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家电工业:从缓慢发展到快速崛起的历程

中国家电工业:从缓慢发展到快速崛起的历程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家电工业虽然开始了新的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其发展速度十分缓慢,不仅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产量小,而且品种少,许多产品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的家电工业抓住产业国际转移的历史机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3]上述因素都对中国家电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中国家电工业:从缓慢发展到快速崛起的历程

自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家电工业虽然开始了新的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其发展速度十分缓慢,不仅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产量小,而且品种少,许多产品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在这30年里,家电工业始终没有形成规模,处于初创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的家电工业抓住产业国际转移的历史机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1978~1990年,家电工业通过技术引进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高起点发展;同时,通过深化改革,在体制、机制上为自身的发展增加了动力和活力;经过激烈的竞争,中国家电工业仅用20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工业发达国家4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进入21世纪,中国家电工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张,产业国际化稳步推进,已经成为国际家电产业分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世界家电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回顾中国家电工业的发展历程,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按照市场化、国际化、规模化的规律运作,坚持以技术创新带动行业的发展,坚持强化品牌、服务意识,树立良好声誉,对促进中国家电工业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中国家电工业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定点生产到有序竞争,从全面引进到自主开发,从小型分散生产到集中大规模生产,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巨大变化。目前,家电工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品种日趋齐全,一批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企业在国际市场确立了品牌和地位,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家电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1.改革开放以前的家电工业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家电工业发展水平极低。1949年,全国仅生产电风扇2万台、电熨斗7万个、收音机0.4万台。新中国成立以后,家电工业开始了新的发展,家电企业在各地相继建立,1965年时达到140家。同时,家电产品的研制也取得很大进展,到1965年,全国已先后仿制和试制出双桶洗衣机、窗式空调器、电饭锅吸尘器和电冰箱等产品。[1]但是,在1949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30年里,中国家电工业的发展步伐十分缓慢。不仅家电产品的品种少,而且产量也非常低,在当时国际上已经开始普及的家电产品中,许多产品一直处于空白状态。截至1978年,中国仅能生产电冰箱、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房间空调器、吸尘器、录音机、收音机和电熨斗等少数家电产品。其中,电冰箱从1956年开始生产,当年的产量为300台,到1978年时,年产量也仅达到2.8万台;电视机从1958年开始生产,当年的产量为200台,到1978年时,年产量仅达到51.73万台;录音机从1957年开始生产,当年的产量为1100台,到1978年时,其年产量仅为4.73万台。家用洗衣机、房间空调器和吸尘器从1978年开始生产,当年的产量分别为400台、200台和4136台。电风扇、电熨斗和收音机虽然早在1949年便开始生产,但是到1978年时,这种大众化的小家电产品,产量仍然很小,电风扇和收音机的产量分别仅达到137.8万台和1167.7万台(见表29-1)。

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国家电工业之所以发展非常缓慢,主要是受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的影响: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自“一五”开始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轻工业的发展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在轻重工业两大工业部门中,家用电器属于轻工业范畴,在满足人民群众“吃、穿、用”的排序当中,是排在最后的,这使其发展在轻工业产品当中也遭受冷遇。1965年,全国共有家电企业140家,而到1971年时,全国的家电企业数量下降为72家。[2]二是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对外经济联系很少,而且当时为数不多的技术引进项目基本上都集中在重化工业领域,家用电器作为轻工业中尚未得到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技术基础非常薄弱,加之中国的重工业长期自我发展,对轻工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装备和原材料等都支持不力,从而导致家用电器的研制和生产缺乏基础条件。三是在改革开放以前,电子工业管理体制是按照为国防建设服务的要求建立起来的,电子产品一直归口于军工部门管理,多年来民用电子消费品的研制和生产始终没有纳入军工部门的计划,以致家用电器当中电子类产品的发展受到掣肘。四是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家电工业的发展由于原材料、能源供应紧张等原因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限制。加之30年以前,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必需品以外的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家用电器在当时还属于“奢侈品”,很少进入中低收入群体的家庭。据统计,1978年,在平均每百人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中,电风扇、电视机和录音机的拥有量分别仅为1台、0.3台和0.2台。[3]上述因素都对中国家电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表29-1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家用电器产品产量

注:①1978年及以前的指标是“主要电冰箱厂的电冰箱”,1979年起才有家用电冰箱的统计数字。②电风扇缺少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949年、1957年的数字来源于:《50年辉煌成就回眸——蓬勃发展的我国家电业》,《福州日报》(电子版)1999年9月23日。③自1971年起电视机产量中包括了彩色电视,当年的彩色电视机产量为0.02万台,1977年、1978年的彩色电视机产量分别为0.25万台和0.38万台。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第49~51页。

总的来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间,中国的家用电器产品生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落后。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工业发展走的是一条以自力更生为主的道路,家电工业的发展也主要靠自主研发,第一台电冰箱、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器等,都是自主开发的,但是这些产品进入生产阶段,在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性能和质量等方面和同期家电工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工业发达国家产品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二是品种少,产量低,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从表29-1可以看出,在1978年以前,全国生产的家用电器产品只有少数几种。由于在此期间中国根本没有家用电器的生产线,以致仅有的几种家电产品的产量都非常低,电冰箱生产了20多年,产量也仅有2万多台,完全达不到现代化大生产的经济规模要求。三是家用电器产品较少进入家庭,主要由单位消费。在此期间,除一些小家电外,绝大多数家用电器产品实际上没有进入家庭,在1978年以前生产的家电产品中,电冰箱、电视机和录音机的主要消费者是机关、工厂、医院、宾馆等,能够进入城乡普通老百姓家庭的只有电风扇、收音机、电饭锅和电熨斗。这些特点说明,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间,家用电器产品生产主要是满足单位消费和居民中的高收入群体。从以上特点来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家电工业是处于初创阶段。

2.家电工业的形成和高速发展

中国家电工业的形成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结果。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下决心调整农轻重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大力发展与改善普通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类产品。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家电工业的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从多方面为家电工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1)从政策上对家电工业的发展给予全力支持。1979年9月,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决定对轻工业开始实行“六个优先”的政策。[4]1981年,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进一步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必须把着重发展消费品工业放到重要地位”的工作方针。为此,“能源和物资的供应,贷款投资的分配,科学技术力量的分配和科研课题的选定,以及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引进,都应该注意保证消费品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5]为了促进家电行业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扩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转拨部分重工业的闲置厂房和设备、率先推行“拨改贷”政策和增加贷款额度等多项具体措施。[6]这些方针政策、措施的实施,对于促进家电工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全面引进,高起点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家电工业的基础非常薄弱,在全国也找不到一条现代化的生产线。基于这种现状,高起点引进并在引进的基础上进一步消化、吸收、再创新,走现代化工业发展之路,成为中国家电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外开放,为中国家电工业开展技术引进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促进家电工业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在改革开放初期就确定了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的行业发展策略。1978年,为了支持家电行业的发展,国家计委将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房间空调器、吸尘器和电熨斗等6种产品列入国家和部管计划,并将国内尚不能生产的家用电器零配件和原材料统一列入进口计划,解决了生产家电所需重要零部件的配套问题。同年,轻工业部组织了第一个家电考察团,赴日本学习家电生产经验并选购了一些家电样品供国内企业学习参考。尽管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外汇非常紧缺,但为了支持家电行业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每年都划拨大量的外汇用于家电行业的技术引进。[7]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中央各部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先后从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引进了几十条彩电、冰箱、洗衣机生产线以及大量家用电器生产所需的关键设备、关键零配件和相关先进技术。此外,为了提高家电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关方面还从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聘请了许多专家作为智囊

(3)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家电企业的活力。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家电工业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1978年,国家计委决定,由轻工业部统一归口管理全国各系统、各地区的家用电器工业;轻工业部成立了专门负责家电行业规划管理的五金电器工业局。随着各地、各行业家用电器生产项目的不断增加,五金电器工业局的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在这种情况下,1982年,轻工部将家用电器行业从五金电器工业局分离出来,成立了家用电器工业局,专门对家电工业的发展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家电工业已形成产能过剩的局面,运用行政手段对行业进行控制已经难以奏效,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调节作用,将企业推向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1988年,在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中,轻工业部的家用电器工业局被撤销,使家电企业率先摆脱了政府机构的束缚,向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市场竞争主体转变。1988年12月13日,民政部批准了中国的第一家行业自我管理的社团组织——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中国家电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全面进入市场竞争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4)电子工业的发展对家电工业起到重要支持作用。现代家用电器从根本上说是和电子技术分不开的,民用电子消费品成为家用电器家族的成员,现代电子技术已经深深融入到所有的家电产品当中。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之后,军品任务大幅度下降,而民用电子消费品的需求则迅速增长。为了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电子工业开始从单纯的军事工业转向军民结合、以民为主,转向四化建设的装备部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服务部;尤其是“七五”期间,国家确立了以优先发展民用(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的发展战略,这一转变既是加速电子工业发展,建立规模经济,实现效益良性循环的突破口,[8]同时也对促进家用电器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投资驱动和需求拉动,促进了家电工业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由于家电工业在技术上具有较强的组装工业特性,从而使该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市场上家电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从国外进口了大量家电产品。[9]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些部门和各地政府、企业受高额利润和国内巨大市场需求的诱惑,纷纷将大量资金投入家电制造业,集中引进了大批生产线。在投资驱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家电工业的生产能力急剧扩张,品种不断增多,产值迅速增长,城镇居民家用电器的拥有率迅速提高,排浪式地完成了彩色电视机等产品的普及。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家电市场出现了逐渐饱和的状态。

表29-2 1978~2007年主要家电产品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年鉴》(2008),中国经济年鉴社2008年版,第844页。

随着中国家电工业的快速发展,家电工业的市场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从家电工业的产业组织来看,开始逐步趋向合理化。一方面,家电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张,在行业中产生了海尔、海信、长虹等一批大型家电企业,截至1999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家电企业达到22家,其中,海尔集团的年销售收入已经达到212亿元,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家电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出现了家电配套生产企业向强势品牌家电企业附近集中的趋势。散件制造商、设备供应商、物流公司、家电流通渠道商以及相关行业服务体系,围绕品牌家电企业进行物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等的互动,形成了区域性的家电制造产业集群。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国内形成了广东顺德、江苏沿江、山东青岛三大家电产业集群。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家电工业整体实力得到增强的集中反应。[10]

二是从家电产品市场的竞争态势来看,竞争趋向于国际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高速发展的中国家电工业在前期轮番引进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开始较大规模地吸引国外投资。美国、瑞典、意大利、荷兰、德国、韩国、日本7个国家的主要家电制造商全面进入中国,纷纷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一些国家的跨国公司还将其主要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许多跨国公司在与中国企业合资生产整机之后,加大对其具有独占性的零部件生产的投入,将一部分原来需要进口的零部件在中国进行生产配套,注重对关键技术和关键配件的控制。在不少外商投资的家电企业中,外方千方百计地进行增资、扩股。尤其是不少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通过控股或收购等手段,使许多中国家电品牌在市场上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家电市场上展现出的是一场聚集了全球所有著名家电企业和著名家电品牌的世界级较量,从而使国内家电市场的竞争趋向于国际化和白热化。

总的来看,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家电工业就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对家电工业的支持政策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81年,中国家用冰箱产量由1978年的2.8万台增加到5.56万台,洗衣机产量则由1978年的0.04万台增加到128万台,从而使中国的家电工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式发展。1980年,中国的家电工业总产值仅有8.6亿元,1985年达到59.36亿元,1990年达到249.77亿元,1995年接近1000亿元,1997年达到1200亿元。特别是在1980~1995年,中国家电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1.1%,超过了工业发达国家同一发展阶段的增长速度。[11]从1978年至20世纪末,中国家电工业仅用了20多年,也就是相当于发达国家家电产业化进程的一半时间,就完成了从以黑白电视机、单桶洗衣机为标志的产业初级阶段向以高清晰度彩电、全自动洗衣机等高档家电产品为标志的产业成熟阶段的过渡。截至1999年底,中国的家电企业总数达到了2675个,家电工业的总产值达到了1500亿元,能够制造的大小家电产品已有120~150个品种,主要家电产品的产量均已进入世界前列,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已基本实现和国际水平同步,家电产品已经销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主要家电产品中,电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和各类小家电产品的产量、市场份额均已位居全球首位。

3.进入新世纪后的家电工业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制造业与全球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家电业中的跨国巨头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力度,中国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家电产业转移的主要地点。与此同时,国内家电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家电产业国际化的程度迅速提高。据统计,2005年,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家电企业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76.7%,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占到了总出口额的一半。中国的家电工业已经成为国际家电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1)家电工业的总体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全国有2000多家规模以上家电企业,近30种家电产品的产量居于全球首位,其中,电冰箱、洗衣机的产量占全球40%以上,空调、微波炉的产量占全球的70%,小家电的产量几乎占全球的90%。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家电工业总产值为6053.3亿元,比20世纪末的1999年增长了三倍多。与此同时,家电产品的出口范围不断扩大,出口总额不断增加。海外销售呈现的良好态势,成为拉动家电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2007年,中国家电产品的出口范围已经扩大到211个国家和地区;家电产品出口总额达到314亿美元。其中,电冰箱出口从1993年的45万台增长到2007年的1932万台,洗衣机从19.9万台增长到1340万台,空调从9.9万台增长到3198万台。[12]

(2)家电工业由东部沿海主产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进入21世纪,由于国内三四级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加之东部沿海主产区土地供给紧张、劳动力供给不足、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这些因素导致家电工业出现由东部沿海主产区向中部和西部渐次扩展与转移的趋势,形成了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由高到低的梯度发展格局。目前,已经形成的转移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等大家电为主;二是集中于安徽、武汉和重庆等有良好制造业基础的地区;三是表现为以海尔、美的格力等国内领先企业为主的扩张行为。

(3)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随着近年相继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企业并购重组事件,领先企业通过收购与投资,在冰箱、洗衣机、空调和微波炉行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既形成了海尔、美的、长虹、美菱、海信和科龙这样的产品范围宽广的著名的综合性家电企业,也形成了如格力这种专注于空调的专业家电生产企业,市场份额向大企业、大品牌集中。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行业集中度也不断得到提高,产业配套趋于完善。2007年,中国家电企业前5名的市场占有率为60%,2008年上升为65%,作为家电行业龙头的海尔、美的、格力电器三家企业2008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2%。[13]规模的扩大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增强了家电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了中国家电业的全球产业地位。

(4)技术和管理方面已接近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在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的激烈竞争中,激发了中国家电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创新动力,提高了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成长起一批在国际主流市场和各自产业中起主导作用的品牌家电企业。同时,也造就了一批适应国际化运作、善于管理国际化企业的优秀企业家,中国家电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因此而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研发并生产的冰箱压缩机,质量在著名跨国公司所有供应商中排列第一,中国新修订的冰箱效能标准一级能效指标接近欧洲最高水平,空调效能标准的一级能效指标则比欧盟的最高水平还要高。[14]中国家电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受到世界的瞩目,海尔、海信、美的、长虹等不少大企业都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企业管理模式。

总的来看,中国的家电工业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保持的长期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具备了满足各类市场需求的条件和能力。中国家电工业成功地担当了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角色,不仅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而且为中国工业进入国际竞争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中国家电企业已通过市场行为构建起一条综合实力较强的、完整的家电产业链,发展起了几个闻名世界的家电主产区。中国已成为全球家电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成为全球重要家电跨国公司共同参与的世界第一大家电制造平台。[15]

1.家电工业的国际地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家电工业在全球加工生产与出口贸易中已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家电企业已经主动参与到全球家用电器产业链的调整当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产业资本运作。例如,近些年美的全资收购了美国美泰克在荣事达51%的股份,联想收购IBM,明基收购西门子,TCL对汤姆逊和阿尔卡特的收购等。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不同行业企业发布的海外并购事件当中,家电行业约占45.5%,居于首位,[16]这种中国资本与国际资本的融合表明,中国的家电工业已经和全球经济密不可分,如何在全球家用电器产业链中定位,对于中国的家电生产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家电工业已经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全球产业转移过程中,一方面,发达国家已将其家电产品的投资和生产重心转向新兴市场国家,而致力于保持其在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研发方面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中国的家电产品由于在规模、原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以及产品价格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出口家电产品的竞争力明显增强。据日本电气工业协会发表的国际市场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生产的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微波炉、吸尘器和电动剃须刀7种家电产品,在世界62个主要家电消费国家和地区均占有30%以上的市场份额,除意大利生产的洗衣机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居于首位之外,上述的其余6种家电产品的市场份额均居第一位。这种情况表明,在技术和价格等方面,中国的家电产品已具备了世界一流的竞争力。[17]有关学者对中国家电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表明,从家电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水平、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指数(TSC)及其变化情况来看,发达国家家电产品的竞争力在逐年衰减,中国家电产品在世界8个主要家电出口国(中、美、英、法、德、意、日、韩)中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国际竞争优势已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并一直处于稳步上升之中。[18]

中国的家电工业已经具有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技术开发水平和能力。其技术开发实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能够迅速满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细分市场对产品不断翻新、不同技术性能的需求。二是中国的家电企业能够为全球最顶尖的企业开发设计产品,能参与到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并能将中国家电行业的标准引入该组织(中国家电行业制定的标准甚至高于先进国家的标淮)。三是中国的家电企业已经能够与国际同步研究ROHS、WEEE的技术方案和检测手段。四是中国家电企业已经有不少创新产品在全球获奖。[19]

中国的家电工业在全球家电行业中的地位,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规模、装备水平、创新能力,以及产品的质量、成本、性能、价格和品牌认知度等多种因素。尽管当前中国家电产品在空调器具、电视机、洗衣机和冰箱四大类产品中,前三类产品已经占有明显竞争优势,但从家电产品的档次来看,在国际市场的高档家电产品中,中国家电产品在高技术方面明显落后于日本和欧美国家,高档产品的竞争力明显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家电企业的生产线大多是在引进发达国家的成套设备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引进的装备和技术一般都是发达国家所淘汰的。在中国家电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国内市场对于家用电器产品的巨大需求,市场并没有对家电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家电产品面临更新换代,企业技术水平落后的问题便明显地暴露出来。技术含量低导致产品价格低、利润薄,以致出口金额的增长低于出口数量的增长。[20]

从目前中国家电工业的现状来看,中国的家电产品在国外的中低档家电市场、小家电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高档家电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因此,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中低档家电产品市场,并通过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的突破开发高档家电产品,在创造内需、引导消费、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和占领国际高档家电产品市场,是中国家电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表29-3 2007年中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及其占全球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2.家电工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中国的家电工业在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30年里发展十分缓慢,只是处于初创阶段,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家电工业才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回顾这一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家电工业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一是改革开放引起的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家电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家电企业成功地摆脱了旧体制的束缚,率先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行为主体。二是中国家电工业全面地与国际接轨,与市场接轨,并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运作,通过市场开放和广泛地参与竞争,提高了中国家电工业的整体水平。[21]三是中国家电工业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全行业的整体持续发展,适应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使行业的技术水平赶上并保持在国际领先的地位。

(1)改革开放为中国家电工业与国际接轨创造了有利条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中国家电工业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2]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欧美主要国家纷纷将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IT、通信等新兴工业领域,家用电器生产的重心开始由欧美国家逐渐转移到中国、韩国、新加坡、印尼等亚洲国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的家用电器生产规模则大幅度压缩。中国的家电工业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在中央和地方有关政策的支持下,大规模、成功地进行了技术引进。同时,坚持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为家电工业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实现了在国际上较先进技术高起点上的起步发展。走高起点引进与技术开发并举之路,凭借劳动力价格低廉、技术工人较多、市场空间广阔等诸多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资源禀赋优势,使中国在国际家电产业分工体系中逐渐占据了较有利的位置。

(2)改革开放使中国家电企业的体制、机制得以转换并成功地进入市场,市场化运作增强了家电企业的活力,为家电工业的发展增加了动力。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家电企业便率先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在家电行业中成功地引入竞争机制,将家电企业推向市场,并开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外资企业的进入,中国家电行业的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竞争,既有国内民营、国有企业同行之间的竞争,又有国内家电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竞争。竞争极大地增强了家电企业的活力和生机,为家电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批知名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的家电行业是国内最先尝试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行业,也是目前国内工业各行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政府以行政性指令干预最少的行业,其发展主要靠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意识,靠强化技术进步、人才、管理和营销。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在竞争中求发展,是中国家电工业的整体水平在竞争中得到稳步提高的重要原因。

(3)促进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增强了家电业的产业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电企业积极调整组织结构,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使家电企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市场集中度相应提高,增强了中国家电业的产业竞争力。例如,海尔集团在1997年以低成本扩张的方式,先后成功地兼并了广东顺德洗衣机厂、莱阳电熨斗厂、贵州风华电冰箱厂、合肥黄山电视机厂等18家企业,使其在生产经营上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23]成为名扬海内外的大型企业集团。国内一大批名牌家电产品的生产规模在国际上达到了最大最优,逐步形成了能与国际强手抗衡的竞争实力。目前,中国家电市场上已经没有供不应求的品种,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需求相对不足成为家电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家电行业市场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型家电企业必须加快市场扩张,兼并竞争对手,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规模化、集团化的趋势仍在进一步演化,不仅发生在国内,而且出现在海外。近几年频繁出现的中国家电企业跨国兼并重组,便是其具体表现。

(4)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逐步融入国际大市场的潮流。中国家电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家电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是家电工业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国际化道路的结果。一是产品质量标准的国际化。为了达到各国的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中国家电企业坚持按国际化标准生产高质量产品,取得了众多出口国对产品质保体系的国际认证,实现了进入国际市场必须走的第一步,拿到了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打开了国际通道。二是善于审时度势,海外投资办厂。中国家电企业在出口产品的同时,通过技术输出或合资,在全球的各主要经济区域中投资建立家电生产基地,不仅降低了各种成本开支,还扩大了国际市场,使企业真正走向国际化。

(5)坚持技术进步,把握行业最新动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中国家电企业在发展中,不仅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而且十分重视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企业普遍加大了对高技术的研发投入,从而使整个行业主体产品实现了自主开发,满足和引导了市场消费。技术创新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保障,成为中国家电工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许多家电企业已能跟踪世界最新技术发展动向,为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这些家电企业在海外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建立了信息站、设计部,随时搜集掌握行业内的最新技术、最新动态,捕捉市场商机,及时组织技术力量,进行高新产品的就地设计,就地开发,使企业能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适合海外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抢占国际市场。[24]

(6)强化品牌意识、服务意识,树立国际形象。在传播媒体多样化的今天,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中国的家电企业十分注意品牌形象宣传,除了积极参加重要的国际性展览,还运用多种形式树立国际形象。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许多家电企业在其产品出口的初期,即着手在海外注册商标。优秀的品牌是和优质的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中国的家电企业在竞争中不仅以产品的性能、价格等优势取胜,而且在强化市场营销,扩大国内外销售网络的同时,强化服务意识,将优质的售后服务作为赢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树立起国际形象,赢得市场信誉,拓展国际市场。

3.家电工业发展中的主要差距

当前,和工业发达国家的家电工业相比较,中国家电工业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差距:

(1)在开发家电产品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方面有待于取得根本性突破。尽管国内已有不少家电企业具备了自主开发能力,但在中国家电企业每年申请的专利总数中,发明专利仅占很小的比重,家用电器的部分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仍然被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掌握,对于这些技术中国家电企业只能依靠进口,从事较低端、利润率较低的加工。尤其是近几年,从家电产品国际竞争发展的态势来看,高新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高档电器产品,而且还有向中低档家电产品发展的趋势。因此,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家电工业发展的“瓶颈”。中国家电工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尽快掌握技术标准,在家电产品的核心技术、尖端技术上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2)在家电产品设计和生产方式上亟待改进。目前,中国具有完全自主开发产品能力的大型企业还为数不多,产品设计能力普遍偏低,不少家电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仍处于模仿、技术跟踪、结构和外观的改进上,以致产品品种少,款式、色调和功能单一,档次偏低。在当今的市场上,家电产品的个性化、人性化设计已经成为潮流,要满足这种多品种、小批量、高性能、个性化、人性化和功能多样化的需求,就必须采用能同时生产出几十种不同型号产品的柔性生产线,但目前中国家电企业所使用的设备生产柔性化程度一般都不高,这种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不利于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快速反应,成为企业适应各细分市场对家电产品的不同需求,及时抢占市场的障碍。[25]

(3)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认知度有待于提高。当前,中国家电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仍是薄弱环节,许多家电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认知度偏低,以致难于进入各细分市场的销售网络。另外,缺乏专业化国际营销人才。更重要的是品牌的资本积累较差,这是国际市场开拓的难点之一,也是中国家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低价的根本原因。

(4)家电行业专业化协作分工水平亟待提高。当今世界,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全球著名的跨国公司一般都是专注于产品研发和品牌经营。目前,中国的家电企业还远未实现这种分工,不仅要从事研发、生产、采购,而且还要承担销售和服务等环节,甚至一些制造、工艺环节仍然由各个企业自行投资建设,自成体系。这不仅加大了投资,浪费了生产能力,而且还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必须以专业化协作为基本思路,形成以一定数量有品牌优势的整机厂为骨干,以一批与最终产品生产企业协作配套的零部件专业化生产企业为基础,科学合理、完整有序的现代家电工业生产体系,才能够促进家电工业的健康发展。[26]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家电工业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家电工业的强国。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不仅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家电工业强国。摆在中国家电工业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行业增长的内涵和质量,提高行业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中国家电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未来,中国家电企业将在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从而加强制造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方面发展,对核心制造技术和部件技术的控制、对渠道的控制将成为未来中国家电企业竞争战略的重点。

1.规模化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家电企业前期大规模扩张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价格战开始从彩电扩展到空调、微波炉等各个家电产品领域。一方面,不少地方性家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落败,降低了行业整合的成本;另一方面,一些优势企业已经积累了显著的技术和品牌优势,为整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90年代中后期,TCL、长虹、康佳、科龙、长岭、格力、海信、美的等家电集团开始大规模跨地区、跨产品的行业整合,使得家电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但从整体上看,目前,中国家电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还比较低,强势品牌的数量同国际著名品牌的数量相比仍然偏多。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目前国内有竞争力的彩电品牌仍有10个左右,空调品牌剩7个,冰箱、洗衣机的品牌也降低至10个和7个,行业整合的空间还很大。

图29-1 未来中国家电企业战略演进路径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未来中国家电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重点,一是工业设计能力;二是对上游关键部件生产技术的控制。当前,中国的家电工业已经进入充分竞争时代,在技术竞争已经没有太大空间的情况下,外观设计的“时尚之争”将成为家电竞争的重要战场。工业设计以其投入低、见效快、产出高的特点,正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源,工业设计上的投入与创新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工业设计正成为家电工业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一条新路径。[27]技术竞争的另一个重点是获取关键零部件技术优势。提升家电企业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家电强国进程的基础。中国的家电业走的是“引进—模仿—制造”的发展道路,从CRT彩电到液晶电视,从微波炉磁控管到冰箱压缩机,中国的家电企业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核心部件和技术缺失带来的种种困境。在全球家电产业价值链中,国内企业必须通过向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延伸,取得技术和标准话语权,才能真正为实现家电强国奠定基础。

3.加强渠道控制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的家电销售渠道形式主要处于综合百货商场和家电批发市场的传统商业形态。但在此后,由于制造业特别是消费电子产品发展速度的加快,家电工业规模迅速扩大,供给渐渐充足,而原有的流通渠道则逐渐无法继续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与流通两者不匹配的现实,最终迫使工业资本进入流通领域,在1995~2000年,格力等家电企业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分公司和特许经营店。2000年是中国家电渠道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以国美和苏宁为代表的家电连锁势力的迅速崛起,既推动了中国家电市场的快速扩张,也对家电企业利润率产生极大的挤压,商业资本对产业资本利益的过度侵蚀不利于中国家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强势家电企业开始重新寻求在渠道的突破,即通过自建渠道降低对家电连锁的依赖,加强对渠道的控制力。例如,2005年6月,TCL总部宣布,将不惜血本启动“幸福树”计划,即通过建立“幸福树”电器连锁公司在全国开设3000家连锁卖场;格力通过与各地方经销商的合资合股,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来负责各区域市场的营销业务。通过在城市建立高端专卖店,或者在二三线城市建立专营店加强渠道控制力,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大多数家电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www.xing528.com)

4.国际化拓展

像中国大部分的制造业企业一样,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大致上也经历了相互关联的4个阶段:出口、与家电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海外并购和海外新建投资(绿地投资)。虽然像海尔等国内领先家电企业实际上已经开始积极进行海外并购,甚至新建投资,但整体上看,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家电企业仍然处于以出口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化阶段。可以预期,随着中国家电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资源的进一步积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开拓既有的资源和能力,为了进一步在海外寻求具有与既有资源互补性的技术和渠道资源,中国家电企业将进一步通过并购和绿地投资等形式,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生产、研发和营销网络。虽然海尔、TCL、格力等企业已经开始国际化发展的探索,但同松下、三星、索尼、LG等日韩消费电子品牌相比,国内家电企业在本地化生产、品牌推广、服务建设以及整体影响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只有具备多家拥有占领产品技术制高点、拥有巨大国际影响力的家电企业,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电强国。

图29-2 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专栏29—1

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大事记

1.首推生产许可证制。1986年12月20日至12月23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颁发洗衣机生产许可证大会,当时共有43家企业和43个产品领取了生产资格证明。

2.六大类家电产品实行“三包”。1986年7月30日,原国家经贸委等8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认真落实“三包”规定的通知》,对六类家用电器(包括进口零部件组装的家用电器)的“三包”办法做出了统一规定,1986年10月1日起实行包修、包退、包换。六类产品包括: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和收录机。

3.洗衣机国标获奖。1987年7月,中国家电行业的“家用电动洗衣机及其安全要求”国家标准,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这是中国家电行业首次获得国家级重大奖励。

4.中国家电协会成立。1988年12月13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1988年12月19日,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也在北京正式成立。

5.冰箱首获质量最高荣誉。1988年,琴岛-利勃海尔四星BCD-212升双门电冰箱、上菱牌四星BCD-180升双门电冰箱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奖,这是家电行业首次获得国家质量最高荣誉奖。

6.第一个空调规划实施。1991年10月25日至10月27日,原轻工业部召开房间空调器“八五”发展规划座谈会。会上传达了总理李鹏和副总理邹家华、朱镕基对发展房间空调器的指示:控制总量,防止过热,正确引导。会议讨论和编制了中国第一个房间空调器发展规划。

7.确定CFC替代总体思路。1993年12月2日至12月4日在新乡召开了全国家用制冷CFC替代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中国家用制冷行业CFC替代的总体思路和战略。

8.首次参展德国科隆展。1997年2月18日至2月21日,中国家电企业首次组团参展“德国科隆家用电器厨具展览会”。展团虽然仅有6家企业,展位面积只有210平方米,却实现了家电行业由国内型向国际型的转换。

9.首届全国家用电器展览会召开。中国首次全国家用电器展览会于1997年4 月22日至4月23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展览会有24个省份展团,617个企业参展。

10.《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网上公布。2004年9月,国家发改委在网上公布了《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这是中国家电行业在环保领域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它将对中国家电及电子产品的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

11.2005年3月1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冰箱、空调产品开始实施能效标识管理制度。

12.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提速。2006年4月,信息产业部公布了与数字电视相关的25项电子行业标准,其中包括液晶、等离子、液晶背投、液晶前投、背投阴极射线管、阴极射线管等6项数字电视显示器类高清标准。

13.节能环保成为2007年年度主题。1月,由5部委联合签发了“禁氟令”并定于当年7月1日正式实施。3月,洗衣机被要求粘贴能源效率标识,否则将不允许上市。同月,《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实施。

14.2008年1月,“家电下乡”正式启动,海尔、海信、长虹、康佳等品牌成为该计划的首批中标企业。4月,《节约能源法》正式实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推出与之配套的46项国家标准。

资料来源:①http://www.business.sohu.com/20080414/n256289197.shtml,2008年4月14日。②《30年回顾: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历程》,《电器》2008年9月。

参考文献:

《50年辉煌成就回眸——蓬勃发展的我国家电业》,《福州日报》(电子版)1999年9月23日。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刘钊:《中国家电行业发展回顾系列:探索30年》,《电器》2008年第9期。

周春兵:《中国三大家电产业群的演变、剖析与发展思考(上)》,博锐管理在线,2005年3月18日。

刘菊花:《霍杜芳:不断创新使中国保持家电第一国》,新华网,2009年4月1日。

蓓蕾:《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经济日报》1999年3月9日。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家电工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谢光亚、严晓静:《中国家电业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3卷第3期。

[1]《50年辉煌成就回眸—蓬勃发展的我国家电业》,《福州日报》(电子版)1999年9月23日。

[2]《50年辉煌成就回眸——蓬勃发展的我国家电业》,《福州日报》(电子版)1999年9月23日。

[3]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年版,第825页。

[4]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革新改造优先,基础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及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48页。

[6]刘钊:《中国家电行业发展回顾系列:探索30年》,《电器》2008年第9期。

[7]刘钊:《中国家电行业发展回顾系列:探索30年》,《电器》2008年第9期。

[8]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年版,第363页。

[9]1982年,中国进口电视机总量为1035195台,进口录音机和收录两用机1846173台,到了1983年中国进口电视机的总量下降到542397台,进口录音机和收录两用机的总量下降为783625台。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年鉴》(1984),经济管理出版社1984年版,第Ⅲ~58页。

[10]周春兵:《中国三大家电产业群的演变、剖析与发展思考(上)》,博锐管理在线,2005年3月18日。

[11]《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现状和竞争力分析》,《全国轻工信息周刊》,转引自金融界网,http://www.jrj.com.cn/newsread/ detail.asp?newsid=821408,2006年6月22日。

[12]刘菊花:《霍杜芳:不断创新使中国保持家电第一国》,新华网,2009年4月1日。

[13]吴勇毅:《资产整合重组家电业能否实现“1+ 1> 2”》,《通信信息报》2009年1月4日。

[14]刘菊花:《霍杜芳:不断创新使中国保持家电第一国》,新华网,2009年4月1日。

[15]《中国家电协会:精耕细作农村家电市场确保家电下乡工作的顺利运行》,中国家电网,2008年12月9日。

[16]《对外投资研究报告:家电企业跨国并购比例最高》,《人民日报》2005年6月28日。

[17]牛序谋:《我国空调、冰箱等六种家电国际市场份额居首位》,《中国工业报》2005年4月30日。

[18]谢光亚、严晓静:《中国家电业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3卷第3期。

[19]黄敏:《中国家电工业“十一五”发展战略思考——访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霍杜芳》,《电器》2006年第1期。

[20]《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现状和竞争力分析》,《全国轻工信息周刊》,转引自金融界网,http://www.jrj.com.cn/newsread/ detail.asp?newsid=821408,2006年6月22日。

[21]中国家电工业经历了从产量规模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营销手段的竞争——经营管理水平的竞争等几个不同的阶段。

[22]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家电工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23]海尔集团企业文化中心:《海尔大事记(1984~2007)》,2007年3月。

[24]蓓蕾:《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经济日报》1999年3月9日。

[25]《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现状和竞争力分析》,全国轻工信息周刊,转引自金融界网,http://www.jrj.com.cn/newsread/ detail.asp?newsid=821408,2006年6月22日。

[26]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家电工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27]陆刃波、励潇潇:《工业设计能否唤醒中国家电行业》,新浪科技,2008年8月2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