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管武装,是我国武装体系的一条根本制度。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是全面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根本保证。对地方党委、政府来说,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好双重领导制度,大力加强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领导。作为兼任人武系统党委第一书记和负责分管武装工作的领导,要善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正如一些地方领导同志总结的“第一书记要负第一位的责任”,真正把武装工作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及时帮助人武部门解决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从而保证党管武装原则在基层的落实,保证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此,我们编发了这组反映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以及企业负责同志抓武装工作的事迹和经验,供大家在工作中借鉴。
作为地委主要领导,经济工作需要他,武装工作离不开他。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榆林地委书记李凤扬说:
再忙不忘抓武装
在陕北,榆林地委书记李凤扬情系武装的事迹,已成为塞上美谈,被群众誉为“武书记”。出生于李子洲故乡的李凤扬,由于从小受革命先辈事迹的熏陶,从县委书记到地委书记,整整22个年头,他对武装工作都痴心不改。
作为一名开发区的地委书记,李凤扬的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但不管工作再忙再累,只要是军分区召开的会议,他都准时参加;只要是武装工作遇到的问题,他都一定要解决。1993年7月,兰州军区在榆林召开组织发动民兵参加经济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他义不容辞地履行第一书记的职责。在会议准备阶段,他先后20多次来到分区现场办公,与分区领导一起抓军事化会议的筹备和保障工作。他与分区领导一起一项一项抓落实,使会议开得圆满成功。
榆林地区虽然处于大开发的阶段,但由于基础设施较差,经济发展缓慢,给人武系统开展以劳养武工作带来了困难。面对困境,李凤扬亲自主持召开了地区武委会。在会上,他宣布:“全区以劳养武新创办企业实行三年免税,每年为以劳养武项目提交10万元的贴息贷款,五年不变。”就这两条,使以劳养武工作一下子活了起来。全区12个县(市)人武部,有5个每年创收达35万元以上,全区267个乡镇武装部都办起了实体。(www.xing528.com)
凭着多年的政治工作经验,李凤扬十分重视县(市)人武部班子建设,关心人武干部的成长。到基层检查工作,县人武部是他必去的地方;考察使用干部,县人武部领导首当其冲。1991年以来,他率地委组织部和军分区政治部对75名人武部科以上干部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将15名年富力强的科长提拔为部领导。1994年3月,李凤扬主持召开地委委员会议,专题研究干部问题,在提拔使用的21名县团级干部中,新提部长、政委就占到7名。有一名地委委员提出异议,认为武装干部提得多了,可李书记只有一句话:“人武部为榆林经济建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提他们完全应该。”有人做过统计,李凤扬当地委书记8年,为人武部解决实际问题至少在130件以上。
有人劝他:“地委工作那么繁重,武装工作过问一下就行了,不必那么认真。”可李凤扬说得好:“担任第一书记,就要想第一的事情,干第一的工作,负第一位的责任。”上自民兵预备役工作,下到干部、战士的生活,他都要亲自过问。1992年底,分区机关精简编制,5名干部要转业到地方工作。当时正值地方机构精简,5名干部的去向问题,李书记常常挂在心上。他在百忙中,亲自找每个人了解情况,征求意见,最后给每个同志安排了称心的工作单位。分区机关的干部高兴地说:“有李凤扬书记在,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李凤扬担任地委书记8年,分区司令、政委换了3任,每位新的领导上任,他都要亲自介绍榆林地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情况,为新任领导提供工作方便。每年召开武委会、议军会,他都要亲自主持,半年一次的军事日,他从来没有误过。李书记对武装工作的厚爱,使许多人不理解,可李书记却说:“武装工作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可靠保证,脱离了武装工作,经济工作就失去了坚强的柱石。”
有这样一位好书记对武装工作的关心,榆林地区的民兵预备役工作年年都有新发展。军分区连续3年被陕西省军区评为“先进军分区”,军分区党委连续2年被兰州军区评为“先进党委”,8个县(市)人武部跨入先进行列,民兵“参建”工作成为兰州军区的典范。
(原载于《西北民兵》1995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