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15日,泰国曼谷。联合国第13个世界粮食日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泰国诗琳通公主代表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亚太地区在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一名中国妇女和另外两名分别来自印度、泰国的农民授予了“拉奥博士奖”奖牌。这位中国妇女,就是陕北靖边县东坑乡农民、治沙能手、全国“三八绿化奖章”获得者牛玉琴。
“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黄沙压地又埋房,拖儿带女走他乡。”牛玉琴从记事起,就知道这首凄苦的民谣。的确,生活在毛乌素沙漠南缘东坑乡金鸡沙村的老百姓,祖祖辈辈受着肆虐黄沙的侵袭。
1983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造林治沙、改变家乡面貌的愿望强烈地撩拨着牛玉琴的心。在做通丈夫工作后,她毅然向村里提出承包村北2万亩荒沙的要求。
面对2万亩荒沙,牛玉琴面临的是无技术、缺劳力、没资金三大困难。为此,她和丈夫冒着刺骨的寒风,一趟一趟地穿梭于几十个沙丘之中,绘制出了一张因地制宜的治沙规划图,将2万亩荒沙分为纯沙区、沙天区和自然覆盖区三个区域,以种植适宜沙区生长的沙蒿、沙柳、杨树、柠条、沙打旺等为主,进行综合治理。然后是凑钱买树苗。牛玉琴东奔西跑,几乎找遍了所有他们认识的亲朋好友,卖掉了家中的牛、羊等,加上信用社贷款,终于凑足了6000元。用这笔钱,他们买回了第一批树苗和草籽。
1984年春天,她和丈夫累死累活刚把10万株树苗种进荒沙,一场无情的沙暴跟着就来了。一夜之间,栽种的树苗近一半被连根拔起,有的东倒西歪,有的干脆被埋进了沙里。面对如此惨状,牛玉琴双腿一软,瘫倒在沙漠里。是就此罢手,还是继续与沙漠抗衡?牛玉琴选择了后者。她抹掉眼泪,坚定地对丈夫说:“补!”就这样,夫妻俩补苗、扶苗、拨土,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重新将树苗补齐。
由于过分辛劳,牛玉琴患了阑尾炎,住进了医院。她人在病房,心却在沙漠。手术后,只在病床上躺了5天,就提前出了院,就连缝合伤口的药线都是自己在沙漠中拆掉的。金鸡沙村的人服气了。(www.xing528.com)
牛玉琴确实是一位坚强的女性,她的丈夫张加旺于1985年患了骨癌后,先后7次住院,7次手术,都丝毫没有动摇她治沙的决心。1988年元月,张加旺骨癌到了晚期,第7次住进了医院,截掉了一条腿。手术后,她把张加旺用毛驴驮进了沙漠,吃住在沙漠,一边安慰照顾丈夫,一边继续他们未完的事业。这一年的初夏,张加旺永远地离她而去了。
巨大的不幸并没有把牛玉琴击倒。为了实现丈夫生前的绿色梦,牛玉琴强忍丧夫的不幸,毅然走向万亩荒沙。
1991年7月,牛玉琴将收入的11000元,全部拿了出来,为村里建了一所小学。有人看到她家70年代建的三间破土房,不解地问她:为何不收拾一下。牛玉琴说:“我没文化,种草种树的书看不懂,吃了不少亏。我出钱办学校,就是要让孩子们多学知识,日后科学治沙。”
如今,牛玉琴承包的2万亩荒沙,已是杨柳成网,绿染黄沙。面对被驯服的2万亩荒沙,牛玉琴充满了莫大的快慰。她说:“下一步还要在自己的林场种植甘草、柴胡、黄芪等中药材,还要办木材加工厂、柳编厂、乳品厂,把生态效益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她还要为村里修公路、建水塔,她要让绿荫向沙漠深处延伸……
(原载于《光明日报》1994年1月2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