依据的。所以,税收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所有制企业普遍适用。国家不仅可以向国有企业征税,也可以对不同所有者的单位和个人征税。而利润上缴是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国有企业纯收入分配的,它只适用于国有企业,不包括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更不包括个人。

2.强制程度不同

税收分配具有法律强制的特点,任何一个纳税人,只要产生了应税收入,发生了应税行为,就要依法纳税。如不按期、足额缴税,则要加收滞纳金或罚款,利润上缴尽管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强制因素,但其约束力远不如税收那么强。

3.分配顺序不同

税收分配的社会产品对部分企业只是剩余产品,对整个社会则是必要产品。利润上缴所代表的社会产品,无论对于生产资料占有者,还是对于生产资料所有者,均属于剩余产品。因此,税收分配应先于利润上缴分配。

4.收入的规范性不同

税收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标准进行征收的,收入方面具有明显的规范性特征。如对流转额的征税,就能稳妥可靠地取得收入。而利润上缴,是以企业实现的利润为上缴依据,实现多的多缴,少的少缴,无利和亏损的不缴,国家有时还根据需要进行上缴数额的调整。因此,上缴收入要固定下来是很难做到的。

(二)税收与国家信用的区别

国家信用是国家借债的一种信用形式。主要形式有国家发行公债和向国外借款。马克思说:“借债使政府在开销额外支出时,无须立即使纳税人感到负担,但结果总是由加税来弥补。”[13]所以,公债曾被马克思称作“税收的预征”。

税收与国家信用有以下区别:

(1)税收是以国家执行公共事务为依据,是一种分配形式。而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作为债务人所形成的契约关系为依据,是一种信用形式。

(2)税收是一种强制征收,依法办事、依率计征,不以纳税人的意愿为转移。而国家信用是一种信用关系,其发行和认购双方,在法律上是完全平等的,强行推销公债是违反信用原则的。

(3)税收分配所形成的收入不存在偿还问题,为国家永久占有,但公债等国家信用形式所形成的收入必须按期归还,并支付相应的利息。

(三)税收与规费的区别

规费是指在国家经济活动中,由于相互交换劳务或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使用国家某些权利而向受益者收取的费用。规费的种类很多,包括行政规费、司法规费、事业规费和工程规费等。

税收与规费都是以国家的公共事务为征收依据,并按预先规定的标准征收。二者的区别在于:

(1)代表国家的各级税务机关、海关收取的一般是税;由经济部门和一些事业单位收取的一般是费。

(2)税收具有无偿性;规费是国家向受益者收取的一种代价,是等价有偿的。

(3)税收收入由国家统一支配,通过预算支出,用于全社会各个方面的需要,一般不采用专款专用的原则;而规费多用于满足单位的本身业务支出需要,一般都是自收自支,具有专款专用特点。(www.xing528.com)

(四)税收与罚没的区别

罚没是单位或个人因违反国家和部门的法律或规章制度而受到的一次性的经济制裁。罚款和没收同样可以取得一定的财政收入,也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罚款和没收虽也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特征,但内容和性质上与税收有一定的差别。国家征税的目的主要在于筹集必要的资金,而不是对纳税人的惩罚。罚款、没收则主要是为了制止某种违法行为的发生而做出的经济处理。国家对违法行为不能采用征税办法来解决,否则就等于从税法上承认了违法行为,使违法行为合法化。同时,罚没不具有税收固定性特征。由于罚没是对被处罚人的一次性处分,不存在固定连续取得收入的特性,在取得财政收入上缺乏稳妥和可靠的保证。所以,罚没不能作为取得财政收入的经常性手段或主要手段。但是,罚没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它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具有税收不具备的独特作用。

关键术语

税收 税收形式特征 公共需要 初税亩 利润上缴 国家信用 规费

罚没 现代直接税 国家需要说 税收三性

思考练习题

1.政府为什么要征税?老百姓为什么要纳税?

2.为什么说税收是政府筹集资金的最佳方式?

【注释】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商务印书馆,1974.383

[2]邓子基.比较财政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177

[3]The American Dictionary of Economics,Facts on Fi1e Ine.1983.311

[4]邓子基.比较财政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177

[5]王亘坚.财会知识手册.天津科技出版社,1983.53

[6]王诚尧.国家税收.第二次修订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9

[7]税收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5

[8]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词典.人民出版社,1981.131

[9]谢秋朝等.公共财政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306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170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9~10

[12]马国强.税收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26~27

[1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8.9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