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沙海绿歌: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单位与陕西省治沙女民兵连的壮举

沙海绿歌: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单位与陕西省治沙女民兵连的壮举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沙海绿歌——记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治沙女民兵连连队小档案:陕西省榆林市治沙女民兵连,1974年成立。同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授予“治沙英雄女民兵连”荣誉称号;2002年,被全国绿化委、人事部、国家林业部表彰为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

沙海绿歌: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单位与陕西省治沙女民兵连的壮举

沙海绿歌——记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治沙女民兵

连队小档案:陕西省榆林市治沙女民兵连,1974年成立。29年来,先后被团中央、全国妇联表彰命名为“新长征突击队”“三八红旗单位”;1993年,被兰州军区表彰为“学雷锋先进集体”。同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授予“治沙英雄女民兵连”荣誉称号;2002年,被全国绿化委、人事部、国家林业部表彰为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

“三十里黄沙呀满天吹,七十里路程呀到连队。半个月咱种树十五回,连队四年呀咱不后悔。”

……

还没有到治沙连,就远远地听到了这首信天游。它高亢悠扬的曲调,仿佛在诉说着一代又一代治沙姑娘们与自然抗争、与风沙搏斗的英雄壮举。

誓将绿色做嫁妆

在陕西省榆林市补浪河乡,29年来,女民兵们先后推平沙丘800多座,修引水灌渠35公里,打机井15眼,硬是在人迹罕至的毛乌素沙漠开辟出两万多亩“沙漠绿洲”。如今在这里,33条长约14.5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宛如一排排列阵的将士,直面浩瀚大漠;1.4万余亩被沙化的土地已是沙柳丛生、穗槐飘香;680多亩高可没人的草地里蝶舞虫鸣、飞鸟成群……

1974年5月,在党中央发出的“植树造林”号召下,54名女青年在第一任连长童军的带领下,组成了“长城姑娘治沙连(治沙女民兵连前身)”。她们打起背包,背着干粮,开赴风沙肆虐最为严重的大水湾。在那里,她们用3辆架子车、10辆独轮车和40把铁锹平沙丘、挖水槽、育树苗,开始了搏战风沙的艰苦创业。

最初的日子里,在沙地上挖树坑,挖出一锹,又被细沙填平,三尺见方的土坑往往要用一个多小时才能干完。遇到刮风,所有挖好的树坑又都被沙子淹没了,她们不得不从头再来。这样日复一日,也不知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姑娘们在失败中总结着经验,在风沙中磨炼了意志。“苦心人,天不负”。一年之后,绝望之地的大水湾,3万多株白杨树终于长出了鲜绿的嫩芽。一棵棵迎风摇曳的树苗,给女民兵们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和真切的希望。从此,绿色也从她们的梦中向现实延伸。

治沙连现任连长边振玲,入伍前曾是这里的女民兵,1998年12月退伍后,原本在兰州和西安办了公司,当上了“小老板”。2001年3月,当县人武部决定让她回家乡治沙时,她怀着对自己家园的无比眷恋,毅然辞掉了城里的工作,重回治沙连当了一名治沙女兵。今年,26岁的边振玲在农村来说早已是谈婚论嫁的年龄,有几个小伙子一听小边是位治沙姑娘,都怕跟着吃苦,不愿意跟她谈婚论嫁。而连振玲却从不言悔,她说:“既然选择了治沙,誓将绿色做嫁妆。”

不毛之地变绿洲

初春3月,绿上柳梢头。在黄土高原阳光的照射下,放眼望去,一片片细柳随风飘舞。可是,谁又能想象得出,29年前,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治沙连第一任连长童军说,昔日她们种下的第一批树,如今已全都成林。说话间,她抑制不住心潮的涌动,紧紧地抱着一棵棵碗口粗的树干,像妈妈见到久别的儿女,透过泪水模糊的双眼,寻找着自己18岁的青春花季。(www.xing528.com)

在沙漠中种树,最要紧的是成活。夏天,地表温度高达40多度,小树被晒得直打蔫儿,可又不能用水去浇,她们只好晚上端来一盆盆清水给小树喂饱;冬天,风沙一来,小树有时被连根拔起。她们经过无数次地试验,发明了随树栽下木棍、树干深埋半尺等办法,有效地解决了风刮树折等难题。

1981年春节,人们都准备过年了,治沙连的女民兵们却带着干粮、拉着架子车到30里外的内蒙古巴音柴当找工程用沙去了。塞外严寒,气温零下30多度,12天中,40多名女民兵中有21人手冻肿、脸冻破、脚冻裂、耳朵冻烂。为打出第一眼机,姑娘们一班接一班地绳拉手推打井的绞盘,稍一停顿,泥浆流沙就会流满全身。就这样,她们天天24小时连轴转,终于在沙漠中打出了第一眼机井。那天,看到喷涌而出的井水,姑娘们笑着,跳着,哭着……泪水与井水掺杂在一起,变成了最甜美的水。

此后两年多,她们又先后打出了9眼机井,开挖了30公里长的水渠,不仅保证了造林用水,而且使昔日“四处黄沙、不产五谷”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渠网配套、年产5万斤粮食的塞上江南。

与时俱进科学治沙

上世纪90年代,当市场经济浪潮袭来时,治沙连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困惑。治沙造林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而经济效益又很缓慢的建设,她们再次面临新的挑战和选择。

连兆芳,一个曾经在治沙连奋斗过的老民兵队员,再次挑起了这副重担。面对挑战,她探索经营管理模式,坚持以治沙造林为主体,多种经营并举,多重效益并重。1997年3月,连兆芳在向陕西省军区有关领导递交的《治沙女民兵连发展规划的可行性意见》中,大胆提出“兴办经济实体,优化配置经营,实施综合开发,积极发展养殖、种植业”的新思路。她请来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的杨志杰教授,对方圆上百亩固沙地带进行详细考察,3天以后,当杨教授把土壤化验结果和适宜大面积种植葡萄、香梨等经济作物的资料传来时,连兆芳和12个女民兵放起鞭炮,扭起秧歌,尽情地唱开了《春天的故事》。

翌年,她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建起了千亩生产基地,种植粮食、蔬菜,培育侧柏、圆柏等树苗,新栽了苹果、美国杏等经济林木。2001年以来,连队又种植了420多亩花棒、沙打旺等沙生植物,改造了500多亩“老头林”,种植了900多亩畜草,使连队固定资产增加到110多万元。

今年初,她们成立了由农、林、水、牧等部门科技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对曹家峁万亩荒滩进行了综合考查论证,按照国家有关“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和“50年属权不变”的原则,与国家有关部门签订了项目管理协议,国家投资,连队管护,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齐头并进。

“二道毛韭菜扎把把,爱红火的人遇到一搭搭……”听着这一曲曲动人的信天游,循着今天女民兵们一串串的脚印,在曹家峁新开辟的万亩荒滩上,只见一道道防风固沙网格障蔽正向沙漠更深处延伸,科学治沙又为她们拉开了新的序幕。

(原载于《法制日报》2003年4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