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护理教学中的基本规律与要求

护理教学中的基本规律与要求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护理教师针对不同年龄学习者教学时,主导作用的要求应有所变化。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护理教学中的基本规律与要求

四、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是护理教学过程诸因素之间最根本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就是遵循了教学规律,反之,就是违背教学规律。

(一)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

护理教学过程是护理教师与学习者共同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是护理教学过程中最主要、最本质的关系。如何处理师生在护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关系,是护理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教与学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受过教育专业训练,精通所教专业的知识,了解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他们的任务是根据社会与护理事业需要,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所规定的内容传授给学习者。

对于缺乏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学习者来说,只有借助教师的教导与帮助,才能以简捷有效的方式掌握护理专业知识。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主要是由教师的教学水平所决定的。

2.正确认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对学习者来说毕竟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传播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通过学习者自己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和自觉练习、运用,才能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财富、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学习者的主体意识越明确,学习主动性就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个体身心发展就越大。

3.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承认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习者,激发他们学习护理知识的兴趣与欲望,鼓励他们独立探索科学真理,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创造性地进行活动。反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是以教学为前提的,是对教师教的积极配合。如果背离教师的主导作用,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具有盲目性,导致学习过程事倍功半,成效甚微。因此,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随着学习者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能力的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独立性将提高。护理教师针对不同年龄学习者教学时,主导作用的要求应有所变化。

(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认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获取直接经验,即学习者亲自活动获得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获取间接经验,即他人的认识成果。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是护理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关系。正确处理这对矛盾关系,应明确以下两点。

1.学习者学习知识必须以间接经验为主 就人类知识总体而言,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直接经验;就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而言,则主要是接受他人的认识成果,获取间接经验。随着人类历史的延续,认识的发展,作为新生一代的学习者在有限的活动范围和生命时限内,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凭直接经验认识世界。他们要在短时间内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专业现有的科学认识水平,并继续攀登科学文化新高峰,就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有直接经验作补充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仅掌握书本知识是不够的。现成的书本知识,一般表现为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学习者要把这种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能理解、运用的东西,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作基础,只有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合起来,学习者才能获得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从而真正掌握完全的知识。陶行知先生作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的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的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倘若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决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因此,在护理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为学习者增加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感性认识,如课堂举例,观看录像、临床见习等,促进学习者把个人的已有经验、知识或现时获得的感性认识与所学的新知识联系起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问题有两种主张: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形式教育论(theory of formal education)者认为教学过程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习者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是无关紧要的。实质教育论(theory of material education)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习者的认识能力则无需专门训练。显然,这两种主张都是片面的,现代教育家主张把两者有机融合起来,这种倾向乃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学习者能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因为系统的学科知识是专业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常说“无知必无能”是很有道理的。没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能力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者学习的护理学及有关科学知识,既是人类知识长期积累的成果,又是人类认识能力的结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认识方法。学习者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基本认识方法,发展自己的基本能力与专业能力,并运用到以后的护理实际工作中去。学习者掌握的知识越丰富,理解得越深刻,知识运用得越灵活,他们的能力发展水平就越高。

2.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依赖于他们的能力发展。一般说来,能力发展较好的学习者,学习效率较高;能力较差的学习者,学习上的困难也较多。可见发展学习者的能力是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教学内容迅速增多,难度不断加大,就更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能力,使学习者能胜任未来社会需要,并具有不断获取知识,自我发展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发展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是在同一认识活动中实现的,两者有一定的关系,但它们并不一定是同步发展的,也不会自然转化。学习者知识的多少并不标志他的能力发展的高低。从知识的掌握到能力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仅与学习者掌握知识的量、性质、内容有关,也与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创造态度有关。学习者的能力不是主观自生的东西,而是客观事物的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应加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注重启发式教学,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精神,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正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和归纳等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刻理解和把握知识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关系与规律,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习者掌握护理知识,而且要使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做到教书育人

1.掌握知识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 任何教学过程都具有教育性,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

首先,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什么样的知识都要受到一定思想体系、社会需求的指导和阶级立场、观点的支配。知识本身所蕴藏着的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及探索者的治学态度、意志、性格等精神力量对学习者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加强对社会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为学习者确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职业价值取向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他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工作态度等也会对学习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注意为人师表,热爱护理教育事业,那么,他们的教学必然对学习者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www.xing528.com)

第三,学习者掌握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道德水平、思想觉悟提高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具有自觉、认真、老实的态度,顽强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

2.思想教育促进知识的掌握 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提高了思想觉悟,要使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思想观点,成为调节他们行为的力量,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习者的思想实际,结合护理工作的性质与特点,有的放矢地对学习者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习者自觉地从所学知识中汲取思想营养,形成情感共鸣,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养成优良职业品质。学习者思想觉悟越高,学习目的越明确,对护理专业越热爱,他们学习知识就越主动、越刻苦、越富有创造性。学习者逐步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他们的思想方法、学习效率也就越好。

(五)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发展学习者个人兴趣和特长的活动,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第二课堂”。课内课外的教学在实现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过程中也是相辅相成的。

1.课外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教学不受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的限制。学习者能及时、广泛地从多种渠道接受多种信息。因此,它传递给学习者的信息速度快、容量大、内容丰富多彩,在拓宽学习者知识面,丰富学习者精神生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课外教学是以开展各种活动为主,这就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实践机会,并把科学研究引入护理教学领域,有利于培养学习者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和独立进行护理科研活动的能力,并能较好地培养和锻炼学习者的意志、性格和行为习惯。

课外教学是在学习者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各种小组、协会或个别活动,教师只起辅导、咨询作用。因此,它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和发展个人的智慧与才能,以充分实现因材施教

2.课外教学必须以课内教学为基础 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系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为指导,离开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就成了无本之木。这就需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为课外教学打下基础。

课外教学活动必须注意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课堂教学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更经济地培养护理人才,实现教学的传授、发展和教育三项基本职能方面的独特功能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因此,课外活动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与有关护理科研项目、实践需要相结合,真正发挥课外教学促进、配合课内教学的独特作用。

核心提示

护理教学过程是护理教学双方为完成护理教学任务,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为中介所进行的共同活动的全过程,是使学习者掌握护理专业知识体系和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形成独立从事护理工作能力的过程。

护理学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构成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护理学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学习者掌握知识、技能的心理活动过程来划分的,包括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评定学习结果等六部分。

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是护理教学过程诸因素之间最根本的关系,如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以及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等。

学习目标评价

1.名词解释

(1)护理教学

(2)护理教学过程

2.简答题

(1)护理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基本特点?

(2)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有何合理性和片面性?请联系实际具体说明在教学中怎样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

(3)教学中,教师为什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