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军分区在扶贫工作中发挥老区优势,开展持续攻坚,在圆满完成人武系统第一个五年扶贫达标任务后,今年,该军分区又制定了新一轮的《人武部“一部一村”三年扶贫规划》,军分区和12个县(市)人武部定点包扶了全区最贫困的13个行政村。
榆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贫困人口多,扶贫工作难度比较大。为配合地方抓好扶贫工作,军分区党委把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对全区人武系统的扶贫工作做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他们采取军分区部门以上领导包片、人武部领导包村、科以上干部驻村等措施。摸清了帮扶对象所处环境、现有条件和适合开展的农副业等项目,明确了扶贫对象、内容、措施。军分区7名部门以上领导和24名人武部主官建立了31个扶贫联系点,包扶了31户特困户,56名科以上干部轮流常年驻村抓扶贫。榆林市补浪河乡点连素村,地处毛乌素大漠深处,全村178户人家,分散居住在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致使该村长期通不了电,农民靠煤油灯度夜。军分区机关主动与该村结成对子,进行定点包扶。军分区政委樊明印带领机关的同志先后4次到该村进行调研,决定解决通电的老大难问题。他与司令员夏明德一起先后到地、市有关部门做工作,落实了12万元的扶贫款。接着又从军分区生产经营收入中拿出5万元,并派出车辆为村上拉运电杆、变压器等架电器材,使该村在8月下旬通了电,结束了祖祖辈辈点煤油灯的历史。
神木县人武部包扶的瓦罗乡白家洼村,地处黄河岸边,全村32户人家仅有的600亩土地分布在支离破碎的十几道梁峁上,群众不仅生活困难,而且人畜饮水要到1公里外的地方驴驮人挑。人武部政委高忠诚带领村支书白乐明先后5次到地、县水利局、计委等有关部门,为村上争取了14万元扶贫贷款,帮助村上建立了高抽站,32户人家用上了自来水。为了帮助群众增加经济收入,人武部选派干部常年驻村,积极协调科技部门的技术人员,组织群众开展科学种田,引进推广了地膜玉米、烤烟、高产土豆等20多项优良品种,使群众的生产收入有了增加。(www.xing528.com)
横山县王有地乡郭阳畔村位于白于山区,全村135户人家居住在21条深沟大梁上,人畜饮水只有一口井,群众天天排队驮水。该乡武装部长王耀忠主动包扶了这个村,他根据全县开展的“甘露工程”,组织群众为村上打成了205眼旱井,建起了1万多平方米的水泥集水场。旱井的建成不仅解决了人畜饮水的困难,而且帮助农民开展窖灌农业,发展庭院经济,种上了大扁杏、大明绿豆、烤烟等经济作物,人均收入比过去增加了172元。
(原载于《西北民兵》1997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