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3 质量成本考核需注意问题
11.5.3.1 如何处理好质量成本与利润(成本)考核的关系
所谓处理好质量成本考核与利润考核的关系,主要是确定好质量成本的含金(奖金)量,把握好质量成本的考核力度,这是正确引导企业质量行为的关键。同时,也不会引导企业花费远大于质量损失的成本去控制质量成本,以保证公司整体利益的最优化。比如,对原料部的质量成本考核,目的有两个:一是促使其将不达标的损失从供应商处收回;二是防止其以“质低价低”的办法来实现降成本之目的,实际上是对考核降成本的修正和补充。在这一目的下,若采用大比例否决其“降成本”得奖的办法,势必导致采购向“质高价高”的方向发展,而以过大的花费来取得原料质量的绝对稳定或过高的质量,对公司整体利益同样是一种损害。
11.5.3.2 新产品的质量损失考核
对此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新产品的质量损失不纳入考核;一种是对新产品的质量损失单独核算、单独考核。过去,采用第一种模式,现若采用第二种思路,必须与新产品考核相衔接,并深入研究其考核的特殊性。新产品开发的最大特性是阶段性,也就是说新产品从研制、开发、试生产到转为正常的生产具有阶段性。在这一阶段,它不具备市场化产品质量相对稳定性(或稳定提高性)的特点。对新产品开发的考核,最好采用阶段性、整体性、全流程的“预算制”考核,不宜人为地将其切割成年月,并分散对各单位进行考核。新产品开发很可能跨年度,那就要编跨年度的新产品开发计划与费用预算,这在预算管理中叫“项目预算法”,它在美国军事国防预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彻底打破了“常现预算”的时间导向式预算模式。(www.xing528.com)
11.5.3.3 质量损失的估计
在质量损失估计中有以下难点:首先,在制定质量缺陷的损失价时,一般是考虑该产品给用户让步的价值量,当然还有其他给企业带来损失的方面,如资金占用时间的增加等,但这些因素产生的损失具有不确定性。其次,同级别的质量缺陷产生的损失可能不一样。另外,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有相当的质量问题不是通过质量异议处理办法来解决的,而是通过销售过程中价格的适当让步来处理的,这块质量损失现在还无法收集、核算、考核。
11.5.3.4 对试生产期间的质量成本考核
试生产期损失可能来自于:①生产的不连续。作业率低带来的损失,主要表现为产品单位固定费用的上升,以及燃料费用和修理费上升。②废品量大、成材率低产生的损失,废品损失可能会超过其他各项损失。③增加资金占用、减缓整个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带来的损失。生产不连续、不稳定、质量事故多,必然引起半成品及成品的资金占用,并增加销售过程的难度。当然,损失还可能来自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但作为主要的损失——质量损失,其考核应与其他一并考虑。这里同样可套用对新产品开发的特点分析,论证试生产的阶段性特性,决定了它以整体“项目预算”形式进行损失控制是适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