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沙女民兵连:艰苦治沙,五年见证黄河沿岸脱贫路

治沙女民兵连:艰苦治沙,五年见证黄河沿岸脱贫路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治沙姑娘——来自“治沙英雄女民兵连”的报告陕西榆林军分区及所属县、市人武部开展扶贫工作,五年来使沙区15万农户和黄河沿岸130个村解决了温饱问题,无定河沿岸10000多名群众步入富裕之路。就在这种情况下,5月14日,由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姑娘组成的治沙女子民兵连成立了,开赴该乡最大的风沙口大水湾,开始了艰苦的治沙造林。在找沙、运沙的12天中,40名女民兵就有21人手冻肿,脸冻破,脚冻裂,耳朵被冻烂……

治沙女民兵连:艰苦治沙,五年见证黄河沿岸脱贫路

治沙姑娘——来自“治沙英雄民兵连”的报告

陕西榆林军分区及所属县、市人武部开展扶贫工作,五年来使沙区15万农户和黄河沿岸130个村解决了温饱问题,无定河沿岸10000多名群众步入富裕之路。他们的经验是——

我们来到了毛乌素大漠深处的榆林市补浪河乡。在昔日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大水湾,只见参天白杨吐绿泛翠,成片的柳树、沙柳绿染黄沙。33条40华里长的防护林带、4200多亩环滩防护林形成的“绿色长城”并列于古长城北侧。谁能想到,创造这“沙漠绿洲”奇迹的人竟是一群姑娘们!

榆林以西180里与内蒙古临界处的补浪河乡,远近沙漠连绵,平时不见河道,不见水渠,暴雨之日却有一条胡乱翻卷的河水滔滔南下注入无定河。生活在这个乡的男女老少都知道“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压人移走,可恨风沙苦难言”。这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民谣

1974年春天,是榆林地区以“大兵团”作战的方式造林治沙的年代,补浪河乡的群众治沙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就在这种情况下,5月14日,由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姑娘组成的治沙女子民兵连成立了,开赴该乡最大的风沙口大水湾,开始了艰苦的治沙造林。

要想风沙住,必须先植树。第一个战斗任务就是在沙漠中栽树和挖马槽井,她们每天上午挖树坑,下午和晚上挖马槽井。三尺见方的树坑,每人要挖四五十个。可是一夜风沙,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所有的树坑都被沙子埋没了,她们不得不从头来。为了栽活一棵树苗,她们得反复经过几十次的劳动。马槽井并不很深,五尺见水,可恨的是那“拉拉扯扯”的稀泥。赤脚站在里边,看外边并不很高,就是扔不出去,姑娘们只好用洗脸盆一盆一盆将稀泥端出去……

一年后,荒凉的大水湾1.3万株沙柳和柳树成活了,它以那鲜绿的色彩,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给姑娘们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然而,就在姑娘们不知洒下多少汗水育出的杨树苗长到寸把高时,一场随大风而来的沙暴一夜之间把80亩幼苗全埋在了近半尺深的黄沙之下。面对如此惨状,姑娘们个个惊呆了,流泪了。但是,困难并没有吓倒这些铁姑娘,从小生活在大水湾的班长席永翠第一个跳进育苗地,用手刨啊刨,救出一株树苗。连长童军看到有了希望,一声令下:“干!挖沙救苗!”姑娘们把沙子一把一把刨出来,用簸箕端,用衣服包,再用指头把树苗一棵一棵抠出来扶正,浇上水。姑娘们的手指磨破了,流血了,钻心的疼。经过6个日夜的激战,她们挖走了2000多方黄沙,救活了80亩合作杨树苗。为了防备风暴的再次侵袭,她们又从40里以外的地方,每人背负着70多斤重,翻越一道一道沙梁运回了柳梢,在苗圃地边扎起了防风沙的柳条笆子。

沙暴哪肯认输,一天傍晚,它又像一条恶狼似的袭来。狂风在柳笆庵外嘶叫着,沙粒打着门窗在发威,柳笆庵在颤抖着。童军和席永翠想到自己救出的幼苗有再次被黄沙埋葬的危险,便抱起自己的被子冲出了门。姑娘们看到她俩的行动,一个个都抱着自己的被子,冒着风沙冲了出去。54名姑娘用自己的被子在苗圃前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和风沙战斗后,回到柳笆庵无法睡觉,她们依偎在一起,唱着自己的战歌:“姑娘好比塞上柳,茫茫沙漠把家安,住的沙滩柳笆庵,吃的南瓜煮蔓蔓(洋芋)。苦不苦,难不难,姑娘立下斗天胆!”(www.xing528.com)

两个多月,姑娘们就是这样含辛茹苦,背了8万多斤柳条,造了300多亩沙柳林,插上了4华里篱笆挡风墙。

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开垦沙漠造地种田,对水的需求迫在眉睫。治沙连决定打机井,在茫茫沙海打井,其困难不言而喻。大水湾处处是沙,可是找不到一点预制水泥管所需要的沙子。

1981年春节前夕,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人们都在准备着过年,而治沙连的民兵却放弃20天的假期,提着塞满青稞馒头的小布袋,在无垠的沙海中去找“沙”。整整找了两天,到第三天她们终于在30里外的内蒙古巴音柴当找到了工程用沙。很快,6个班的女民兵带着口粮和被褥来到巴音柴当。

其实,这里也没有成堆的大沙,只是每个沙丘顶上只有薄薄的一层,还混在细沙堆里。她们便用簸箕和扫帚把大粒沙从沙丘上刮扫下来,然后再迎风上扬,借风吹出细沙,留下可用的大沙。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风雪,使气温骤降到零下30多度。尽管寒风似刀,姑娘们却天天盼刮风。白天无风,她们就晚上干,直到腊月二十七,才备足了一口井的沙料。沙找好了,姑娘们拉着十几辆架子车往回运沙,一辆车拉两三麻袋,几百斤重。沙丘中没有路,只能在沙窝窝里转着走。加上正值隆冬滴水成冰,姑娘们头发上挂着冰穗穗,眼睫毛上结着冰珠珠。在找沙、运沙的12天中,40名女民兵就有21人手冻肿,脸冻破,脚冻裂,耳朵被冻烂……

打井开始后,沉重的绞盘全凭女民兵一班接一班地绳拉手推,稍一停顿,泥浆流沙就会留满井身。就这样,她们天天24小时连轴转,10天时间终于在沙漠中打成了第一口井。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治沙连女民兵就是凭着这股顽强的劲头和自我牺牲的奋斗精神,利用冬季植树闲暇时间,先后在沙漠中打出了9眼机井,开挖了30公里的水渠,不仅保证了造林用水,而且使昔日“四处黄沙,不产五谷”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渠网配套、绿树成林、年产5万公斤粮食的塞上“南泥湾”。

著名作家路遥生前采访女子民兵治沙连时说:“这里有一种特殊的精神。”

联合国环境专家鲍尔先生在考察连队的治沙成果后,惊叹地跷起大拇指:“奇迹!这是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榆林民兵了不起,人人可以到撒哈拉大沙漠当治沙专家!”

(原载于《解放军报》1997年7月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