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工业技术引进与创新伴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走过了从起步探索、到初步发展,再到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正快步进入自主创新发展阶段。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了从中央集中管理向分级管理的转变;在技术引进来源上,实现了从单一来源向多元化的转变;在技术引进主体上,实现了从政府到企业的转变;在技术引进方式上,实现了从以硬件设备为主向以软件技术为主的转变;在技术引进渠道上,实现了从以贸易为主向贸易和投资相结合的转变;在技术引进目标上,实现了从“产业移植”向“自主创新”的转变。通过工业技术引进和创新,不仅对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而且还使中国工业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中国工业技术引进与创新所要解决的核心命题是实现中国工业发展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因此,亟须加快在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化进程。
中国工业技术引进与创新60年的发展历程,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从西方国家封锁,到封锁缓解,再到局部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全面开放;从计划经济体制,到从计划向市场过渡,再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工业技术引进和创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前行。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工业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管理体制以及发展水平,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就中国工业技术引进和创新的发展历程而言,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探索阶段(1949~1978年);第二阶段是初步发展阶段(1979~1991年);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5年);第四阶段是自主创新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1.工业技术引进与创新的起步、探索阶段:1949~1978年
在这一阶段,中国工业技术引进与创新基本上是一个“高—低—高”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两个“高潮期”和一个“低潮期”。1949~1959年是第一个工业技术引进的“高潮”期;1960~1971年是中国工业技术引进的“低潮”期;1972~1978年是第二个工业技术引进的“高潮”期。
(1)工业技术引进的第一个高潮。[1]1949年,新中国的工业经济突出表现为“依附性”和“落后性”。一方面工业的原材料和技术装备依赖于国外;另一方面工业总量和结构水平都非常落后。1949年,工业总产值仅为140亿元,其中,机器大工业产值仅占17%,基本工业产品生产能力非常低,与同期美国相比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差距都在二位到三位数。在一定程度上,落后的工业生产水平就意味着落后的工业技术水平。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中国工业技术引进主要围绕着奠定工业基础,发展重工业的思路展开。从技术来源来看,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同时也有少量同西方国家的技术贸易。“156项工程”[2]成为这一时期从苏联和东欧国家技术引进的重要内容,加上1955年、1958年和1959年先后签订的一批合同,累计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的成套设备项目总数达到304项。从技术引进方式来看,主要是以成套设备引进为主。从技术引进的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电力、冶金和机电行业(见表7-1)。
表7-1 1950~1959年成套设备引进项目部门分布情况
注:按签订合同的情况计算。
资料来源:陈慧琴:《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产业移植”和“全面学习”,是这一阶段中国工业技术引进的突出特点。通过大规模技术引进,中国迅速建立和发展了机械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黑色金属加工和能源工业,机械设备和钢材的自给率得到提高,技术能力得到了较快积累,为新中国基本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段时期,新中国迅速建立起一批重型机械、矿山机械、化工、炼油、采油设备、机床等制造企业,建立起一批铜冶炼加工、铝电解加工、钢铁、硬质合金加工企业。同时,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一次技术引进中不仅建立了物质基础,同时还建立了技术与管理人才基础。其中,“人才流动”和“干中学”是人才快速成长重要方式。以“人才流动”为例,20世纪50年代约有2万多人被派到苏联和东欧国家学习和培训;同时又有大批国外专家来华,还有一批留学欧美的人才回来报效祖国。
(2)工业技术引进的第一个低潮。就国际环境而言,一方面1960年中苏关系出现了变化,苏联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撕毁了合同,停止了重要设备的供应;另一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逐步缓和,贸易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就国内环境而言,这一段时间既经历了国民经济调整期,又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工业技术引进进入了低潮期。从技术来源看,主要来自于西方国家。1963~1966年,先后与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11个国家签订了82项技术引进合同,消耗外汇约3亿美元。按照实际结汇情况看,日本、联邦德国和英国占了全部的50%以上。从技术引进方式上看,该阶段主要是以中小型成套设备为主,并用于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从技术引进的行业分布看,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纺织工业是主要的技术引进部门。
这一阶段的技术引进与当时工业结构调整密不可分。为了解决国内“吃、穿、用”的问题,纺织工业和化学工业得到较大的重视。同时,通过技术引进,填补了一些行业空白。纺织工业引进的重点是建立多品种的合成纤维生产能力,如北京维尼纶项目。化学工业引进了以合成材料和石油化工为中心的技术,如兰州石油化工和合成纤维项目。冶金工业的重点是对金属冶炼技术的引进,如太原钢铁公司扩建项目。
(3)工业技术引进的第二个高潮。就国际环境而言,中国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不断恢复和扩大,同时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急于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急于同中国发生经贸往来。就国内环境而言,国内政治气候也发生了变化,政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同时,从国内需求看,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因此,支援农业发展和改善人们基本生活资料被放在经济调整的突出位置。加之,国内石油生产的突破,使石油化工业发展有了可能。[3]面对这样的现实条件,中国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1972年确定了26个大型项目约合43亿美元方案;[4]1978年对外共签订1230多项引进合同,总金额78亿美元。从技术引进来源看,主要来自日本、联邦德国等国,美国的对华技术转让规模仍然相对较低。从技术引进方式看,仍以成套设备引进为主,并已经开始探索合作生产与开发、利用出口信贷延期付款等国际上通用的方式。从技术引进的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化纤、化肥、钢铁等行业。在“四三方案”成套引进的26项中,化纤4套,石化3套,大化肥13套,烷基苯项目1套,大型电站3套,钢铁项目2套。[5]
这一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在技术水平上基本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国际技术变革的发展方向。通过这次大规模的引进,不仅使“吃、穿”的问题有所改善,为在20世纪80年代解决温饱问题奠定了基础,而且还促进了老厂的技术改造,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为企业培养了人才,锻炼了对外交流队伍。虽然在技术引进中也通过配套设计、“按单点菜”的方式引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设计能力,但整体上看,引进的重点还主要放在了拥有现代设备的“生产能力”,而对“设计与设备制造能力”重视不够,没有系统考虑如何有效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问题。
2.工业技术引进与创新的初步发展阶段:1979~1991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确立了改革和开放两项基本国策。在这一阶段,经济体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特定阶段。同时,对外开放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就中国工业技术引进工作而言,基本上经历了“低—高—低”的发展历程。按照成交金额计算,在经历1978年45亿美元的引进高潮之后,1979年进入经济调整期,技术引进签约金额下降到34亿美元,1980年进一步下降到12亿美元,1981年下降至谷底,为2亿多美元。此后逐年回升,1983年为5亿美元,1984年为14亿美元,到1986年达到37亿美元,为20世纪80年代的最高水平,1990年又再次出现低潮。[6]中国工业技术引进工作的波动,一方面与国内经济工作的调整有关;另一方面还直接受到外汇来源的约束,在国外贷款中政府贷款和出口信贷占据了主体地位。
从技术引进的来源看,该阶段随着对外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工业技术引进的来源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西方国家,且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与苏联关系的改善,也恢复了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技术合作关系。
从技术引进的方式看,该阶段工业技术引进方式也日益灵活多样。在技术引进项目中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的合同金额比重有所下降,以技术为主的合同金额有所上升。根据原国家计委有关单位对4302项主要引进合同进行分析,1979~1990年,以技术为主的合同项目数比重为56%,合同金额比重为20.3%。同新中国前30年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合同金额占90%以上的情况有较大的改进(见表7-2)。
从技术引进的行业分布看,主要分布在能源、机电、石油化工、化工和冶金等行业。按照签约金额计算,能源工业占28%(电力工业占24%),机械、电器和电子工业占24%,石化和化工工业占20%,冶金工业占18%(钢铁工业占16%)。[7]实际上,这同“六五”、“七五”期间基本建设的重点相一致。
从技术引进的渠道看,除了以前采取的一般贸易渠道外,来料加工、合资经营、合作开发经营生产、设备租赁等渠道也得到拓展。
“技术引进的体制改革”和“开始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是这一阶段中国工业技术引进的另外两个特点。就前者而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技术引进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三大变化,即由中央集中管理逐步走向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引进主体由政府向企业逐步转变,逐步实现技术引进的法规化管理。就后者而言,这一阶段的技术引进工作从一开始就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一机部率先改变过去以引进成套设备为主的做法,强调要转向以引进软件、引进基础件技术、引进单项制造技术为主的工作方针。另外,国家经委提出“12条龙”重大消化吸收项目计划,以及“300条龙”计划。
表7-2 1979~1991年技术引进方式的结构状况
资料来源:陈慧琴:《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
通过这一阶段的技术引进,中国工业技术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也有学者说,“这一阶段我国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技术能力飞跃”。[8]中国的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纺织工业的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例如,通过对400多个机械工业企业进行系统改造,提高了大系列设备的制造能力;通过对40%以上的重点电子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不仅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而且还使彩电、收录机等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提升了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元器件的可靠性。
3.工业技术引进与创新的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5年
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从而使中国工业技术引进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内外经济环境都发生很大变化。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迅速发展,对中国工业技术引进带来了新的重大影响。同时,伴随着中国工业企业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通过“走出去”,不断寻求新的技术来源和合作方式。
从技术引进的来源看,来源国别和地区更趋多元化,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与地区仍是中国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地。2005年,中国同欧盟签订技术引进合同90.7亿美元,占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的47.6%,超过同日本和美国签订的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的总和;技术引进来源国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德国、日本和美国,引进技术的金额分别为50亿美元、38.5亿美元和34亿美元。[9]
从技术引进的方式看,技术引进逐步从成套设备和生产线为主转向以技术为主,这种趋势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明显。2001~2005年,技术引进合同中的技术费从43.9亿美元增加到118.3亿美元,年均增长21.9%,所占比重也从48.3%增长到68.7%。2005年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进口占比为28%,远低于专有技术、专利技术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占比之和,这表明软技术已经处于中国技术引进的主导地位,引进技术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10]但需要说明的是,1992~2000年,中国技术引进还是主要以设备为主,这期间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为1174.29亿美元,其中设备费为798.10亿美元,占总金额的67.96%。
从技术引进的主体看,企业成为技术引进的主体,主要以国有和外资企业为主,民营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2005年,国有企业技术引进合同金额92.2亿美元,占比48.4%,外资企业技术引进合同金额82.7亿美元,占比43.4%。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金额占比仍然很小,分别为1.3%和1.8%。
从技术引进的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等行业。
从技术引进的渠道看,外商直接投资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渠道,并形成了引进—产业发展—出口的技术引进循环。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中国工业在技术引进的同时,积极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有相当数量的大型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逐步同国际接轨。例如,海尔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科技协作网,同时,还在美国硅谷建立了研究开发中心,充分利用当地科技资源。[11]又如,秦川机床在美国收购了联合美国工业公司60%的股份;大连机床集团并购了美国英格索尔专机生产厂和镗铣加工机床领域国际知名的德国兹默曼公司(F.Zimmermann);沈阳机床集团并购了国际知名的制造大型数控立式车床、数控龙门铣床和数控落地镗铣床的德国希斯公司(Schiess AG);济南二机集团与美国威尔森进行合作;上海明精机床公司并购了制造数控镗铣床的日本池贝公司;等等。[12]通过跨国并购中国企业不仅提高了技术和产品水平,同时还利用并购企业的海外销售网络,迅速有效地开拓了国外市场。再如,近年来,中国石化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还扩大了同欧美发达国家有关大石油石化公司、工程技术公司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陆续签订了一批炼油化工技术合作协议,并正在谋求加强在上游领域的国际合作,如与美国Lummus公司在乙烯裂解技术的合作,同时还与中国香港电信盈科公司合资成立了石化盈科信息技术公司,已承担企业生产过程控制与优化、企业管理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多项重大信息化项目。[13]
4.工业技术的自主创新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召开,胡锦涛主席在会上明确提出用15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并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核心主题。
在自主创新的发展主题下,中国工业技术引进和创新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中国工业的技术引进继续强化以专有技术许可和技术服务等方式为主,提高成套设备与关键设备技术进口中的技术费用比例。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25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其中,技术费为194.1亿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76.4%(见表7-3)。二是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得到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例如,在2007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来自企业的申请占48.3%,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巩固和增强,企业的发明专利职务申请量为7.4万件,占发明专利职务申请总量的68.6%;2001~2007年,企业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41.1%。从授权情况看,2007年企业获得授权的职务发明专利为12851件,较上年增长36.2%,占全部发明专利职务授权量的52.5%。[14]
表7-3 2007年中国技术引进情况
资料来源:商务部服务贸易司。
总体上讲,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工业技术引进与创新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了从中央集中管理向分级管理的转变;在技术引进来源上,实现了从单一来源向多元化的转变;在技术引进主体上,实现了从政府到企业的转变;在技术引进方式上,实现了从以硬件设备为主向以软件技术为主的转变;在技术引进渠道上,实现了从以贸易为主向贸易和投资相结合的转变;在技术引进目标上,实现了从“产业移植”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经过60年发展,中国技术引进和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从一个工业弱国成为了一个工业大国,目前正在向工业强国迈进。
1.工业技术引进和创新的成就
通过工业技术引进和创新,不仅对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而且还使中国工业竞争力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1)对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60年,通过工业技术引进和创新,不仅填补了许多项空白,形成了完整工业生产制造体系,而且在冶金、化工、机械、电子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工业领域都形成了巨大的产能。1949~2008年,中国化学纤维、乙烯、汽车、房间空调器、彩色电视机、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等产品生产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化,产量增长迅速;原油、钢材、水泥产量均增加了上千倍;电力和纯碱产品增加数百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居世界前列,2003年以后,粗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的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发电量居世界第2位(见表7-4)。通过技术引进和创新,中国实现了对冶金、纺织等传统行业的提升和改造,实现了以电子通信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并在化工、机床、电力、汽车等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具备了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一些行业关键技术得到突破。例如,首个特高压示范工程正式运行,大型船用曲轴热装及关键冷加工技术开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000米特深井石油钻机突破9项重大关键技术。
表7-4 1949~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续表
资料来源:1949年数据引自陈慧琴:《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2008年数据引自《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其他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www.xing528.com)
(2)工业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工业技术引进和创新,不仅促进了中国工业品出口量的增长,而且出口结构也不断优化,尤其是机电产品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在中国产品出口中,不仅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比重不断下降,而且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1952年,中国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高达83.4%;1980年为50.3%;2007年初级产品的出口仅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1%。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看,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并在世界机电产品出口中占有较高比重。1995年,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7.6%。同时,中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在世界出口额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升高,并占据重要地位。2006年,中国办公和通信设备产品出口占全世界的19.80%,其中,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设备、通信设备分别占26.13%和22.71%,机械和运输设备也占到10.46%。
(3)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对于创新能力的衡量,一般是从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来进行。从技术创新投入上看,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所增加,1991~199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基本上保持在0.5%左右,进入新世纪后这一比重有所增加,2007年为0.81%。另外,平均每个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也有所增加,2007年该项经费支出是1991年的10.25倍。从技术创新活动上看,大中型工业在技术消化吸收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1991年技术引进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比值为22,2007年该项比值为4.24。从技术创新的产出看,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断提升,1991年为9.9%,2007年为15.7%(见表7-5)。
2.工业技术引进与创新的经验
对中国工业技术引进与创新经验的总结,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大背景,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殊性。
表7-5 1991~2007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1)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同技术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在前30年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中央政府是工业技术引进的主体,技术引进工作都是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进行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样的制度安排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发挥。无论是“156项”,还是“四三方案”的实施,都对中国基本工业体系的建立起到重要的作用。1978~1991年,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工作是增强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活力,调整政府和企业关系,使企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政府的部署下,企业作为技术引进和创新主体的作用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机电行业、“12条龙”的项目得到实施。其间,地方政府也具有一定的项目审批权。1992年以来,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发挥市场配置经济资源的基础作用成为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主线。工业技术引进过程中的政出多门,条块分割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2006年,进入“自主创新”发展阶段,企业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同时强调“技术能力”培育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例如,科技部、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实施的“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就是通过政府的引导作用,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该工程在2006年7月和2008年1月先后确立了两批创新型企业共287家。总体上讲,伴随着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技术引进和创新具有了更有利的环境。
(2)利用外资同技术引进与创新相结合。伴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中国。从早期的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具有华人背景的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到美、日、欧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可以说,外资企业在中国工业技术引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统计数据上看,外资在技术引进中所占比重较高。例如,2002年外资企业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为134.85亿美元,占全国技术引进总金额的77.58%;2007年为120.5亿美元,占总额的47.4%。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引进外资除了促进了技术的流动,还有利于技术人才的培育。[15]
(3)科技体制改革同技术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如果说技术引进为中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外部技术来源,那么就中国工业创新发展而言,还有赖于对科技资源整体的优化整合,有赖于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科技机构从无到有,但是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科技资源的相对割裂,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相对独立的科研机构,由政府按照相应计划对科技资源进行配置和集中使用。这样的体制虽然有利于集中攻关,克服难题,但并不利于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自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以来,伴随着技术市场的开拓,开发类院所的企业化转制、公益类院所的分类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持续增强,并攻克了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在行业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07年,247家中央级转制院所共转让技术成果1800多个,受益企业1.5万家。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自主开发的TD-SCDMA已成为3G国际三大主流标准之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建成了国内第一条月产1万片的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生产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6]
中国工业技术引进与创新所要解决的核心命题是,实现中国工业发展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而实现这一转化的关键环节就是创新,是基于本土需求、基于民生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又在于中国工业“技术能力”的持续培育和提升。因此,“自主创新”主题的提出,就是强调中国主导的技术引进和创新,强调对创新活动的控制力,强调持续创新,彻底打破有技术而无技术能力的怪圈,打破重复引进的恶性循环。
1.加快在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对于工业技术创新而言,存在两种形式的创新:一种是在既有技术轨道上的创新,另一种是在新技术轨道上的创新。从创新的空间和带动性上看,后者具有更大的创新空间和较强的产业带动性。中国作为一个有着较完整工业体系的大国,要想实现“赶超”的目标,就必须加强在新技术轨道上的探索,加强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突破。前沿技术是指高技术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是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近年来,世界前沿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生命科学、纳米技术、环境科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层出不穷,空间技术、海洋技术、能源技术领域的应用广泛开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17]
2.加快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技术标准是一种产业和经济秩序,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规则。它对内可以促进分工和贸易的发展,对外意味着技术壁垒和产业壁垒。传统的竞争是先有产品后有标准,而现在则是产品未动,标准先行。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技术标准一般是检验产品是否合格的一个平均判断尺度,其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产品的互换性和通用性,为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保障。而在信息、通信等高科技产业中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少数企业控制产业命脉、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主要手段。对于这些企业而言,由于技术标准的网络外部性更强,掌握技术标准的企业就可以获得行业中绝大部分利润,从而形成“赢家通吃、输家出局”的结果。国际上各式各样的技术标准联盟,无论是DVD,还是3G技术标准联盟,其盈利模式已清楚地表明,技术标准成为了高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制定市场游戏规则的重要手段,是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的关键环节,是高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先导性规制。同时,值得强调的是,知识产权管理是技术标准化战略的重要内容。目前,跨国公司普遍采用了“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技术标准战略思路。
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化进程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并没有成为产业化过程中技术创新主体,许多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任务都是由科研院所承担的。即使有企业参加,企业也只是处于辅助的角色。客观上,就形成了形式上有企业参与,而实质上无知识共享和技术交流,也就更谈不上以企业为主体了。目前,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除了风险问题、融资问题之外,普遍担心知识产权被盗用和影响预期收益的问题。自然,在涉及多家单位合作时,也就会出现对阶段性的技术成果的相互封锁,难以开展合作并形成合力,结果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缓慢。可以说,很多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都面临着“不愿合作”又“不得不合作”的两难困境。因此,有必要从“利益共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共享”机制,以推进产业化进程。
专栏7—1
新中国成立60年提出的若干科技发展规划小结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陈慧琴:《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陈锦华:《国事忆述》,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科技部、国家统计局:《科技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科技部办公厅、国研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万钢:《中国科技改革开放30年》,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周传典等:《从技术引进走向技术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陈慧琴:《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9~37页。
[2]1950年同苏联签订了50项工程,1953年签订了91项,加上1954年签订的15项,统称“156项工程”。
[3]陈锦华:《国事忆述》,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4]因计划用外汇43亿美元,故称“四三方案”。“四三方案”遵循的六条原则:一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二是学习与独创相结合;三是有进有出,进出平衡;四是新旧结合,节约外汇;五是当前与长远兼顾;六是进口设备大部分放在沿海,小部分放在内地。
[5]陈锦华:《国事忆述》,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9页。
[6]周传典等:《从技术引进走向技术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7]陈慧琴:《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108页。
[8]陈慧琴:《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9]商务部科技司:《2005年我国技术引进创历史新高》,商务部网站,2006年1月23日。
[10]胡景岩:《提高技术引进水平,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2007年7月8日。
[11]宋西林:《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中国企业报》2002年10月15日。
[12]吴柏林:《2005年中国机床工业增长预计在10%~15%》,《中国工业报》2005年1月10日。
[13]刘跃:《中国石化技术创新战略和管理模式的变化》,《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第5期。
[14]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07年我国专利统计分析》,《科技统计报告》2008年第11期。
[15]江小涓等:《外资对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
[16]万钢:《中国科技改革开放30年》,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113页。
[17]科技部办公厅、国研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