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护理教学原则体系及应用要求
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反映了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规律,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所决定的,体现了我国护理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
科学性是指护理教学向学习者传授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知识,反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思想。思想性是指无论教材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师讲授过程都应注意对学习者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使学习者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艺术性是指教师在护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感染力,遵循学习者心理活动规律,有效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从教的方法转化为学习者内在的东西。
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三者之中,科学性是根本,思想性渗透在科学性的教学之中,艺术性是科学性、思想性教学达到最优效果的途径与方法。三者有机结合,护理教学才可能既是有效的,又是可靠的。
在护理教学中贯彻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保证护理教学的科学性,发挥科学知识本身的教育力量 在护理教学中,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教材,选择和补充教学内容。引导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系统的、定论的,是反映现代护理科学发展水平和研究成果的知识。概念的表达要精确,原理的论证要严密,资料的引用要可靠,技能的演示要规范。在介绍不同学术观点时应在讲清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以使学习者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为此,护理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业务,加强科学研究,深刻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动向,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
2.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例如,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等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道德准则。基础医学知识揭示了人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渗透着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因此,只有结合学科知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才能有力地感染学习者,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3.通过教学各环节,培养学习者的思想品德 护理教师不仅要在上课时对学习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要注意通过作业、辅导、考试、实习、课外实践等各种教学活动,对学习者提出严格要求,结合学习者思想实际进行教育。培养学习者主动自觉、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关心他人、富有爱心、不畏苦累、乐于奉献的职业品质。
4.教师以身作则,教书育人 教育是用灵魂塑造灵魂,用人格培养人格的活动。教师优秀的人格品质是最具有感染力的教育资源,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青年学习者的心理影响是任何道德格言、任何奖惩条例所不能代替的。为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加强道德修养锻炼,使自己成为学习者效仿的优秀榜样。
5.研究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艺术是受制于个性风格,具有美学价值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个人才华,是教师在教学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技能发展的高级阶段。护理教师要刻苦钻研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以提高教学的艺术感染力,激发学习者相应的积极情感,使学习者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在美的体验中获取科学知识,并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这对关系而提出的。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护理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密切结合护理实践活动,使学习者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通过各种实际活动,使学习者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行一致的品质,从而正确解决教学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讲与练、学与用、言与行的关系,使学习者在获得较完整知识的同时得到道德实践锻炼,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能力。
护理教学中贯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以理论为主导,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联系实际,首先要掌握理论,对学习者尤其如此。要使学习者较好地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知识,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包括联系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能力、兴趣、品德的实际;联系科学知识在护理实践与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实际;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以使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习者理解、记忆、吸收和转化。
教师在联系实际进行理论教学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防止喧宾夺主;要有充分准备和严肃态度,防止任意泛化;要对理论与实际两方面都有透彻的理解与掌握,防止牵强附会;要注意采取多种方法,防止形式主义。
2.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护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作业等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护理教学特点,安排和引导学习者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组织实践性教学活动时,做到思想重视、目的明确、钻研大纲,并作好准备;精讲多练、加强指导、严格要求及合理安排;及时检查、作好总结,以提高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教学质量。
3.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点,确定理论联系实际的度与量 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广度和具体形式必须从护理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必须考虑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实际身心发展水平、接受能力,以切实提高学习者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保证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
(三)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提出的。明确的专业方向是护理院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实现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而组织开展,以使学习者在毕业前就获得基本的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思想准备。但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这就要求任何专业人才都需要有广博宽厚的知识和融会贯通的能力,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护理是一种帮助人类恢复、保持、增进健康的社会活动。人自身的复杂性、多面性及人类活动的广泛性、综合性决定了从事护理活动的人不仅要掌握关于人的自然科学知识,还必须了解涉及人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不应把专业目的性或职业倾向性理解得过于偏狭,而应坚持明确的专业性与必要的综合性相结合。
在护理教学中贯彻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护理教学应根据社会对护理专业不同层次人才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确定课程,选择教材,组织教学活动。使学习者在掌握主要的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通晓必要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智力结构方面,除了针对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主要能力提出要求外,还应侧重培养护理专业核心能力,如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决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
2.以整体化观点指导各种教学活动 护理专业的各门课程、各种教学活动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共同发挥着培养护理人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各门课程、各种形式教学活动的联系与协调,以形成合力,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
3.进行专业方向性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 明确的专业方向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加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工作者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护理工作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护理教师应注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正面教育;也可通过隐蔽性课程如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环境等给学习者以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是根据学习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而提出的,是指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学习者在学习护理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发展从事护理科学研究的能力。这在高等护理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护理教学过程中的科学研究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进行,一条是结合专业课程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实现;另一条是通过课题设计、毕业论文以及临床调查、学术活动等教学形式来实现。
在护理教学中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使学习者掌握本学科科学研究的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护理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习者通过上课、自学、文献检索、参加学术交流、课外实践等活动掌握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动态、趋势和新的成果。
2.结合教学,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的教育 科学精神指坚持真理、敢于创新、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与意志。科学态度是指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作风。科学道德是指科学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在护理教学中要注意选择科学史中敢于创新、作出重大突破的典型事例教育学习者。要严格要求学习者实事求是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既要努力获取成功,也要敢于承认失败。要教育学习者老老实实做学问,克服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浮夸作风,杜绝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不道德行为,要相互尊重、谦虚谨慎,养成团结协助的科研作风。
3.对学习者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护理教师要通过教学过程,训练学习者的科学思维方法,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等逻辑方法,运用辩证法、系统观研究问题。并可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资料、实习调查等活动,使学习者得到科学思维及方法的运用训练。
(五)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所决定的,是由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及其规律性所决定的,它反映了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及个性特征的发展规律。
统一要求是指护理院校培养护理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各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是指护理教学要考虑学习者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一般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习者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护理教学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同时必须从学习者的实际出发,承认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国家规定的统一要求要在每个学习者身上实现,就必须从他们的个别实际出发。另一方面,国家所规定的统一要求,又是反映了青年学习者发展的共同规律。因此,统一要求是因材施教的目的和任务,因材施教则是实现统一要求的途径与方法,因材施教必须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进行。
护理教学中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统一要求,面向大多数学习者 各层次护理教学都要坚持按大纲要求,面向大多数学习者,使教学的深度、进度符合大多数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根据大多数学习者的情况,正确处理好教学中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
2.了解学习者,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护理教师要经常了解、研究学习者,既要了解全班学习者的一般特点,如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等,更要了解每个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如学习的兴趣、爱好、注意力、记忆力等,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正确对待个别差异,注意培养尖子和帮助差生 了解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是为了发挥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做到“长善救失”,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护理人才。因此,对待学习者,无论是特别好的或特别差的,都要一视同仁、热情关怀。对“尖子生”要精心培植,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防微杜渐,发挥潜力,使他们尽快成才。对“差生”要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使之通过刻苦努力,逐步赶上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步伐。
(六)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
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根据学习者的认识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而提出的。
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护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减少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也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并发展学习者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恰当选择、运用直观手段 运用于教学中的直观手段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实物直观是通过实物进行的,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地参观、见习、实验等。模像直观是通过运用实际事物的各种模拟形象而进行的,包括图片、照片、模型、幻灯、课件、录像等。语言直观是通过形象化语言而进行的,它可摆脱实物和模像直观所需的时间、地点、设备等条件限制,只要学习者具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即可进行。恰当选择直观手段,要从护理教学任务、学科特点和学习者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直观教具,有效地使学习者形成清晰表象。直观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不要滥用直观手段。
2.遵循学习者的感知规律 护理教师在运用直观手段时,必须遵循人的感知规律。这些规律包括:感知任务明确程度规律、对象与背景间差别规律、对象各部分的组合规律、对象活动性规律和多种感官协同感知规律等。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获取良好的直观效果。
3.与教师讲解密切配合 护理教学中的直观不是让学习者自发地看,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细致观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习者把握事物特征,发现事物间联系,提高观察或感知的深刻度;可以从教学中某个结论出发,通过直观形式验证;也可以通过讲解,解答学习者观察中的疑惑,促使学习者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此外,在教学中,也要重视语言直观的作用。教师生动地讲解、形象地描述,能够给学习者以感性认识,启发学习者积极思考。
4.从运用直观过渡到摆脱具体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习者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的统一。因此,在使用直观教具时,必须有意识地使学习者以后不需借助教具也能再现有关表象,进而能摆脱具体形象而进行抽象思维活动。要克服盲目直观、追求形式主义而不讲究实效的倾向。
(七)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www.xing528.com)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根据科学知识的本质和学习者认知发展的顺序性而提出的,它反映了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及其逻辑体系和学习者认识活动规律的辩证关系。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护理教学中要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认识发展以及知识掌握顺序进行,使学习者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系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任何科学知识都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护理院校设置的各门课程,应根据专业知识体系来设置,并考虑学习者逐步深化的认知过程这一特点和教学法上循序渐进的要求,在保证学科系统性的同时切合学习者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顺序。
在护理教学中,应用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护理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计划,了解各门课程的关联性与区别性,避免各科教学的重复与遗漏。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细致了解学习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的前后连贯、新旧知识的衔接和相关学科的有机联系与相互照应。
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教学 贯彻系统性原则,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求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保证教学质量。
突出重点,就是把较多时间、精力放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上,围绕重点开展教学活动,以保证学习者正确、牢固地掌握这部分知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而是学习者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难点。突破难点就是针对学习者的困难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如学习者缺乏感性知识,可加强直观;学习者操作不合要求,可增加操练次数和时间等。
3.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及远的教学规律 从已知到未知是指教学时应以学习者学过的旧知识作为讲授新知识的基础和起点。由易到难是指教学要由学习者熟知的具体事实过渡到抽象的概括。由简到繁是指教学先从比较简单的事实和概括开始,逐步引导学习者掌握复杂的本质与概念。由近及远是指教学中应注意从学习者周围或易于了解的事物讲起,逐步扩大学习者视野。这些规则的运用都不是机械不变的。
4.培养学习者系统学习的习惯 护理教师应通过有计划地布置作业、复习、检查、考核、讲评,使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系统化与综合化,并养成他们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坚持不懈的学习习惯,克服学习上忽冷忽热、一曝十寒、贪多求快、急于求成的缺点。
5.灵活处理“渐进”与“骤进”的关系 教学要求循序“渐进”,但并不否认一定情况下的“骤进”。“渐”与“骤”是相对于学习者的接受能力而言的,只要接受能力允许,方法适宜,教学是可以骤进的。
(八)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习者主体性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关系而提出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知识要靠他们自己的观察、思考、操练。但是,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自发的,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外界激励,主要是靠教师的启发引导。
护理教学贯彻启发性原则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力。护理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联系实际展现所学知识对人类健康、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具体讲授某一课目时,可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习者产生浓厚的认识兴趣和探求渴望。
2.引导学习者积极思考 启发的目的之一是使学习者的思维活跃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护理教师首先要善于提问、激疑,以开阔学习者思路。问题不宜过多,难易得当,提法要引起学习者兴趣,要给学习者留有思考的时间。
3.培养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护理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学习者,采取不同的启发方式,不仅要启发学习者动脑,而且要引导学习者动手、动口,要为他们提供素材、情景、条件和提出要求,让学习者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各种任务。
4.发扬教学民主,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教与学是双向信息交流,其中包含情感交流。护理教师应注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要鼓励学习者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习者向教师质疑,对学习者的发言答问不求全责备。在这种情景中,学习者心情舒畅,才会开动脑筋,积极发言,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得到最大的锻炼提高。
(九)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是根据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对教学过程的制约性而提出的。
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难度、进度等要与学习者的接受能力相适应,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习者力所能及的限度的偏差。
学习者的接受能力由两方面条件决定,一是身心发展水平,二是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教得太深、太多,超过学习者实际接受能力,就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信心和身心健康。但是量力并不是消极适应学习者当前的发展水平,而是要把握学习者的发展水平,使教学适当地走在学习者发展的前面,使学习者在高度紧张的智力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富有成效地学习,不断取得进步和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护理教学中贯彻量力性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学习者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Dieserweg FAW)指出:“学习者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护理教师在教学前和教学过程中,要随时了解学习者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确定所传授知识的深度、难度和进度,使学习者始终处于跳一跳,才能把果子摘下来的智力活动状态。
2.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合理组织教学教学 内容的深与浅,教学进度的快与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这就需要护理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使教学内容的表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易于学习者理解、记忆。
(十)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根据人类知识保持的心理活动规律而提出的,它也反映了教学过程的特点与规律。
巩固性原则是指护理教学要引导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之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并能根据需要正确无误地再现出来,加以运用。在教学中贯彻巩固性原则十分重要。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在短时期内接受大量非亲身实践得来的书本知识,很容易遗忘;另一方面,巩固已学的知识是学习者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但巩固并不等于死记硬背,简单重复,而是在科学方法指导下的知识积累、理解和运用。
在护理教学中贯彻巩固性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要使学习者牢固地掌握知识,首先在传播时要使学习者深刻理解,留下清晰的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解与巩固知识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2.组织好复习 复习就是重温已学过的知识,它可以使知识在记忆里的痕迹得到强化,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护理教师应根据护理教学需要,组织好各种复习(表2-1)。要向学习者提出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时间,同时注意复习方法多样化,并指导学习者掌握记忆方法。
表2-1 各种复习及其任务、方法
3.在扩充、综合运用知识中巩固知识 护理教学还可通过引导学习者努力学习新知识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于实践中来巩固知识,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巩固,它要求学习者在前进中巩固。
4.重视对学习者知识质量的检查 为巩固知识,必须检查知识。通过检查,教师才能了解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弥补缺漏。护理教师不仅要在检查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应培养学习者自我检查和评价知识质量的能力。
以上各条原则虽各有其特殊的涵义和作用,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统一整体。在教学过程中常是多项原则共同发挥作用。因此,护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综合运用教学原则,以提高教学质量。
核心提示
教学原则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是根本,而教学原则是由教学规律派生的。
教学原则是学校组织教学,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准则;是教师合理组织教学,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南;也是教育部门各级管理者指导教学、检查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教学原则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教学的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护理教学原则是护理教学规律的反映,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受到护理教学目标的制约。主要包括十大原则,即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启发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学习目标评价
1.名词解释
(1)教学原则
(2)教学规律
2.简答题
(1)结合实际谈谈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的意义。
(2)讨论在护理教学中,从培养学习者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如何贯彻护理教学的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