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阶段:在全国较早提出文化大省建设并初见成效
20世纪末,在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同时文化作用日益得到重视的时代背景下,浙江又一次发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并于2000年年底,形成《浙江省文化发展规划(2001—2020年)》,对文化大省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确立了今后20年浙江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蓝图,提出了到“2020年,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全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科技教育发达、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全国领先、文化事业整体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实力走在全国前列的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同时在以后若干年中,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如2001年出台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2002年将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经济写入省党代会报告,并召开了全省文化工作会议。2003年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地位的充分认识和谋定而后动的规划之功。
2.第二阶段:文化大省建设加快推进,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上下形成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共识,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步伐随即提速。
特别是2005年,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全面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等“三大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等“四个强省”,努力使浙江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文化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八三四”目标的提出,说明浙江对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更加全面,举措更加明确,推进更加有力。与之相配套的是:
2006年,省委召开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加快部署事关全省未来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工作。
2007年,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文化工作会议,部署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城市与乡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与公共服务体系都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格局和态势。
3.第三阶段:深入实施阶段并基本实现文化大省建设目标
党的十七大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面部署,以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使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2008年,中共浙江省委出台《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进一步提出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注重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10年,中共浙江省委成立以赵洪祝书记为组长的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编制并实施“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全省掀起了新一轮全面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高潮,并形成了独特的亮点。
——文化成为“创业富民”的重要手段和“民富”的重要来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已连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并由此拉动群众的文化消费。如:浙江省农民恩格尔系数早在2000年便下降到43.5%(全国同期为45.6%),到“十五”结束时的2005年又下降到38.6%(全国同期为43%),进而引发其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www.xing528.com)
当时对杭州余杭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活中的迫切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教育”、“医疗卫生”、“出行”和“文化娱乐”四大选项中,选择“文化娱乐”的占50%,高居榜首,其他“出行”、“医疗”、“教育”等选项则分别占25%、23%和15%。(3)余杭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20位的发达地区,为体现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有关部门又对常山等欠发达地区作了调查,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当然具体程度有所不同)。人们形象比喻:“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后会生出无数烦恼。”这说明虽然全省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仍有差别,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确实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
针对这种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省委书记赵洪祝强调:“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素养的内在因素。”(4)近年来的实践和成就表明,浙江省的创业富民战略已不仅限于经济领域。省委、省政府认为,“民富”不应仅限于经济生活领域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文化生活对“民富”具有同等重要意义,并及时采取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一系列文化“富民”举措,文化同样为“富民”战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现实条件。
如从2003年至2007年五年间,“全省财政对文化的投入达70亿元,平均每年以18%的速度递增,2007年全省财政对文化投入达23.33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的1.29%,列全国第一”(5)。
正因为浙江省委、省政府见势早,行动快,效果也明显。到2009年,在全省城镇居民16683元的人均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占13.8%;在农村居民7375元的人均消费支出中,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10.9%。浙江省委宣传部同期抽样调查显示,分别有6.8%和39.99%的人对“文化生活”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
——文化在“创新强省”的现实转型中彰显活力。
一方面,浙江文化从提升人民群众的创新素质入手实现转型。
现代化理论本身有一个范畴扩展和研究深化的过程,美国学者英格尔斯在阐述“人的现代化”问题时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到现代人的转变,使之具备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不可能成功地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6)。
浙江省委、省政府认为,“民富”不仅不能限于单纯的物质生活领域,也不能限于单纯的文化生活,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升人的现代化素质。于是,2008年出台的《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中,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7)这是浙江文化进入新时期发展的又一显著特点。
从提升素质意义上看,所谓创新关键是如何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并通过鲜活方式、形象手段和丰富载体落到实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这种核心理念已逐步在全省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例如杭州市推出了“‘我们的价值观’每月主题实践活动”,即全年每月提出一个主题,并相应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如3月围绕消费者权益日的“诚信”活动,4月围绕清明节的“感恩”活动,5月围绕劳动节的“奉献”活动,6月围绕儿童节的“关爱”活动,7月围绕建党纪念日的“信仰”活动,等等,从而使核心价值观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践。(8)
另一方面,文化创新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10年前,浙江省曾对全省改革开放20年的现代化历程作过系统研究,学者们当时对浙江现代化进程的表述是:“浙江现代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民间诱致性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发展为主线的内发型区域现代化。”(9)应当说,这是对当时浙江现代化进程的准确概述。而且这一研究发端时关注更多的确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化问题,甚至有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之说。这也与国际上对全球化的认识过程基本一致。“最初,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主要集中指向‘经济全球化’,即指‘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传播,跨国公司作用显赫,从而导致各国经济生活的高度相关,世界经济的整体性与一体化空前突出的经济现象与过程。’”(10)
但在今天看来,很显然,现代化的范畴已远不止于此。于是从2007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起,浙江省委、省政府就注意把文化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把创业创新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这方面最有典型意义的莫过于动漫产业。从第一届仅数万人参加、成交金额仅30亿元,到2011年有200多万人参与、成交金额达120多亿元。(11)短短七年时间里,杭州中国国际动漫节之所以能实现突破性的飞跃,并成为领跑全国同时令世界同业瞩目的标杆,浙江动漫产业创业思路、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功不可没。
经济转型升级使浙江文化的创新成就辈出,新型产业所占份额逐步加大。发展到今天,全省已有民营文化企业4万多家,投资总规模在1300亿元以上,其中被称为“中国演艺第一股”的宋城集团、“中国电视剧第一股”的华策影视、“中国电影第一股”的华谊兄弟等企业,都已在国内甚至海内外享有盛誉。(12)经济转型升级为文化拓展了发展空间,文化为经济转型升级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