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护理质量标准根据护理工作流程、服务对象、护理管理要求、护理人员特点以及工作特点来制定。因此,对医院各级护理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及各护理单位的质量标准,才能达到组织管理科学化、工作制度化、操作规范化、陈设规格化的要求。

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护理质量的标准化管理

(一)护理质量标准的基本概念

1.标准和标准化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客观准则,是技术管理与工作质量管理的依据。标准是一种权威性规定,并经有关方面协商同意,由公认的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标准是一种工具,用以达到一个或一组目标。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区标准、单位标准等。

标准化是指从制定标准,贯彻执行标准以至修订标准的整个过程。即以制定和贯彻标准为工作内容,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管理过程,标准化也就是标准化管理,通过管理,在标准上实现统一。

2.护理质量标准和标准化体系 护理质量标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护理目标提供护理人员工作的方向,标准则提供达到目标的方法。护理质量标准根据护理工作流程、服务对象、护理管理要求、护理人员特点以及工作特点来制定。护理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就是制定、修订质量标准,实施质量标准,进行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过程。

3.护理质量标准的意义 护理质量标准是护理实践的经验与科学的结晶。一方面标准产生于护理临床与管理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医学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另一方面,标准对护理管理实践起着衡量和指导作用。

(1)标准是护理服务质量的保护和促进因素。各医院严格的质量标准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服务的基本要求,达到标准的过程本身就是保证质量。全国医院分级管理中护理的标准是医院评审的基本要求,各医院在创建过程中再根据自己医院的特色和优势补充制定一些细则,则可以使医院在建设中有更好的发展。

(2)标准是保证护理工作惯性运行的行为规范。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是对护理技术活动中需要严格遵循的技术原则与技术要领制定出的技术准则。规定技术活动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是质量管理活动的依据和准则,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3)标准是质量管理的依据。护理质量管理始于标准,终于标准。从客观实际出发,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医院护理工作的各环节、各部分的质量要求通过数据化管理,制定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的标准,并形成标准化体系,才能达到真正的质量管理。

(二)护理质量标准的形式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管理质量指标中,没有独立、系统地反映护理工作质量的指标体系,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医院分级管理评审的要求,护理质量标准体系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但由于护理工作涉及面广,内容繁杂,不可控因素多,因此至今还未形成一个全国公认的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目前我国护理质量标准有以下几种分类。

1.根据使用范围,护理质量标准分为四大类 即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临床护理质量标准、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2.根据管理期望,护理质量标准分为两类 即规范式标准和经验式标准。规范式标准由专家制定,为较高质量的职业理想。如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专科护理常规等,多由卫生行政部门和护理学术团体(各级护理学会)组织制定。经验式标准多以具体单位(如医院)为主,各医院根据本院的护理工作情况制定的护理标准属于此列。

3.根据管理过程结构 可将护理质量标准分为结构标准、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三类。

(1)结构(基础)质量标准:以“组织、机构”为取向,针对医院环境中的系统、设备、人事,器材、资源订立的标准。具体讲,即对护理管理体制、组织结构,护理人员、物质管理等内容提出的标准和要求。

(2)过程(环节)质量标准:以“护理人员”为取向,针对护理工作过程制定的标准。如整体护理质量标准,专业护士行为标准,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等。

(3)结果(终末)质量标准:以患者为取向,针对护理服务的结果制定的标准。如出院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疾病知识知晓率、住院患者满意率等。

在结构分类的质量标准中,更强调结构、过程、结果三者的统一,因此过程和结果标准有时很难有明确的界线。

4.根据使用的目的分类 护理质量标准分为方法性标准和衡量性标准。

(1)方法性标准:包括质量控制标准、工作实施质量标准和质量计划标准,是针对质量管理过程中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对工作内容、程序、质量的要求和质量目标。第一类如急救物品质量标准、差错事故管理质量标准等,第二类如职责、操作规程和常规,第三类如计划、技术发展目标等。

(2)衡量性标准:指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和部门质量标准。

(三)常用护理质量标准

1.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包括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

总标准:(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正确、及时,确保安全,节力、省时、省物。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操作程序,操作熟练。

每一项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均包括三个部分,即准备质量标准(包括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准备、环境的准备和物品的准备),环节质量标准(操作过程中的各个步骤),终末质量标准(操作完成后达到的效果)。(www.xing528.com)

标准值:90%~95%(医院分级管理评审标准)。

2.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医院实行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或总护士长、护士长二级管理,这是护理质量管理的组织保证。病房、门诊、急诊、手术室、供应室等科室是护理的基本单位,这些部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全院的护理质量。因此,对医院各级护理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及各护理单位的质量标准,才能达到组织管理科学化、工作制度化、操作规范化、陈设规格化的要求。

(1)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主要针对护理管理人员的职责提出要求。标准包括:①护理质量管理;②人力资源管理;③信息管理;④环境管理;⑤教学及科研管理;⑥专业发展。

(2)病室管理质量标准。标准包括:①护理人员的管理;②环境管理;③质量管理;④物资管理。

(3)各部门管理质量标准。主要针对各特殊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婴儿室、门诊、急诊等部门制定的管理标准。标准包括:①护理人员管理;②环境管理;③质量管理;④物资管理;⑤专科特殊质量管理要求。

3.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 随着全国整体护理的开展,各医院都在护理文件书写上做了很多努力,希望能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处理好干和写的关系。因此,护理文件的书写要求是近年来改变最大,也是争议最多的质量标准。

总标准:有能动态反映患者病情变化的各种护理表格记录,字迹端正、清晰、无错别字;护理记录及时、可靠,病情描述确切;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运用医学术语,并能体现上一级护士的指导。

标准值:90%~95%。

4.临床护理质量标准

(1)整体护理质量标准。

标准: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患者的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标准值:2000年全国二甲以上医院整体护理开展率100%(卫生部要求)。

(2)特护、一级护理质量标准。

特护患者质量标准:24小时专人护理,备齐急救物品和药品,以便急用;制订并执行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病情,正确及时地做好各项治疗、护理,建立特护记录;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一级护理患者质量标准:根据病情需要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准备好相应的急救用品,以便必要时应用;制订并执行护理计划,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护皮肤清洁,无压疮。

标准值:85%~90%(不同等级医院)。

(3)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基础护理包括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分级护理、出入院护理等。

标准:清洁、整齐、舒适、安全、安静、无并发症。

标准值:85%~90%。

(4)急救物品管理质量标准。

标准:急救物品、药品完整无缺,处于备用状态。做到两及时(及时领取补充、及时检查维修),四固定(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时核对、定量供应无菌物品)。

标准值:100%。

(5)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

标准:护理人员无菌技术操作正规,病室治疗室管理有序,无菌物品置专柜贮存,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符合要求(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各项监测(空气、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符合标准,污物正规处理。

标准值: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100%。一次性物品“五个一”执行率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